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秋儿也不在意,自然地收回手,笑容无懈可击:
“沈总监果然如传闻中一样,干练,朴实。”
“朴实”两个字,她咬得略微重了些。
“听说沈总监临危不乱,救了整个工厂,真是令人钦佩。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参观一下沈总监负责的生产区域?也好让我们这些没经历过风雨的人,学习学习。”
她的话语看似客气,实则步步紧逼。
厂长哪敢说不,连忙在前面引路。
于是一个光芒万丈、如同从偶像剧里走出来的顶级名媛,在一群西装革履、摄像机环绕的随从簇拥下,走在机器轰鸣、油污斑驳的工厂车间里。
所过之处,工人们都看傻了眼,连机器都仿佛忘了轰鸣。
楚秋儿走得很慢,目光挑剔地扫过每一台设备,每一条流水线。
她带来的“记录人员”则忠实地记录着一切。
走到三号线,也就是之前起火的那条线时,她停下脚步,指着刚刚更换、还带着崭新油漆的控制柜,微微蹙眉:
“王厂长,这就是起火点?看起来更换得很匆忙啊,线路包扎似乎不够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吧?”
厂长汗如雨下:“是是是,楚小姐慧眼,我们一定立刻整改!”
楚秋儿又拿起一个刚下线的塑料配件,对着光看了看:
“这个光泽度,似乎不太均匀啊?还有这里,好像有个小小的气泡?沈总监,你们的质量把控,看来还有提升空间哦?”
她将那个微不足道、完全在合格范围内的瑕疵品递给沈清秋,眼神带着“请教”的意味。
沈清秋接过配件,手指用力到微微发白,脸上却维持着平静:“谢谢楚小姐指正,我们会加强巡检。”
楚秋儿满意地看着沈清秋强忍憋屈的样子,心中的快意几乎要溢出来了。
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在众人面前,一点点剥掉沈清秋那点可怜的“成就感”和“尊严”。
参观完毕,回到厂区空地,楚秋儿面对镜头,再次挂上完美的笑容:
“感谢王厂长和沈总监的接待。贵厂员工在沈总监的带领下,展现出的勇气和责任感,确实令人动容。希望贵厂能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不负众望。”
她的话,再次将沈清秋和工厂架在了火上。
临走前,她仿佛才想起什么,从阿丽莎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小礼盒,递给沈清秋:“沈总监,一点小礼物,希望你喜欢。算是……对你‘杰出贡献’的一点小小鼓励。”
沈清秋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支护手霜!
顶级品牌,价格不菲。
楚秋儿看着她,语气“真诚”地补充道:
“女孩子的手,还是要好好保养的。整天泡在车间里,接触这些油污,太可惜了。”
说完,她不再看沈清秋瞬间煞白的脸色,转身,在众人的簇拥下,优雅地坐回劳斯莱斯,扬长而去。
留下工厂众人面面相觑,以及站在原地,紧紧握着那支护手霜的沈清秋。
楚秋儿的“视察”,如同一场华丽而残酷的公开处刑。
她用绝对的实力和地位差距,将沈清秋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自信和尊严,碾得粉碎。
楚秋儿的车队扬长而去,留下的不是荣光,而是一片狼藉的尊严和沉甸甸的压力。
工厂空地上,那支护手霜像一根刺,扎在沈清秋的手心,也扎在所有围观工人的心里。
厂长看着沈清秋煞白的脸色,叹了口气,想安慰几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只能拍拍她的肩膀:
“沈总监,委屈你了……楚小姐那边,我们得罪不起。眼下最重要的是把'创芯科技'的整改报告做好,保住订单。”
沈清秋深吸一口气,将那支护手霜紧紧攥在手心,脸上努力挤出一个平静的表情:“厂长,我明白。我去车间了。”
她转身,挺直脊背,走向依旧弥漫着淡淡焦糊味的三号线车间。
身后,工人们窃窃私语,目光复杂,有同情,有担忧,也有几分看热闹的意味。
“看什么看!都不用干活了吗!”
车间主任老马吼了一嗓子,驱散了围观的人群,然后担忧地跟上沈清秋,“沈总监,你没事吧?”
“我没事。”
沈清秋声音有些沙哑,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工作时的专注,“马主任,召集三号线所有技术骨干和班组长,十分钟后开现场会。我们必须在天亮前,把整改报告的初稿拿出来,尤其是楚……楚小姐提到的那些‘问题’,要逐条分析,给出解决方案。”
老马看着沈清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心里既佩服又心疼。
这姑娘,是把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硬生生咽下去,化成了工作的动力啊!
会议在嘈杂的车间里进行。
沈清秋条理清晰,将楚秋儿吹毛求疵指出的“问题”——线路包扎、配件气泡、光泽度不均等——全部罗列出来,组织大家讨论可行的改进方案。
她没有抱怨,没有诉苦,只是就事论事,专注解决问题。
有年轻气盛的技术员不服:
“沈总监,那楚小姐分明就是故意找茬!那个气泡根本就在公差范围内!还有那光泽度,她懂什么啊就在那指手画脚!”
沈清秋抬手制止了他,语气平静:
“投资方提出了疑问,无论动机如何,我们就有责任解释清楚,并做到更好。这不是妥协,这是专业。”
她看向众人,“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不公平,而是用无可挑剔的质量和报告,让所有质疑都变成笑话。”
她的话像一针镇静剂,让有些躁动的团队冷静下来。
大家开始埋头研究技术参数,调整工艺,撰写说明。
沈清秋更是亲力亲为,拿着游标卡尺和放大镜,一遍遍检测样品,核对数据,手指被粗糙的工件边缘磨得发红。
在这同时,王桂兰的“作妖”虽迟但到。
快嘴李婶添油加醋地把楚秋儿视察的“盛况”和送护手霜的“美谈”传给了王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