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夺此山需以巧劲周旋。”
“若能依托山势,布下一座护山大阵,借四阶灵脉之力,便可进退自如。”
“进,可阻挠他派获取资源。”
“退,可为将来真正掌控此山打下根基。”
“即便最终事不可为,有此阵在,也能与各方势力扯皮之间争取足够利益。”
话虽如此,在徐云看来,想要布下这样一座大阵,难度不亚于虎口夺食。
但见徐贤真成竹在胸的气度,他心中恍然。
除非。
家族还藏着不为人知的底牌!
流云舟突然转向,避开一道隐在云雾中残存禁制。
“眼下要做的,正是老祖交代的要务,勘定云梦山的灵脉节点。”
说到这,徐贤真声音陡然一沉:
“也是为了。”
“布阵!”
“夺山!\"
徐贤真最后四个字说得斩钉截铁。
而此时。
两人身后的几十里外,罗隆庆立于云端,面色阴沉如水。
望着祖孙二人离开的方向若有所思。
沉思片刻后,便化作流光朝着二人离开的方向而去。
灵舟缓缓飞行,徐贤真回过头。
见徐云还在低头沉思,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平云啊,”
“你研习阵法也有十几年了,来,看看这云梦山的灵机走向。”
“帮太爷爷参详参详,这‘九转缚灵阵’的布设。”
接着,徐贤真袖袍一挥,一道灵光在空中勾勒出云梦山的微缩虚影。
其中数条代表灵脉的光带蜿蜒闪烁,尤其在山顶的一条主脉粗壮凝实,贯穿山体。
徐云凝神望去,知晓这是徐贤真的考校之意。
而“九转缚灵阵”本身作为一道有名的四阶大阵,徐云也是有所耳闻。
随即结合方才高空俯瞰的记忆与此刻实地感应。
指向虚影中几处关键节点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太爷爷,孙儿以为,此阵核心在于‘缚’与‘转’。”
“哦?仔细说说。”
徐贤真饶有兴趣道。
“缚,是以阵法之力束缚灵脉主干,使其灵气优先为我阵眼所用。”
“转,则是引导部分灵气流转,形成护山灵障,并可在关键时刻逆转灵流,扰动闯入者法力运行。”
他一边说,一边以神识在虚影上标记出几个点:“东南幽潭,是水灵交汇之眼,可设‘柔水困龙基’。”
“北地三里外那片赤岩,地火之气暗藏,宜布‘熔岩断金柱’。”
“还有南方那处古松林,木灵生机勃勃,正合‘青木锁元印’……”
“以此三处为副枢,再寻得山顶灵脉核心主节点。”
“只需布下镇守‘地脉’之宝,便可初步构成大阵骨架,引动整条四阶灵脉之力!”
当知阵法之威,根基在于灵脉。
寻常阵法,不过是引导、借用灵脉散发出的部分灵气。
而若要真正‘缚灵’、‘锁元’,将整条灵脉之力化为己用。
非有能镇压地脉的异宝不可,这便是所谓的镇脉之宝。
可这镇脉之宝其稀有程度堪比灵宝,在某种作用上更是比一些灵宝更加稀有。
徐贤真听得目光越来越亮,他原本只期望徐云能从旁协助,没想到徐云这几年也没落下阵法之道。
布局思路清晰缜密,远超他的预期。
“这次布阵,以文华老祖为主力,我们几个老家伙分工协作。”
“老夫负责的,就是刻画东南副枢的阵纹,埋设阵基。”
他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至于最核心的主节点,要安置的镇脉之宝,名为‘镇元碑’。”
看到徐云眼中闪过的疑惑,徐贤真耐心解释道:“这‘镇元碑’是家族真正的镇族之宝,此宝乃先祖所留。”
“据说,此物是先祖机缘所得的一块‘玄黄母气石’碎片炼制而成。”
“那‘玄黄母气石’本身是天阶中品的天地灵物,天生就能沟通大地,稳固地脉。”
“即便是这么一小块碎片,也威力非凡。家族历经数代炼器师精心淬炼,刻下复杂的‘镇元宝纹’,才最终成就了这方宝碑。”
“镇元碑无需刻意催动,只要放置在灵脉核心,碑身自带的玄黄母气和镇元仙纹就会自然发散开来。”
“平复灵脉躁动、梳理杂乱灵气,对它来说只是最基本的能力。”
“就算有外敌强行冲击灵脉,‘镇元碑’也能极大地稳定地脉,防止灵气暴走甚至灵脉受损。”
“这是我们这次能守住云梦山的底气所在!”
“正因为有‘镇元碑’作为阵眼核心,文华老祖才会亲自前来坐镇。”
“若论家族里谁的阵法造诣最高,非他老人家莫属,青华山的护族大阵就是老祖的手笔。”
“有他老家人主持,我们这些紫府长老在外围布设的副枢阵基才能被有效串联,形成一个整体。”
“否则,单靠我们几个老家伙想初步掌控这条四阶灵脉,那真是难如登天。”
徐云听得心潮澎湃,这才明白家族为了云梦山,竟是连镇族之宝都请了出来。
不过转念一想,云梦山对家族未来太过重要。
这份投入。
值得!
有“镇元碑”定住灵脉核心,在外围的布置才能事半功倍,真正具备掌控这座灵山的可能。
云梦山何其广袤,作为当年云梦散人的坐化之地。
先前的主体自然也被大阵遮掩,如今大阵被破,此山也显露出真容来。
百年暗藏的机缘与危险,都需要徐徐图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