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质疑的消弭与人心的归附,如同为天穹文明这艘巨舰完成了最后的内部加固与士气凝聚。整个社会在“火种计划”的框架下高效运转,星舰船坞日夜轰鸣,联合学院英才辈出,护佑军磨刀霍霍。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与破釜沉舟的决绝交织弥漫,所有人都明白,平静的日子可能所剩无几。
然而,当真正的“客人”以如此突兀、猛烈的方式不请自来时,依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陆沉。
这一日,正值黄昏。
新希望之城如同往日一般,沉浸在备战特有的忙碌与秩序之中。突然,刺耳的全球警报毫无征兆地凄厉响起!这并非演习的警报,而是最高级别的敌袭预警!
统帅部内,所有监控屏幕瞬间被来自近地轨道监测网络的红包警报刷屏!
“报告!检测到超高能量物体突破外大气层!”
“轨迹计算……坠落点预估在……北境永冻荒原,坐标xxx,YYY!”
“能量特征分析……非我方任何已知飞行器!重复,非我方任何已知飞行器!”
“速度极快,正在与大气层剧烈摩擦……部分结构似乎……正在解体!”
一连串急促的报告声让指挥中心的气氛瞬间凝固。陆沉、周震、李云瑶(通过加密通讯连线)、赵明等人第一时间赶到。
“能确定是什么吗?”周震盯着主屏幕上那个拖着长长火尾、正急速坠落的模糊光点,声音沙哑。
“无法识别!其能量签名……与我们之前监测到的监视哨所信号有部分相似,但更加狂暴和不稳定!”技术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它好像……是受损状态!”
外星飞行器?而且是被击伤或者出现故障,迫降(或者说坠毁)在天穹星?
这个判断让所有人心脏狂跳!
“命令!”陆沉的声音瞬间压下所有嘈杂,冰冷而决断,“第一,北境防线最高戒备,封锁预估坠落点周边五百公里区域,许出不许进!第二,‘星刃’部队立刻出发,以最快速度赶往坠落点,控制现场,搜寻幸存者,如有抵抗,格杀勿论!第三,公输班、艾拉,立刻组织最顶尖的技术和医疗团队,随第二波支援力量出发,负责现场勘查和可能的救援。第四,全球防御体系启动,最高警戒等级,防备可能的后续攻击或救援行动!”
“是!”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整个天穹文明的战争机器,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瞬间提升至临战状态!
北境,永冻荒原。
这里曾是血牙王厉战的老巢附近,环境极端恶劣,人迹罕至。此刻,一个直径超过十公里的巨大撞击坑冒着滚滚浓烟,刺鼻的、混合了金属烧焦和未知化学物质的气味弥漫在冰冷的空气中。撞击坑的中心,斜插着一艘造型奇特的飞行器残骸。
它并非流线型,反而更像是由多个不规则几何体拼接而成,通体覆盖着暗哑的、非金非石的装甲,此刻大部分已扭曲变形,断裂处闪烁着不稳定的电火花和诡异的幽蓝色能量弧。其科技风格与天穹星乃至北斗守望都截然不同,充满了冰冷的、非有机体的美感。
李云瑶亲自率领的“星刃”部队,乘坐高速运输机率先抵达。队员们穿着全封闭的防护服和外骨骼,以标准的战术队形迅速散开,占领制高点,封锁整个撞击坑。
“报告指挥官,未发现外部生命活动迹象。残骸能量反应极不稳定,有二次爆炸风险。”先锋小队汇报。
“工程组,上前评估残骸结构,寻找可能的入口。医疗组待命。其他人,扩大搜索范围,寻找可能的逃生舱或幸存者!”李云瑶冷静下令,她自己也手持一把特制的灵能步枪,警惕地扫视着这片狼藉的坠机现场。
很快,工程组利用激光切割和灵能破拆工具,在残骸相对完好的尾部找到了一个疑似舱门的位置。经过小心翼翼的破拆,一股更加浓烈的、带着铁锈和臭氧味道的热浪涌出。
“星刃”队员们屏息凝神,鱼贯而入。内部一片狼藉,各种断裂的管线、破碎的晶体屏幕、以及一些无法辨认功能的设备散落一地。照明系统大部分失效,只有应急灯闪烁着幽绿的光芒,映照出舱壁上那些陌生的、如同电路板又似符文的纹路。
“发现生命体征!前方第三隔离舱!微弱,但存在!”医疗组的生命探测器发出了信号。
队员们立刻向目标区域突进。在一个半坍塌的隔离舱内,他们找到了此行的目标——幸存者。
那并非想象中奇形怪状的外星怪物。隔离舱内固定着三个类似休眠舱的装置,其中两个已经破损,里面的乘员早已在剧烈的撞击中化为焦炭。唯有第三个,虽然外壳布满裂纹,但似乎还在勉强运作。
透过模糊的观察窗,可以看到里面躺着一个……人形生物。
他(暂定为男性)有着接近人类的体型和五官,但皮肤呈现出一种缺乏血色的苍白,耳朵略尖,鼻梁高挺,闭着的眼睑下能看到淡淡的、如同电路般的蓝色纹路。他穿着一身紧身的、同样带有破损的银灰色制服,看不出材质。
“还活着!生命体征非常微弱!”医疗组长快速检查后报告。
“小心搬运出来!立刻进行现场急救,稳定生命体征后,立刻送回新希望之城最高级别隔离医疗中心!”李云瑶下令。同时,她命令队员对整个残骸进行地毯式搜查,收集一切可能的数据存储设备和实物样本。
当这名外星幸存者被紧急送回新希望之城时,整个文明的核心层都陷入了巨大的震动。
真的存在!除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监视者,还有其他的、能够进行星际航行的外星文明!而且,他们以一种近乎“送货上门”的方式,出现在了天穹星!
最高级别的隔离医疗中心内,由陈静亲自领衔的医疗团队,穿着最高等级的防护服,对这名外星幸存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抢救。他的生理结构大体与人类相似,但内部器官的排布、细胞活性、尤其是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方式,都显示出显着的差异,似乎经过某种程度的优化或改造。他体内流淌的是一种淡蓝色的、富含能量的血液。
与此同时,公输班和艾拉带领的技术团队,开始对运回的残骸部件和收集到的数据设备进行紧张的初步分析。
初步结论令人心惊:
科技水平:远超当前天穹文明,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北斗守望。其能量利用效率、材料科技、尤其是空间跃迁技术的残留痕迹,都显示出这是一个成熟的星际文明。
损伤原因:残骸上发现了明显的高能武器攻击痕迹,并非单纯的机械故障或航行事故。这艘飞船,很可能是在战斗中受损,然后被迫进行随机跃迁,最终巧合(或者说倒霉)地坠落在了天穹星。
文明倾向:从其飞船内部设计、设备风格以及幸存者的生理特征来看,这个文明似乎高度理性,倾向于机械、电子与生物体的某种结合,带着一种冰冷的秩序感。
“陛下,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艾拉在初步报告会上总结道,“我们首次直接接触到一个外星文明的个体和实物。如果能从他那里获得情报,无论是关于这片星域的形势,还是关于那个潜在的威胁(监视者),都价值连城。但同样,我们也暴露了。这艘飞船的坠毁,很可能已经被其母文明,或者……它的敌人所察觉。”
陆沉默默地听着,目光落在医疗中心实时传回的、那个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外星幸存者画面上。
星际来客,带来了信息的曙光,也可能引来了毁灭的灾星。
天穹文明,被迫提前站到了与外星势力直接接触的十字路口。是福是祸,或许就在这名幸存者醒来之后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