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务局大楼的窗玻璃在初冬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代局长办公室的门敞开着,王磊站在巨大的矿区规划图前,手指点着北坡新家属区的位置,正与重建项目总工低声交谈。工装裤脚沾着新鲜的泥点,是刚从工地巡查回来。
“基础筏板浇筑完成,质量监测报告合格。接下来主体结构施工是关键,钢筋绑扎、混凝土配比、模板支护,每一个环节监理组必须死盯!”王磊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刘大姐她们的监督小组,每周至少要进现场三次,发现问题直接报你,也直接报我。”
“明白,王局!华建那边也不敢怠慢,省属国企,牌子金贵着呢。”总工笑着点头,语气轻松不少。阳光下的账本和铁腕的审计,让重建工程成了最透明的战场,无人敢伸手。
小张拿着文件夹悄声进来,等总工离开,才上前低声道:“王局,省国资委刚下发的《关于省属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刚性保障与责任追溯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还有,您要的《矿务局新规汇编》初稿,综合办送过来了。”
王磊接过两份厚厚的文件,目光落在省国资委那份红头文件上,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这份文件的出台,雷刚书记在电话里提过,其中不少核心条款,正是矿务局用血泪教训换来的经验,如今被提升到了省一级的制度层面。他翻开《矿务局新规汇编》,深蓝色的硬质封面,烫金的局徽下,是遒劲有力的书名。扉页之后,是王磊亲自撰写的简短序言,没有套话,只有一句:
“规为骨,矩为筋。无骨不立,无筋不活。矿务局之重生,始于规章之重塑。望诸君共守,如磐石不移。”
目录清晰得如同脉络:
**第一章:安全生产铁规**
* 安全投入占营收比例下限(附测算公式)
* 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及强制停产流程
* 点检、巡检造假处罚细则(直至刑责)
* 事故瞒报、谎报责任终身追溯办法
**第二章:财务垂直管理及阳光支出**
* 资金统收统支实施细则
* 预算外支出“三重一大”决策流程
* 采购招标全流程透明化规程(含举报通道)
* 专项资金使用审计同步介入机制
**第三章:职工权益保障**
* 薪酬福利发放时间及拖欠处罚
* 工伤认定及赔偿标准(远高于国标)
* 大病互助基金、子女教育基金管理办法
* 职工代表大会监督权实施细则
**第四章:干部管理及监督问责**
* 关键岗位轮岗交流制度
* 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及核查机制
* 信访举报必查、速查、反馈制度
* 不作为、乱作为问责标准及程序
条条框框,冰冷坚硬,却字字浸透着矿务局曾经的血泪与挣扎后的清醒。这不仅是规章,更是悬在每一个管理者头顶的利剑,是递给每一位矿工手中的盾牌。
王磊的手指划过那些条目,眼神沉凝。他知道,编纂成册只是第一步,让这些冰冷的条文融入矿务局的血液,成为本能,才是真正的考验。这需要时间,更需要一场场硬仗来淬炼。
---
下午的班子扩大会,议题只有一个:学习省国资委新规,审议并通过《矿务局新规汇编》。会议桌旁气氛微妙。新任的生产副矿长老钱(原调度室主任,西三事故后因未涉核心且技术过硬被启用)翻看着厚厚的汇编,眉头紧锁。分管后勤的副局长老吴(郑毅时期边缘人物,侥幸过关)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王局,省里的新规,安全投入比例定死了,这没说的,保命的钱不能含糊。”老钱放下文件,斟酌着开口,“但咱们这个新规汇编…是不是太细了?太硬了?比如这个采购招标,全流程透明,连技术标评分细则都要公示…这会不会束缚手脚?有些…有些灵活处理的空间还是要的吧?毕竟下面情况复杂…”
“灵活?”王磊抬眼,目光平静地看过去,“老钱,西三事故的教训还不够痛吗?郑毅的‘灵活’空间在哪里?在强行推进开采的命令上?在压下的风险评估报告里?还是在宏泰公司洗钱的账本上?”他每一个反问都像重锤,敲在会议室每个人的心上。老钱脸色一白,讪讪地闭了嘴。
“规矩立起来,不是摆设,是高压线!”王磊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以前我们吃亏,就吃在没有规矩,或者有规矩形同虚设!给了蛀虫钻营的空间,给了玩忽职守的借口!新矿务局,就要新在骨子里!新规就是我们的筋骨!谁碰,谁就要付出代价!”
他拿起新规汇编,手指点着目录:“安全投入比例是底线,低于这个数,我这个局长带头辞职!采购招标透明化,就是要断了靠关系、吃回扣的路!职工权益保障写清楚,就是要让每一个矿工兄弟知道,矿务局的后盾有多硬!干部监督问责,就是要让坐在位置上的每一个人,时刻记着,权力是责任,不是特权!”
