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味居的“去网红化”策略一开始进行得并不顺利。
门口立起“东坡先生限定会客时段”的牌子后,果然引起了不少专门为此而来的粉丝的不满。
“啊?就一个小时?我排了俩小时队呢!” “老板,通融一下呗,我就跟东坡先生合个影,很快的!” “是不是看不起我们粉丝?信不信我网上发帖黑你们店?”
赵四在前厅赔笑解释得嘴角冒泡,嗓子都快说哑了。苏东坡倒是严格遵守约定,非会客时段就真的待在后院,要么看书(姜小勺给他找来的带插画的现代书籍),要么观摩姜小勺做菜,偶尔技痒还想上手颠勺,被姜小勺心惊胆战地劝住了——这位爷要是把锅颠坏了,他可没地方修。
客流肉眼可见地减少了一些,营业额也随之下降。房东那边又催了一次租金,语气更加不耐烦。压力全部回到了姜小勺和后厨上。
必须尽快拿出能打的新品!提升客单价!留住真正的食客!
姜小勺发了狠,几乎住在了后厨。没有菌泥辅助,一切回归原始,他靠着扎实的基本功和之前优化菜谱的经验,开始疯狂试验。
他的核心思路,还是围绕“辣”做文章。时味居的辣味招牌已经打出去一部分,不能丢。而且辣味菜品往往更容易做出记忆点和溢价。
他首先瞄准了辣酱。一款好的独家辣酱,不仅能用于烹饪,还能作为拌饭拌面神器,甚至可以直接装瓶售卖,增加收入渠道。
没有【研磨·改】,他就手工挑选不同品种的辣椒,分别用石臼、碾槽反复试验研磨粗细对风味的影响。没有【熔炼·改】,他就寸步不离地守着炒锅,用传统手法控制油温和时间,激发香料最深层次的香气。没有【后勤·改】,他就更精细地处理食材,亲自把控每一个环节。
这个过程极其枯燥和疲惫,失败了一次又一次。炒糊的、香味不足的、只有死辣没有层次感的…废弃的辣酱半成品堆了一大桶。
苏东坡和赵四成了忠实(且痛苦)的试吃员。
“小勺掌柜…此酱…辛辣有余,然香气似被烈火夺去,只余焦苦之味…” “掌柜的,这碗好多了!就是…就是辣得有点单一,吃完嘴里空落落的…” “嗷!老板,这瓶劲大!就是吃完感觉肚子里像有团火在烧…”
姜小勺根据反馈不断调整配方和工艺:调整辣椒品种比例(增香型、增色型、增辣型混合);加入豆瓣酱、豆豉提升醇厚感;融入微量的糖和醋平衡口感;甚至尝试加入一点点坚果碎提升层次…
他几乎不眠不休,眼睛熬得通红,身上永远带着一股浓烈的辣椒和油烟混合的味道。
就在他快要累垮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或许是因为极致的专注和压力,或许是因为一次次失败积累的经验,又或许是那三个休眠的菌泥残片在无意识中依旧散发着一丝微弱的、曾被优化过的能量场,影响了他的直觉…
在一次炒制过程中,他福至心灵,在辣椒下锅前,先用温油缓慢浸泡了十几种香料,耐心逼出最纯粹的复合香气,再分批次投入不同粗细分级的辣椒粉,最后才加入豆瓣酱等物,火候转换精准到秒。
顿时,一股前所未有的复合型辛香爆发出来!那香气霸道而醇厚,辛辣中带着迷人的焦香、酱香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果木甜香,层次极其丰富,勾得人口舌生津!
就连在后院看书的苏东坡都忍不住抽着鼻子寻味而来,惊呼:“此香只应天上有!小勺掌柜,可是成了?”
姜小勺小心翼翼地将炒好的辣酱盛出,冷却后,舀了一小勺递给苏东坡和赵四。
两人尝了一口,顿时瞪大了眼睛!
“妙!妙极!”苏东坡拍案叫绝,“入口先是香,继而辣意层层递进,如浪潮涌动,其后又有回甘与醇厚托底,令人回味无穷!此酱可佐万物!”
赵四被辣得嘶哈吸气,却竖着大拇指舍不得停下:“好…好吃!掌柜的!这酱拌鞋底都香!”
姜小勺自己尝了一口,激动得差点哭出来。成了!终于成了!
这款手工精酿的复合辣酱,虽然比不上菌泥巅峰时期那种极致均匀和高效,却多了一种充满锅气和人情的复杂风味,堪称意外之喜!
