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梨见说不通,随即求救式的看向了村长媳妇:“婶子......”
可她话刚出口,还没说完就被村长媳妇笑着打断:“小方知青,你还是拿回去吧,咱家都是听你村长叔的,他不愿意要,我也没办法。”
方梨:“……”
实在没辙,方梨只好假装拿回来,然后趁着出门前飞快将东西一扔,随后直接夺门而出。
那仿佛丢掉烫手山芋的样子,看的村长和村长媳妇一愣一愣的。
村长媳妇追了两步没追上,眼看着人越走越远,无奈之下只能没好气的回头看向村长微叹:“这孩子…..要不你一会过去看情况的时候给人带回去?”
村长看着媳妇那一脸希冀的样子又怎么会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他叹了口气看了眼桌上的包裹,半晌,摆手:“算了,既然是孩子的心意,那就先收下吧。”
大不了,以后他多照料些,总归还是个孩子,能帮就帮一把吧。
村长媳妇一听这话,顿时满脸欣喜的走了过来,见自家当家的一脸不高兴,她白了他一眼便低头开始拆包裹。
拆包裹期间,她还不忘半埋怨半开解的和村长嘀咕:“要我说,你就是太好心了,这年头谁家要请人帮忙不得拿点东西啊,怎么他们知青就不是人了?
上一批知青过来的时候不是让你帮忙弄这,就是让你帮忙弄那,别说东西了,就是连句谢谢都没见他们说过,还城里娃呢!一点礼貌都没有!
要我说还是小方知青好,不仅人长得好看,做事也漂亮,虽说人是小了点,但该有的礼数都有,不像某些人,两嘴一张就是纯帮忙。”
村长皱眉:“行了,人家娃娃离家这么远下乡也不容易,再说又不是什么大事,顺手帮了也就帮了。”
村长媳妇翻了个白眼:“是是是,就你是个好人,你什么都不要,你无私奉献奉,要不说呢,这村长就活该是你当!”
村长脸一黑:“啧,你少说两句不行啊!都什么时候的事了,还值当你翻出来继续说!”
村长媳妇歪了歪嘴,有点不服气的轻哼了一声,手下动作加快,毫不费劲的就把方梨带过来的包裹给轻易拆了开来。
看到里面的东西,饶是心里有气的村长媳妇都忍不住惊呼一声。
村长本来就烦,一听这声顿时就不高兴的看向村长媳妇骂道:“咋咋呼呼的干什么!都说了让你不要再说,你是不是非要…..”
“你给老娘住嘴吧!你看看这是啥!”村长媳妇气的拍了村长一巴掌,然后瞪着眼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给他看。
村长被媳妇拍了一巴掌顿时老实了,闻言低头一看,瞬间眼睛都瞪大了。
只见村长媳妇手里捧着的,赫然是四大块长方形大小的黄红糖块。
村长:“这….这是小方知青刚才带来的?”
村长媳妇:“那不然呢?咱家能有这好东西?”
“那不行,这太贵重了,你还是赶快它包好,一会我吃完饭就麻溜给人送回去。”
黄红糖块这种稀罕东西在他们这可不常见,别说这种整块的,就是零碎的,有钱都不一定能抢到,而这小方知青出手就是四块,这手缝未免也太大了些。
村长一边感叹方梨的手缝大,一边忙不迭催促村长媳妇赶紧把东西给恢复原样。
村长媳妇虽然眼馋,但也知道这东西过于贵重,于是一边点头一边动作飞快的将手里的东西给重新包好。
不过倒嘴的鸭子飞了,她总归还是有点不高兴的,手下动作虽然没停,但她嘴却止不住的埋怨道:“你说这小方知青是不是故意的?明明知道这么贵重的东西咱们不会收,她还特意送过来,是不是料准了我们会给她再送回去?”
村长抬头看了她一眼:“怎么?这会儿不是你说她好的时候了?”
村长媳妇一噎:“那我哪知道她是这样的人!”
村长:“哼!不知道就别胡说!说人家好的是你,说人家不好的也是你!左右什么话都让你说了,你让人家说什么?”
村长媳妇怒了:“嘿!你这老头子,你是哪头的?我没说让她说什么啊,我也没说不让送东西,但送东西总得分个金贵好坏吧,啊….明知道这么贵的东西,我们不会收还送,那不就是摆明了耍我们玩嘛!”
村长眉头再次皱起:“你这老婆子,话别说得那么难听,人家小姑娘懂什么!兴许她自己都没想到这回事。”
村长媳妇白他一眼,将手里重新包好的黄红糖使劲往他那边推了推:“行行行,都是我的错行了吧?我不说了!这玩意你趁早给人家拿回去,真是的,看着碍眼!”
“……”
两人话刚说完,门口就传来小孙子含糊不清的喊他们吃饭的声音。
“爷,奶,娘让我来喊你们吃饭~”
已经四岁的萝卜头说话已经很清楚了,平时都是字正腔圆,很少会有这么含糊不清的一面。
意识到不对,村长飞快抬眼看去。
只见自家小孙子的腮子边鼓囊囊的,一看就是里头含了东西,生怕是小孙子捡了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塞嘴里,村长连忙着急的问道:“小宝,你嘴里吃的什么?”
刚费劲吧啦跨过门槛的萝卜头听见爷爷这么问,毫无戒备的张着嘴回应道:“糖,爷爷,小宝吃的是糖,甜~”
村长媳妇一愣:“糖?哪来的糖?”
萝卜头指了指自己的小兜,又指了指屋外,解释:“姐姐给的,那个知青姐姐。”
顺着小宝的手指看去,村长和村长媳妇明显看到那兜里还有两颗未拆封的、五颜六色的水果硬糖。
意识到什么,两人双双看了桌上的包裹一眼,然后四目相对,沉默无言。
村长:“…….”
村长媳妇:“……..”
……..
方梨从村长家出来后也没有直接回知青点,因为想着这会都是下工时间,全村上下应该都在家,所以她脚步一转,直接拐弯去了昨天晚上换草席的那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