于延谨从口袋里掏出钱准备去追杨芳,谁知正在吃面的小男孩的“砰”的一声从座位上摔了下来。
只听他“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邹梅一把拉住于延谨,“延谨,小宝只有你才哄的住。”
他刚迈出去的脚步又慢慢收回,走到陈小宝身边抱起他,轻声哄了起来,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很快陈小宝就不哭了。
邹梅看着他们的互动,满脸带笑,刚好瞥见杨芳正回头看着这边,她目光挑衅的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似乎带着一种势在必得。
杨芳收回目光,压下心里的酸涩,付了钱票,她说请江苡菲吃面,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两人吃面的时候,那边“一家三口”已经离开了食堂,杨芳脸上依然带笑,不过江苡菲能感受到她情绪上的变化。
人家夫妻之间的事,她也不好过多干预,一切只能交给时间。
这个时候,一抹高大的身影冲进食堂,他一进来目光就锁定在那个异常打眼的倩影身上。
无意瞥见那个风尘仆仆的身影,江苡菲与他四目相对,两人默默对视了几秒,秦烈大步朝她走了过来。
有外人在,他极力克制住心里的激动,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道,“刚回来我就听说你来了。”
“嗯。”见到秦烈,江苡菲心里同样激动,不过看他的样子肯定也没有吃早餐,装作无意问了一句,“你还没吃早餐吧?”
媳妇儿这么关心自己,秦烈嘴角上扬,“嗯,还没来得及吃。”
“你等会,我去给你端一碗过来。”江苡菲正准备起身,身边的杨芳忙按住她,“苡菲姐,还是我去吧。”
杨芳也是第一次见到秦烈,这个男人太有压迫感,很不好惹得样子,让她跟他坐一桌,她吃面都会吃不下。
江苡菲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给他们做介绍呢,她忙道,“杨芳,这是我爱人秦烈。”
“秦烈,这是我在火车上认识的朋友,她爱人是二营长于延谨。”
两人互相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杨芳走后,秦烈才坐了下来,看着一碗快坨的面,他直接端了过来,“我吃这碗吧。”
“唉。”正准备阻止他,可是秦烈已经大口吃了起来,江苡菲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碗面我都吃过了,你也不嫌脏。”
秦烈吃面的动作一顿,看着她的眼睛,压低声音道,“我连你的口水都不知道吃了多少,又怎么可能嫌弃你吃过的面呢?”
他这话一出,江苡菲耳尖微红,她赶紧看向四周,害怕其他家属听到他暧昧的话。
瞪了她一眼,嗔怪道,“有吃的都堵不住你的嘴,赶紧吃面。”
夫妻俩的互动早已落入杨芳的眼中,她极其羡慕的看着这一幕,看来苡菲姐是找到一个真心对她好的男人了。
三人吃过面,从食堂出来,杨芳也不想打扰久别重逢的夫妻俩,找了一个借口说自己不想去军人服务社了。
“哎,我还准备去军人服务社买点菜,让你去我们家吃午饭呢?”江苡菲一脸可惜,“既然你不想去那就算了。”
闻言,杨芳一脸喜色,“苡菲姐,中午去你们家吃饭呀,那还等什么,赶紧走啊。”
杨芳前后态度变化,把江苡菲逗乐了,感觉这姑娘在他们面前好像才是真性情,在于延谨面前就像个温驯的小绵羊。
秦烈看着他们才认识关系就这么好了,看向杨芳的目光也温和了不少,只要是他媳妇喜欢的人,他自然也顺眼。
在军人服务社买了两斤五花肉,一条鲫鱼,一斤花生米,几块豆腐,几个西红柿。
来了这里,江苡菲并没有票,之前她也没打算买东西,不过有秦烈在,这些她都不用担心。
知道她手里肯定没有票,秦烈趁她们在里面挑东西的时候就去跟人换了肉票。
看的杨芳又是一阵羡慕,原来心里有你的人是这样的,处处帮你安排好所有事情,不让你有后顾之忧。
回到家属院,江苡菲把买的菜放在走廊处的案板上,曾文芳刚好走出来,看到她买的菜,“啧啧啧”两声。
“江同志,你们家伙食可真好。哪里像我们家平时就吃一些粗茶淡饭。”
江苡菲淡淡一笑,“秦烈不是刚驻训回来嘛,给他做一些好吃的也是应该的。”
曾文芳眼馋的很,“我也想给我家那口子做一些好吃的补补,可惜了,我们家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曾文芳卖惨,不过就是想趁机占点小便宜,江苡菲自然知道,因此没有接她的话。
吩咐秦烈去生煤炉子,他只是偶尔做一顿饭,因此煤炉子经常是没有烧着的。
见她无视自己的话,曾文芳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不过有秦烈在,她也没有说什么,淘米做饭去了。
秦烈担心生煤炉子的时候,浓烟熏人,干脆到外面把煤炉子生好之后才提进来。
在走廊上做饭的军嫂们看的一阵羡慕,他们男人哪里会像秦烈这样听媳妇指挥的,让他干啥就干啥。
没多久,煤炉子里的煤球烧的通红,江苡菲赶紧洗米下锅,煮饭的空档她早就把菜都切好。
没多久,走廊上就飘起了饭菜的香味,江苡菲炒菜舍得放油,炒出来的菜自然比别人家香多了。
勤务兵李胜利还在楼下就闻到了这股霸道的香味,正羡慕这户军人家属呢。
谁知刚走到二楼走廊上,就看到江苡菲在做菜,他们营长在打下手。
而且这味道似乎就是从他们那边飘过来的,李胜利几步上前,使劲吸了吸鼻子。
吞了口水,他才道,“嫂子,你做的菜肯定很好吃,我就没见过做的这么香的菜。”
见他来了,江苡菲笑道,“小李你来了,要不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李胜利看了一眼自家营长,见他没什么意见,也不客气,“嫂子,那我可就当真了。”
“行了,去帮忙拿碗筷,一会于营长他们也会过来。”秦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