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歌把水杯放回书桌时,杯底的咖啡渍在台灯下晃了一下,像块融化的焦糖。她没再看它,转身拉开抽屉,确认布包还在。录音机没被动过,磁带卡在仓里,编号07。她合上抽屉,手指在边缘停了半秒,才关严。
三天后,深夜。
她坐在书桌前,把那台从不联网的备用笔记本从柜子里拿出来。黑色外壳有些积灰,电源线插上后,指示灯没亮。她按了开机键,屏幕黑着,等了十秒,突然闪了一下,自动重启。
她皱眉。
这机器连硬盘都换过,系统是手装的离线版本,连bIoS密码都设了三层。不可能自己启动。
屏幕亮起,桌面是她熟悉的空白布局,图标整齐排列。可正中央弹出一个对话框,边框是流动的深蓝色线条,像水波在缓慢起伏。框里只有一行字:
“F07-317,输入完整密钥。”
她指尖一顿。
F07是母亲乐谱本上的编号,317是她每次乱码出现的时间点。这个组合,她只写在bK-01本的加密页里,从没输入过任何设备。
她没动。
十分钟后,她拔掉电源,又拆了电池,等机器彻底断电,再重新装回去开机。对话框还在,时间没变。
她试了几个伪造的密钥,对话框直接消失,再开机才重新出现,内容不变。
她终于输入完整的F07-317-ΔΣ,回车。
对话框溶解,像墨滴入水,浮出一段文字:
“你不是在找系统的裂缝吗?我们能帮你看见光。”
署名:陆深。
她盯着那两个字,右手无意识蹭了下耳垂。音符耳钉贴着皮肤,凉的。
她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但“深蓝”她知道。论坛角落提过一次,说是个专门搞系统漏洞的匿名组织,没人见过真身,只流传着几段被删干净的日志残片。她查过,链接全死。
现在,它出现在她最安全的设备上。
她合上笔记本,放到一边,起身去厨房倒水。水龙头哗哗响,她盯着水流看了两分钟,转身回屋,打开另一台联网电脑,新建一个加密文档,打下三行字:
设备未联网,自动唤醒,说明有物理级后门或蓝牙劫持。
对话框使用F07-317组合,说明对方知道她的调查进度。
署名“陆深”,可能是真名,也可能是诱饵。
她删掉第一行,改成:“能穿透离线设备的,不是普通黑客。”
然后她打开自写的简易追踪脚本,反向扫描刚才那台笔记本的通信日志。数据包记录显示,凌晨1:03分,设备曾短暂激活蓝牙模块,连接了一个未知信号源,持续17秒,传输量极小,像是只送了个触发指令。
她调出时间线比对。
17秒前,是她哼唱《星海幻想曲》副歌的时候。
她立刻翻出录音机,播放那段磁带。副歌部分,节奏卡在3:17,和系统乱码时间一致。她把音频导入频谱分析工具,拉出波形图,再和追踪脚本里的数据包特征对比。
频谱里有个极细的脉冲信号,嵌在人声底层,像针脚一样规律跳动。她放大,发现脉冲频率和蓝牙连接时间完全吻合。
对方不是监听。
是用她的声音当钥匙,反向激活设备。
她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悬着。冷汗从后颈滑下来。
她没开过录音,也没连过蓝牙。可她的声音,成了入侵的通行证。
她拔掉所有设备的电源,把两台电脑都关了,只留台灯亮着。然后她打开打印机,调出三天前打印的《非人类情感模拟》歌词稿。纸还在抽屉里,她拿出来,对着光看。
没异常。
她翻到背面,用红笔在空白处画了个频谱图,把3:17的脉冲标出来,再和歌词稿里的“递归否定句式”对照。突然发现,第三段副歌的断句节奏,和那个脉冲信号完全一致。
她猛地抬头。
这份稿子,她打印后就塞进了信封,没给别人看过。可现在,它被复制过。
她插上U盘,查文件记录。系统显示,文档在她插入U盘前23分钟,曾被静默读取过一次,来源未知。
能穿透物理隔离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设备出厂就被动过手脚,二是有人能直接操控底层协议。
她盯着U盘,忽然想起母亲说过的话:“真正的音乐,是听不见的共振。”
她没当真。
现在,她信了。
她重新打开那台备用笔记本,输入密钥,对话框再次出现。她打字:“你如何知道我在调查系统?”
发送。
屏幕瞬间黑了。
三秒后,亮起一行新字:
“你母亲教过你,真正的音乐,是听不见的共振。”
她手指僵住。
这句话,是七岁那年,母亲在琴房说的。那天她问,为什么有些音符听不见却能感觉到。母亲没解释,只让她把手贴在钢琴共鸣箱上,说:“因为它在震动你,而不是耳朵。”
这段记忆,她从没写进bK-01本,也没和任何人提过。
可现在,它被一字不差地打在屏幕上。
她深吸一口气,指甲掐进掌心,用痛感压住心跳。她打字:“若你是敌,为何不直接抹除我?若你是友,凭什么让我信你?”
按下发送。
屏幕又黑了。
这次更久。
她盯着,手指悬在关机键上,随时准备断电。十秒后,光重新浮现。
只有一行字:
“因为你写的歌,是她哼过的旋律。”
然后对话框收缩,变成一个小点,消失在屏幕中央。笔记本自动关机,电源灯熄灭。
她没动。
坐了整整五分钟,才伸手合上盖子。
她没格式化,也没拆硬盘。
而是把笔记本放回柜子,关上柜门,又从抽屉里拿出bK-01本。翻到最后一页,她看到自己写的那句:“如果背叛是镜子,那我就学会在光里看清自己。”
她没加新字。
合上本子,塞进书架最里面。
然后她走到书桌前,打开备用笔记本的bIoS设置,把启动密码重新设为F07-317-ΔΣ。
设完,她盯着屏幕。
光标在密码框下闪烁,像呼吸。
她没关机。
而是把电源线拔了,又插回去,等它自动重启。
对话框没再出现。
她等了十分钟,关机,把笔记本放回原位。
临睡前,她从布包里取出录音机,按下录音键。
磁带开始转。
她没说话。
只是轻轻哼了一句《星海幻想曲》的副歌。
节奏,卡在3:17。
然后她停下,按下停止。
磁带停转。
她把录音机放回布包,塞进抽屉最深处。
转身时,她的手碰到书桌边缘。
bK-01本露了一角。
她抽出来,翻到最后一页。
在“如果背叛是镜子”那行字下面,她用铅笔写了一行极小的字:
“也许黑暗里,也有人在哼同样的调子。”
写完,她合上本子,放进书架。
然后她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缝。
夜风吹进来。
她看着对面大楼的LEd屏。
上面正在播放橙光音乐的广告。
画面一闪,出现《静默回响》的封面——那台mp3。
角度,和她抽屉里的一模一样。
她没动。
只是盯着。
直到广告切换。
她抬手,轻轻按停了手机闹钟。
屏幕熄灭。
她转身去拿水杯。
杯底残留的咖啡渍,在灯光下像一张模糊的脸。
她没擦。
而是把杯子放回原处,正对着书桌。
然后她打开备用笔记本,输入密钥。
对话框没出现。
她等了三分钟,关机。
在合上盖子前,她把F07编号设为系统启动密钥。
手指离开键盘时,电源灯闪了一下。
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