他环视全场,目光锐利:“我知道,有人会觉得不适应,觉得束手束脚。但我要问一句,是束手束脚难受,还是看着矿难发生、看着危房倒塌、看着职工的血汗钱被贪墨难受?!是规矩硬一点难受,还是矿务局再经历一次郑毅时代的崩溃难受?!”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王磊的话,剥开了所有侥幸和圆滑,直指核心。
“新规试行三个月。这三个月,”王磊的声音斩钉截铁,“就是淬火的三个月!所有部门,对照新规,自查自纠!安监处,用新规这把尺子,重新梳理所有井下作业面!财务科,用新规这把锁,盯死每一笔资金流动!工会,用新规这面鼓,把职工监督的权利敲响!谁负责的领域在新规执行上出了纰漏,板子就打谁!谁不适应新规矩…”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老吴,“那就换能适应的人上!”
老吴浑身一激灵,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新规汇编,会后立即印发全局!人手一册!综合办负责组织全员学习考核!考核不合格,补考!再不合格,调离关键岗位!”王磊最后拍板,“散会!”
会议结束,众人心思各异地离开。王磊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新印制的《矿务局新规汇编》被综合办的年轻人用小推车拉出来,深蓝色的封面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很快,各科室、各区队就会领到这份沉甸甸的册子。
“王局,”小张走过来,递上一份名单,“这是您让物色的,各区队有潜力、敢说话的年轻人名单,还有几位经验丰富、口碑好的老师傅。按您指示,准备成立‘新规宣讲与监督志愿者小组’。”
王磊接过名单,目光扫过一个个名字。陈涛,运输队的年轻技术员,在井下运输机事故时敢于直言;马兰,工会新来的大学生,有热情有想法;周师傅,退休的老安检员,眼里不揉沙子…这些都是新矿务局需要的新鲜血液和定盘星。
“好。”王磊点头,“通知他们明天下午,一号会议室开会。新规要落地,光靠文件不行,要靠人。靠这些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去讲,去盯,去守!”
---
几天后,西三采区交接班室。
墙壁上挂着崭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点检标准化流程图》,旁边还醒目地贴着《矿务局新规汇编》的二维码和举报电话。一群刚升井的矿工,脸上还带着煤灰,围坐在一起。主讲人不是领导,而是运输队的年轻技术员陈涛和退休返聘的周师傅。
陈涛拿着新规汇编,指着“重大隐患判定标准”那条,声音洪亮:“哥几个,看清楚这条!以后井下看到顶板有连续掉渣、裂隙明显加宽、或者闻到特殊气味,别犹豫!按新规,这就是重大隐患!有直接停产上报的权利!谁要是敢压着不让报,或者糊弄你,按后面这‘处罚细则’,最轻是撤职!严重的要吃牢饭!”
“真的假的?这么硬?”一个老矿工将信将疑。
“白纸黑字!局里红头文件!王局长在会上拍桌子说的!”周师傅敲着汇编的硬壳封面,声音带着老矿工的沧桑和笃定,“咱们以前吃亏,就是吃了不懂规矩、不敢较真的亏!现在规矩给你撑腰了!怕啥?命是自己的!矿务局也是咱们自己的!”
另一边,财务科门口新设了“阳光支出公示栏”。当月的办公用品采购明细、差旅费报销清单、设备维修费用,甚至科室桶装水费,都清清楚楚地贴在玻璃橱窗里。几个职工路过,好奇地驻足观看。
“哟,老李,你这趟去省里开会的住宿费超标了二十块啊?被标红了!”
“别提了!新规卡得死!超一毛钱都得写说明!不过也好,清清白白,省得别人嚼舌根。”被点名的老李苦笑摇头,语气却并无怨怼。
在矿务局子弟学校腾出的临时安置房里,刘大姐拿着新规汇编,指着“职工权益保障”一章,跟几个老姐妹念叨:“瞧瞧!这上面写了,以后工资最迟每月五号发!工伤认定三十天必须给答复!还有这大病基金,咱们北坡的老周家媳妇,上次手术的钱,申请材料交上去,听说下周就能批下来!这新规矩,是往咱心坎里立的啊!”
新规如同无声的春雨,开始渗透矿务局的每一个角落。它不再仅仅是王磊案头的文件,不再仅仅是会议上的口号。它变成了陈涛在井下宣讲时挥舞的手臂,变成了周师傅敲击封面的笃定,变成了公示栏里被阳光晒着的报销单,变成了刘大姐和老姐妹们眼中实实在在的希望。
王磊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公示栏前攒动的人头,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井下广播宣讲新规的回音。暮色渐沉,矿务局大楼和远处北坡工地的灯火次第亮起,勾勒出一个崭新而坚实的轮廓。新规如磐,已悄然嵌入这片亟待新生的土地深处。这根基或许还不够深广,但方向已定,步履已坚。淬火之路,正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