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石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顶门。
他毕生所学,似乎都在等待着这样一个机会!建造一座超越时代的堡垒,这是何等的荣耀与挑战!他猛地抱拳,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无比洪亮:
“承蒙公子信重,将此千秋重任交付于鲁石!鲁石在此立誓,必呕心沥血,穷尽毕生所学,为公子,为华夏商会,筑起这永不陷落之壁垒!若有一寸城墙不够坚固,鲁石提头来见!”
周才上前将他扶起,勉励道:“大师言重了。我相信你的能力。放手去做,若有难处,随时可来寻我。”
“谢公子!”
领命后的鲁石,如同年轻了二十岁,立刻投入到了疯狂的工作中。
他带着周才提供的核心设计图和建议(其中包含了诸如墙体倾斜角度、射击孔的最佳视野、烽火台之间的可视距离计算等超越时代的细节),结合自己深厚的营造经验,开始细化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每一个敌台和烽火台的施工图纸。
周才交给他的,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次将传统技艺与神物“水泥”结合,开创营造新纪元的机遇。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带着几个精心挑选的、手脚麻利又肯动脑筋的年轻工匠,投入到了紧张的前期准备中。
鲁石带着人,扛着简陋的测量工具(绳尺、水平仪等),沿着周才划定的粗略范围开始跋涉。
他时而蹲下捏起一把泥土搓捻,时而用锤子敲击裸露的岩层,眉头始终紧锁。
年轻工匠阿土忍不住问道:“师傅,这地基路线,不就是沿着村子外围画个圈吗?咱们照着线挖不就行了?”
鲁石直起身,指着前方一处看似平坦的洼地:“糊涂!你看那里,地势低洼,土质松软,若在此筑墙,地基不稳,遇上大雨极易沉降开裂!还有那边,”
他又指向一侧山坡,“坡度过陡,若直接依山建墙,山体滑塌或敌军自上而下攻击,便是灭顶之灾!”
他环视几个年轻人,语气严肃:“筑城非儿戏,一砖一瓦关乎千百人性命!定线需考量地质、地势、水源、风向,甚至要预想敌军可能的主攻方向!周公子信任我等,我等岂能辜负?”
阿土等人面露惭色,再不敢多言,老老实实跟着鲁石,一寸寸地勘测、争论、修改,最终确定了一条既能利用自然地势形成屏障,又避开了地质薄弱点的最佳墙基路线。
当这条蜿蜒却坚实的路线最终被木桩和石灰线清晰地标记出来时,鲁石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第一丝笑容。
接下来是更枯燥也更关键的试验阶段。
在临时划出的试验场上,鲁石指挥工匠们用不同粗细的钢筋,尝试着编织成各种形状的骨架——方格形、三角形、甚至他根据经验设想出的更复杂的结构。
“师傅,这铁条(钢筋)如此坚硬,弯折固定太费力了,用粗麻绳捆绑不行吗?”另一个学徒抱怨道。
“胡闹!”鲁石呵斥道,“麻绳日久腐烂,如何承力?必须用铁丝扎紧,每一个节点都要牢固!这是城墙的骨头,骨头软了,肉(水泥)再硬也立不住!”
同时,他开始试验水泥的配比。周才只给了基础配方,但鲁石根据经验,尝试加入不同比例的细沙、砾石,甚至少量他认为是“添加剂”的黏土、石灰,试图找到强度、韧性和凝结速度的最佳平衡点。
第一次浇筑的试验块,因为沙石比例过高,干燥后表面出现了细微裂纹。
鲁石盯着那裂纹,半天没说话,脸色阴沉。
“失败了……”阿土小声嘀咕。
“失败?”鲁石猛地回头,眼中却没有气馁,反而闪着光,“知道为何失败,便是成功的第一步!记录!沙石比例需降低半成!再来!”
第二次,凝结时间过长。第三次,强度测试时被重锤轻易击碎……一次次失败,消耗着材料,也消磨着年轻工匠们的耐心。
有人开始私下抱怨老师傅太过较真。
鲁石听着风言风语,没有解释,只是默默地将每一次失败的数据详细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皮纸上。
夜深人静时,他还在油灯下对着那些数据苦苦思索,喃喃自语:“水多了?骨料(沙石)级配不对?还是搅拌时间不足?”
直到第十三次试验,当那块灰扑扑的水泥块在承受了远超之前所有试验块的冲击后,仅仅留下一个白点,而结构依然完好时,整个试验场沸腾了!
“成了!师傅!成了!”阿土举着锤子,激动地大喊。
鲁石快步上前,亲手抚摸那块坚实的水泥块,手指微微颤抖,眼中竟隐隐有泪光闪动。
他深吸一口气,对众人道:“看到了吗?这不是侥幸!这是用之前的十二次失败换来的!做匠人,可以手笨,但不能心浮!都给我记住今天!”
城墙轮廓和材料确定后,鲁石又将精力投入到敌台和射孔的设计上。
他让人用木棍和麻线在空地上模拟出城墙和敌台的模型。
“这个角度不行,”他眯着一只眼,通过木棍间的缝隙观察,“从这里看过去,墙根下有一片影子,是死角!敌人若贴墙而来,守军看不到!” 他亲自调整着代表敌台的木桩位置和角度,反复模拟攻击者的行进路线。
“师傅,差不多就行了吧?敌军哪会算得这么细……”有人小声提议。
“放屁!”鲁石难得地爆了粗口,“战场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死角,就可能让整段城墙的防御功亏一篑!我们要守的,是身后的家人、工坊、粮仓!不是差不多,是必须万无一失!”
他近乎偏执地反复测算、调整,甚至拉来护卫队的成员,让他们模拟攻击,从实战角度寻找漏洞。
直到每一个预设的敌台和射孔,都能形成有效的交叉火力,覆盖了尽可能大的范围,没有任何明显的防御盲区,他才最终拍板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