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汉城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
其“安稳繁荣、法度严明”的名声,伴随着往来的商队与修士的口耳相传…
如同涟漪般扩散至千瘴荒原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传到了更远的大汉、大唐边境。
……
炎汉城外,新开辟的农耕区。
原本荒芜、弥漫着稀薄毒瘴的土地,在九转乾坤大阵的持续净化与“化瘴为肥”技术的滋养下,已变得黑沃。
新迁来的流民,在百草营弟子指导下,正小心翼翼地将一种名为“厚土禾”的特殊“道种”播撒入田。
这种道种是刘禅与顾婷儿的最新成果,不仅能适应荒原土质,生长周期短,产量稳定,其结出的稻谷更蕴含微弱的土属性道韵,长期食用可缓慢改善体质,对低阶修士和凡人而言,乃是难得的滋养之物。
“王大叔,您家这五亩地,道种已按份额发下,好生伺候着。秋收时,只需上缴三成收成,余下的都是您自家的!”一名负责分田的小吏高声宣布。
那被称作王大叔的老农,双手颤抖地捧着饱满的稻种,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在原籍受尽盘剥,年景好时也仅能果腹,何曾想过只需缴纳三成?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内城方向连连叩首:“谢军师!谢城主!小老儿……小老儿定当尽心竭力!”
类似的情景,在城外新垦的田地上不断上演。
划分土地,下发道种,只收三成税!
这消息对挣扎在底层的流民而言,不啻于仙音!
拖家带口前来投奔者络绎不绝,炎汉城的人口,如同滚雪球般,从最初的一万余人,持续稳步增长。
城内,市易区更是热闹非凡。
得益于糜竺的经营与伊籍打通的关系,货物琳琅满目,价格公道。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交易,安全有保障!
《炎汉初律》可不是摆设,曾有不开眼的修士在坊市闹事,转眼便被巡逻的炎汉卫拿下,依法严惩,毫不姑息。
低阶修士与凡人商贩,终于能挺直腰板做生意,不再担心被强取豪夺。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大汉道庭边境,一座名为“铁壁城”的附属城镇外。
散修何冉结束了一天的狩猎,正与几名同伴在路边茶棚歇脚。
她容貌清丽,眉宇间带着散修特有的警惕与坚韧,修为在筑基初期。
旁边一桌,是几个刚从大唐边境逃难过来的流民,为首的汉子叫赵铁柱,衣衫褴褛,面带菜色。
“听说了吗?千瘴荒原那边,新起了座‘炎汉城’!”
赵铁柱灌了口粗茶,压低声音对同伴道。
“俺有个远房表亲前阵子逃过去了,托人带信回来,说那边……简直跟做梦一样!”
何冉耳朵微动,不动声色地靠近了些。
“咋个做梦法?”同伴好奇追问。
“那边进城不要钱!只要有把子力气,肯干活,就能分到地!种的不是普通庄稼,是仙家‘道种’!一年只收三成租子!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赵铁柱越说越激动。
“城里做买卖,有仙师军队维持秩序,没人敢欺负凡人!听说他们那个军师姓诸葛,立了法度,叫什么《炎汉初律》,仙凡同罪!”
“嘶——三成租?仙凡同罪?”
同伴倒吸凉气。
“这……这比咱们在大唐那边还好啊!大唐的官老爷和仙师老爷,啥时候正眼瞧过咱们这些泥腿子?税赋重得能压死人!”
何冉忍不住插话,声音清冷:“道友所言当真?那炎汉城,当真如此……仁德?”她行走四方,见惯了弱肉强食,对此等传闻本能地怀疑。
赵铁柱见是一位女修问话,连忙恭敬道:“仙师在上,小的不敢妄言!我那表亲信里写得清清楚楚!还说那边有种‘道食’,连仙师大人们都抢着吃,能助人悟道哩!”
另一桌的何冉的同伴,一个老成些的散修也叹道:“老夫也听闻了些。那炎汉城不仅对内仁德,对外也硬气。前阵子灭了为祸一方的黑石寨,最近又在清理城外妖兽,手段狠辣,但对过往商旅却秋毫无犯。比起咱们这边,大汉道庭税卡林立,盘剥无度;大唐神域等级森严,视凡人如草芥……那炎汉,倒真像个异数。”
何冉沉默片刻,目光闪烁。
她在大汉边境挣扎求生,深知资源获取之难,低阶散修更是如同无根浮萍。
若那炎汉城真如传闻所说……
赵铁柱搓着手,眼中燃起希望:“俺们几家商量好了,收拾收拾,也去投那炎汉城!好歹有条活路,给娃儿们挣个前程!”
何冉看着赵铁柱等人憧憬的神色,又想起自己修炼的艰辛,心中已然动了几分念头。
“或许……真该去那炎汉城看看。”她低声自语,握紧了手中的剑。
……
炎汉城内,诸葛亮听着徐庶关于人口增长的汇报,羽扇轻摇。
“民心所向,如水之就下。我等着眼细微,施仁政,护黎庶,口碑自会远扬。”他目光深邃,“此乃阳谋,亦是根基。待人口繁盛,人才辈出,何愁大业不成?”
糜竺笑道:“如今商路渐广,慕名而来者日众。用不了几年,我炎汉城人口翻上几番,亦非难事。”
张飞嚷嚷:“人多好!人多兵就多!到时候拉出去,吓也吓死那帮龟孙!”
众人皆笑,信心满怀。
【第7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