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天刚开始大亮,陈诚那辆黑色的奔驰G500便驶出了陈园,朝着位于京郊的魅影数字基地疾驰而去。今天注定是充实而忙碌的一天,他的日程表上排满了三项重要事项:顺路录制几首歌曲的小样,之后拿给黄小茂听听,探讨一下合作的可能性;验收已然完成的《绝地求生》(吃鸡游戏)初版;以及视察《功夫熊猫》的动画进展并指导特效团队。
抵达基地时,时间刚过八点。基地门口,“魅影数字影视基地”几个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占地面积极广的园区内,分布着录音棚、动作捕捉大厅、渲染农场、特效制作区以及独立的游戏开发测试中心,俨然一个初具规模的数字娱乐帝国雏形。
他的表哥兼基地技术总负责人贺云宇早已等在行政楼前。
“诚哥,都安排好了。A号录音棚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用。”贺云宇办事向来利落。
“好,先去录音棚。”陈诚点头,脚步不停,“游戏和动画那边,安排在下午。”
“明白。”
走进拥有国际顶尖声学环境的A号棚,一种熟悉的创作氛围便将陈诚包裹。这次他只是想先录几首自己写的歌做成小样,并没有大张旗鼓,更没有通知华纳方面。他打算先拿给黄小茂听听,探探路,再决定下一步怎么走。
基地的录音师已经就位。 陈诚戴上监听耳机,对控制室比了个oK的手势。隔音良好的空间里,只剩下他自己的呼吸声和耳机里流淌出的、由基地乐手预先录制的几轨简单伴奏。他不需要看歌词,所有词曲早已烙印在脑海。
他首先录制的是《消愁》。当那句“当你走进这欢乐场,背上所有的梦与想”从他口中唱出时,控制室里的录音师都不由得坐直了身体。那是一种与当前流行乐坛截然不同的嗓音质感,带着故事性的沙哑与穿透人心的共情力,将歌曲中那份看透繁华背后的寂寥与释然,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首接一首,无论是《孤勇者》的倔强悲壮,《年少有为》的深情追忆,还是《blinding Lights》的复古迷幻,《Shape of You》的节奏律动,陈诚都能精准地切换唱腔和情绪,仿佛每首歌都拥有独立的灵魂。他录制的效率高得惊人,几乎很少需要重来第二遍,对气息、音准和情感的把控让经验丰富的录音师都暗自咋舌。
“贺总,诚哥这水平……根本不需要demo啊,这直接就能当成品了!”录音师忍不住对身边的贺云宇低语,“这些歌拿出去,绝对会炸。”
整个上午,陈诚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当他录完最后一首《Leaves》的尾音,走出录音区时,时间已近中午。
“小样都处理好了,诚哥。”录音师将存有音频文件的U盘递给他。
“辛苦了。”陈诚接过U盘收好,脸上并无太多疲惫,反而带着创作完成后的满足,“回头我拿给黄小茂听听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简单的工作午餐后,陈诚在贺云宇的陪同下来到游戏开发测试中心。一进门,就看到十几名核心开发人员正严阵以待,眼神中混合着紧张与期待。
项目负责人是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年轻人,名叫徐工,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演示:“陈总,这就是《绝地求生》的初版。我们完全按照您的策划案,实现了百人同图、跳伞落地、搜集物资、缩圈跑毒、直至最后一人或一队存活的核心玩法。”
巨大的屏幕上,一个写实风格的岛屿地图展开。陈诚亲自上手试玩了一把。他操纵角色跳伞、落地后冲进房子搜寻武器弹药、医疗包、能量饮料,听着耳边逼真的环境音效和枪声,感受着随着“毒圈”缩小而不断加剧的紧张感。
“手感不错,枪械的后坐力反馈、移动的惯性都很扎实。”陈诚一边操作一边评价,“画面优化还要下功夫,确保在主流配置上也能流畅运行。另外,载具系统感觉还有点生硬,驾驶手感需要继续打磨。”
玩到一半,他不幸被远处山坡上的伏地魔(lyb)一枪爆头,屏幕变灰。
“哈哈哈,陈总,你这技术还得练练啊!”一个大胆的程序员忍不住笑出声,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陈诚也笑了:“这说明游戏的竞技性和不确定性做得很好嘛。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公平竞技,随机应变’。外挂防护必须从底层架构就做好,这是生命线!”
