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美索斯夜语”餐馆内的喧嚣与温暖被隔绝在身后,四人站在略显清冷的街道上,雪花变得稀疏,天空的铅灰色似乎淡了一些,透出些许朦胧的光晕,气温也仿佛回升了一两度,但寒意依旧刺骨。经过短暂的商议,他们达成了共识——必须亲自去侦查北约基地的情况。
“伊莲娜老板娘的话不能全信,但也不能忽视。”陆明锐低声总结,“她女儿蜜耳拉说她失去了什么,情绪可能影响判断。但蜜耳拉的话也提醒我们,那里并非绝对的死地。我们必须亲眼确认,基地是彻底沦陷,还是仍有残存力量,或者……藏着别的什么。这关系到我们后续的所有计划。”他的目光扫过队友,“如果基地真的空无一物,或者危险超乎想象,我们还有备用方案:转向半岛中段的英军机场。用雷诺兹和帕克的名头,或许能让我们获得接洽的机会,给那些孩子找条活路。”
这个决定带着冒险的色彩,但也是当前最理性的选择。在末日里,道听途说的信息往往伴随着致命的信息偏差。
他们再次检查了随身装备。AR-15、hK417、m110、FN EVoLYS(依旧谨慎地包裹着),以及各自的手枪、弹药、备用弹匣、求生工具……每一样都确认无误,冰冷的金属触感带来一丝心安。在这种秩序初建但远未稳固的地方,武器的完好就是生命的保障。幸运的是,在酒馆期间,并没有发生任何偷盗或意外,这让他们对这个安全区的治安多了几分好感。
四人沿着安全区指引的方向,踏上了通往特罗多斯山的路。脚下的路从安全区内相对平整的街道,逐渐变成了覆盖着残雪和冰凌的土石路。道路蜿蜒向上,左侧是逐渐抬升的、覆盖着耐寒灌木和稀疏雪松的山坡,右侧则可以俯瞰到半岛的部分区域和远处灰蓝色的地中海。
特罗多斯山脉的轮廓在远处显现,它并非高耸入云,而是呈现出一种绵延而雄浑的态势。山体在冬日的装扮下,上层是皑皑的白雪帽,山腰以下则呈现出深褐色、墨绿色交织的斑驳色彩,那是岩石、土壤与顽强植被的混合。空气冷冽而清新,带着松针和冰雪的味道。风景壮丽却苍凉,仿佛一幅被冻结在时间里的巨幅油画,美得令人心碎,也静得令人不安。他们的目标,那个命运未卜的北约基地,就隐藏在这片山脉的某处。
走了不到十五分钟,前方出现了另一支队伍的身影。那是一支七人的幸存者搜索小队,全是男性。他们穿着臃肿但厚实的各式棉服、羽绒服,外面大多套着脏兮兮的背心或外套,背上硕大的登山包几乎遮住了半个身子,里面鼓鼓囊囊,显然准备大干一场。他们的武器五花八门,有老旧的猎枪,有磨损严重的AK系步枪,甚至还有人背着自制的长矛,与陆明锐他们精良统一的制式装备形成鲜明对比。
这群人年龄各异,领头的是个身材魁梧的大胡子,看起来四十多岁,脸上刻着风霜;队伍里既有和他年纪相仿、眼神警惕的中年人,也有几个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带着些许莽撞气息的年轻人。他们看到陆明锐四人,只是略微警惕地扫了一眼,尤其是对他们精良的武器多看了几眼,但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敌意或贪婪,只是默默地走在前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两支队伍一前一后,在寂静的山路上行进,只有踩在积雪和碎石上的脚步声此起彼伏。
快到一处岔路口时,前面的队伍停了下来。一条是相对平整的水泥路,通向远处隐约可见的、被铁丝网围起来的英军机场区域;另一条则是坑洼不平、被积雪部分覆盖的夯实泥路,蜿蜒着深入特罗多斯山麓。
那个大胡子领头人转过身,对着跟在后面的陆明锐等人,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喊道:“喂,陌生人,别走那边。”他指了指那条水泥路。
陆明锐停下脚步,示意队友保持警惕,然后上前几步,平静地问道:“为什么?”