他将其命名为“时味魂辣酱”,作为镇店之宝,开始应用于新推出的“魂辣系列”菜品:魂辣炒饭、魂辣拌面、魂辣香锅…并且推出小瓶装售卖,价格不菲。
与此同时,他也改进了其他菜品的工艺,虽然效率低,但更加用心,品质稳步提升。
新品一经推出,果然受到了真正食客的好评!虽然客流不如网红时期,但留下来的大多是认可菜品质量的回头客,客单价也显着提升。时味居的口碑,开始从“网红打卡地”慢慢向“实力派宝藏小店”转变。
姜小勺稍微松了口气,但依旧不敢懈怠,每天依旧在后厨拼命。
而北宋这边,童贯的“辣味军粮”计划,在经历了初期的骂声后,竟然…真的开始显现奇效。
西北的寒冬不是闹着玩的。一夜风雪过后,之前那群骂骂咧咧试吃了“赤阳仙散”的士兵,惊讶地发现,昨天那短短一刻钟的痛苦,换来的是整整一夜前所未有的温暖体验!以往夜里总会冻醒几次,昨晚却睡得格外踏实,早起后浑身暖洋洋,精力充沛,甚至感觉往日里的一些风寒湿痛都减轻了不少!
对比其他营寨依旧冻得瑟瑟发抖、甚至出现冻伤的同伴,他们这边的状况简直好得惊人!
事实胜于雄辩。
尽管那滋味依旧让人望而生畏,但在严寒和生存面前,口舌之欲显得微不足道。军队里最实在,什么东西能保命、能提升战斗力,什么东西就是好东西。
于是,诡异的一幕出现了:每天清晨和傍晚,童贯资助的那个营寨里,都会响起一片壮士断腕般的悲壮吼声和随之而来的鬼哭狼嚎,然后很快又变成一片舒畅的吐气声和活动筋骨的声响。
校尉将情况层层上报,极力强调此物的御寒奇效,对于口感的描述则一笔带过,只说“药性猛烈,需忍耐片刻”。
消息传到童贯耳中,他大喜过望!他就知道!这东西肯定有用!
他立刻加大投入,将更多“赤阳仙散”送往边军,并指示心腹大肆宣扬此物的功效,以及他童枢相“体恤将士”、“雪中送炭”的仁德。
一时间,童贯在军中的风评变得复杂起来。一边是“这老太监弄来的什么鬼东西差点辣死老子”,另一边是“但这玩意儿真他娘的扛冻啊!”,再加上上层的有意宣传,“辣味军粮”竟然真的慢慢被接受了,甚至有了个绰号——“童公烈火丹”。
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某种不靠谱的壮阳药,但效果是实打实的。
童贯凭借此物,竟然真的在军中刷了一波存在感和威望,甚至引起了兵部和枢密院的注意,开始正式询问和考察此物。
童贯志得意满,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他一边命令手下加紧采集赤阳椒,一边开始琢磨如何扩大生产,甚至思考能否在此基础上,弄出更厉害的“军需品”,比如…掺了这玩意儿的火药?或者涂在箭头上?
他的思维朝着一个越来越危险的方向发散而去。
而他这边对赤阳椒的大规模需求和更深层次的“开发”念头,再次通过那枚核心碎片,化为更强烈的“辣意”和“暴烈”概念,穿透时空…
现代,时味居后厨。
姜小勺刚刚熬好新一锅“时味魂辣酱”,正准备歇口气,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和烦躁,仿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硝烟味和极致的燥热感。
紧接着,那三个沉寂已久的菌泥残片,竟然同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熔炼·改】的火星猛地窜高了一瞬! 【研磨·改】的研磨盘发出“咔”的一声轻响,仿佛生锈的齿轮被强行转动! 【后勤·改】的菌丝甚至微微蠕动了一下,颜色泛起一丝极淡的红光!
虽然它们很快又恢复了死寂,但这一次的“动静”,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明显!
姜小勺吓了一跳,随即涌起一阵狂喜!
有反应了!它们要苏醒了?!
是因为自己最近疯狂研究辣味,产生了共鸣?还是因为…北宋那边又搞出了什么大动静?
他来不及细想,立刻尝试着与它们沟通,传递安抚和呼唤的意念。
这一次,不再是石沉大海。他隐约能感觉到,在那死寂的外表下,似乎有三缕极其微弱的意识正在挣扎着,试图回应他,如同冰封的河面下开始涌动的春水。
虽然离真正恢复还差得远,但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快了…就快了…”姜小勺看着三个罐子,激动地搓着手,“兄弟们加把劲啊!房东要涨租了!咱们得一起扛过去啊!”
他不知道的是,北宋的童贯,也在对着堆积如山的赤阳椒粉末,说着类似的话:“快!再多些!咱家的前程富贵,可都指望你们了!”
时空的两端,因为“辣”而再次同步。一个为了生存而努力唤醒伙伴,一个为了权力而疯狂积累力量。
而这一次的共鸣,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菌泥残片的复苏,似乎已是必然。只是不知道,完全复苏后的它们,又会带来怎样的新变化和新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