他放下手柄,对全体开发人员正色道:“兄弟们,做得很好!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接下来就是疯狂的测试、优化、再测试!我要的不是一个半成品,而是一个一上线就能引爆全球的现象级游戏!奖金和分红,绝不会亏待大家!”
“是!陈总!”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齐声响应。
离开喧嚣的游戏测试中心,陈诚又来到了相对安静的动画制作部。这里的气氛更加艺术化,墙上贴满了各种角色设定图和分镜脚本。
《功夫熊猫》的项目主管是位四十多岁的资深动画师,姓张。他亲自为陈诚展示目前的工作进展。
“陈总,您看,这是主角阿宝的模型,我们根据您的意见修改了十七版,现在这个胖乎乎、憨态可掬但又灵活的感觉终于对了。”屏幕上,一个三维的熊猫模型正在做着各种滑稽又带着功夫影子的动作。
“眼神,重点是眼神!”陈诚指点道,“它要有对美食的渴望,要有成为大侠的梦想,还要有那么点不自信的小怯懦。要通过眼神把这些复杂的情绪传递出来。”
张主管连连点头,示意动画师记下。
接着,他们观看了已经完成初步渲染的几个片段,包括阿宝误打误撞被选为神龙大侠的经典场景,以及它在浣熊师傅“惨无人道”的训练下闹出的各种笑话。
“动作流畅度很好,喜剧节奏把握得也不错。”陈诚肯定道,“但一些细节还可以更精致,比如鹅老爹面馆里的蒸汽,翡翠宫屋檐上的露珠,这些细节能极大地增强世界的真实感和沉浸感。还有,配乐的风格要找既有中国韵味,又能被全球观众理解的,这个要提前构思。”
视察完动画进度,陈诚来到了此行最后一站——特效制作区。这里汇聚了国内最早接触并学习高端特效软件的一批年轻人,他们是“魅影”技术的基石。
看到他进来,几十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立刻聚焦过来。陈诚也不废话,直接走到一台工作站前。
“听说大家在粒子系统和流体模拟上遇到了一些瓶颈?”他打开一款复杂的特效软件,“今天我们就以‘制作一个逼真的森林火灾场景’为例,我来演示一下我的工作流和思路。”
他一边熟练地操作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参数面板,一边深入浅出地讲解:
“不要一上来就堆砌参数。先理解物理本质——火是怎么烧起来的?需要可燃物、氧气、引燃点。风会如何影响火势?烟雾的密度、颜色、上升速度与温度和燃烧物有什么关系?”
“看,这里,调整这个湍流参数,让烟雾的形态更自然……还有这里,给粒子添加一个基于年龄的颜色渐变,让火焰从内焰到外焰有层次……”
“很多时候,软件自带的预设不够用,我们需要自己写一些简单的表达式(expression)来控制……”
他不仅演示,更注重讲解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底下的人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这种级别的、毫无保留的亲自指导,在外面花多少钱都学不到。
“技术是工具,但最终是为艺术服务的。”结束演示后,陈诚看着这群年轻的追梦者,语重心长,“我希望‘魅影’出去的人,不只是会操作软件的技术员,更是能理解导演意图、能用技术讲好故事的艺术家。多思考,多尝试,别怕犯错。”
当陈诚终于结束在魅影基地长达近十个小时的忙碌,坐回自己的车里时,夕阳已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色。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身体疲惫,精神却异常亢奋。口袋里的U盘沉甸甸的,那里存着他音乐梦想的初次具象化。他打算过两天就联系黄小茂,看看这位资深音乐人对这些小样的反应。 音乐、游戏、动画、特效……这些看似不同的领域,在他手中正逐渐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络,一个属于他的文娱帝国版图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车子驶出基地,汇入城市的车流。他打开车窗,让晚风吹拂脸颊。接下来,还有电影的拍摄,音乐的后续规划,游戏的上市推广……挑战接踵而至,但他乐在其中。
“一步一步来吧。”他轻声自语,目光投向远方华灯初上的城市天际线,眼神坚定而明亮。
车到了陈园,下了车直接进入院子的花园,走到一个躺椅坐了下去,看着院子里的风景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