大胡子抹了一把结着冰碴的胡子,解释道:“那边是机场的路,直接通往英军的地盘。虽然他们平时不怎么搭理我们这些平民,但他们的火力覆盖范围就在那儿摆着。谁知道他们今天心情怎么样?万一哪个哨兵眼神不好,把咱们当成了溜达过去的丧尸,或者干脆闲得无聊,拿我们当移动靶子练手取乐……你也不想死得不明不白吧?”他的语气很实在,带着一种在末日里积累起来的、对强大武力的本能敬畏和规避。
“谢谢。”陆明锐点了点头,真诚地道谢。这个信息很重要,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
大胡子摆了摆手,没再多说,带着他的人继续走上了那条夯实的泥路。陆明锐四人稍作停顿,也跟了上去,依旧保持着一段安全距离。
陈大发凑近陆明锐,压低声音,带着她惯有的疑心:“不会有陷阱吧?故意把我们引到僻静处……”
没等陆明锐回答,尼克就嗤笑一声,摇了摇头:“不会。”
“为什么你这么肯定?”陈大发不解。
尼克看了看前面那支队伍略显蹒跚却目标明确的背影,低声道:“这里的生存秩序不一样。我这么些年待在外籍军团,见过太多被资源逼疯的地方,为了一瓶水都能杀人。但这里……”他指了指周围,以及远处安全区的方向,“从莱美索斯安全区的情况看,物资似乎还没紧张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还能以物换物,餐馆还能营业。这说明整体环境相对‘宽松’。在这种环境下,主动袭击另一支装备明显比自己好得多的队伍,风险太高,收益却不明确。他们不像亡命之徒,更像是……讨生活的搜寻者。”尼克的经历让他对不同环境下的群体行为模式有着更敏锐的判断。
陈大发撇撇嘴,作为习惯在阴影中活动的杀手,她总是难以完全信任陌生人:“但愿你的‘经验之谈’靠谱。”
又前行了一段路,山路旁出现了一个废弃的加油站。几台加油机锈迹斑斑,玻璃碎裂,便利店的门窗破损,里面一片狼藉,货架倒塌,空无一物。积雪覆盖了屋顶和部分地面,但通往便利店门口的小径被踩得泥泞,显然经常有人在此停留。加油站后面,特罗多斯山的山势变得更加陡峭,墨绿色的林线向上延伸,消失在雪线之下。
“这边是特罗多斯山的西路,不用穿过莱美索斯主城区,能避开大部分冻住的丧尸。”前面的那个大胡子回头,又对陆明锐他们喊了一句,算是进一步的解释。然后他示意自己的队伍在加油站旁边一块相对干净、背风的地方停下来休息。
陆明锐也决定让队伍稍作休整。两支队伍隔着十几米的距离,各自占据一块地方,喝水、检查装备。
交流的机会来了。陆明锐从口袋里摸出半包在当地交换到的香烟(他自己也抽,但是他也会准备用于这种场合),主动走向那个大胡子领头人。
“歇会儿?来一支?”陆明锐递过去一根烟。
大胡子眼睛一亮,显然在这年头香烟也是硬通货。他接过烟,凑近陆明锐递来的火机点燃,深深吸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谢了,朋友。我叫约维萨。”他自我介绍道。
“陆明锐。”陆明锐也报上名字,然后给自己这边跟过来的尼克也递了一根,自己也象征性地点了一支拿在手里。“你们也是去北约基地?”他顺势问道。
“是啊,”约维萨吐着烟圈,“第二次去了。那里东西多,碰碰运气,要是能进他们的武器库,那就能捞着不少好东西了,不用羡慕你们了,也能和机场的英军换吃的。”他的队员们也好奇地看着陆明锐和尼克,对他们精良的装备既羡慕又保持距离。
陆明锐给他们分发了一圈烟,引得约维萨的队员们连声道谢,纷纷称赞“土豪”。这小小的分享,瞬间拉近了些许距离。
“约维萨,跟你打听个事。”陆明锐状似随意地问道,“关于那个北约基地,我们听说……之前有几支搜索队在里面失踪了?有这回事吗?”
约维萨闻言,皱了皱眉头,和身边的几个老队员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摇了摇头:“失踪?没听说过啊。跟我们差不多时期活跃的几个小队,像‘野狗’、‘山猫’他们,前几天还见过,都从里面弄到了好东西。我们这是第二次去,熟门熟路了。”他顿了顿,补充道,“那基地大得很,仓库一个接一个,听说地下还有好几层。就算把我们莱美索斯所有能动弹的人都叫上,搬上一年也搬不完!怎么可能为了点物资就杀人越货?没必要啊。”
他的语气很肯定,带着一种本地人的笃信。他的话,与餐馆老板娘伊莲娜那悲伤而恐惧的警告,形成了鲜明的、令人困惑的矛盾。
陆明锐心中疑窦丛生,但面上不露声色,只是点了点头:“原来如此,看来传言有误。谢谢了。”
短暂的休息结束,约维萨的队伍率先起身,继续朝着山路进发。陆明锐四人跟在后面,心情却比刚才更加复杂。
尼克低声对陆明锐说:“船长,看来这莱美索斯的人,没那么大敌意的根本原因,恐怕就在这里了——资源还远远没到需要内耗的地步。”广阔的、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北约基地废墟,就像一个巨大的、公开的宝库,暂时缓解了幸存者之间最直接的生存冲突。
然而,伊莲娜的警告依旧像一根刺,扎在心头。为什么她知道有人失踪,而约维萨这样的活跃搜索者却毫不知情?是信息差,还是……失踪发生在更早的时候,或者,隐藏着别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前方的特罗多斯山和其中的北约基地,在雪后初霁的阳光下,却仿佛笼罩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令人不安的迷雾。真相,似乎需要他们亲自踏入那片区域,才能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