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娜的秘密接触取得了进展。几位从“灵犀”离职的员工,大多对公司的文化和管理方式不满,抱怨颇多。
“他们对于实际效果完全漠不关心,唯一关注的就是能否成功地拿下客户,并制作出一份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出色的数据报表,以取悦那些投资人。这些人似乎完全忽视了真正的目标和价值,仅仅追求表面的成果和数字的增长,而不是真正地满足客户需求或创造有意义的价值。这种短视的行为可能会在短期内带来一些表面上的成功,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所谓的技术根本就是在糊弄人!他们不过是拿一些开源代码稍作修改,就直接拿出来用了,完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测试。这样的做法导致底层存在大量的漏洞和错误,就像一个摇摇欲坠的建筑,随时都可能崩塌。”
“管理方面极度混乱,项目流程简直就是一团糟,毫无头绪可言。整个项目的运作完全依赖于大量的人力投入以及无休止的加班来勉强维持。这种状况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员工们也疲惫不堪,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对身心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这些信息很有价值,但过于零散,无法形成致命打击。林薇需要更具体、更确凿的证据。
转机出现在一位前“灵犀”的技术项目经理身上。他因无法忍受公司的价值观而离职,手中掌握着一些关键项目的内部沟通记录和代码仓库日志。这些记录显示,“灵犀”为了赶工期交付项目,多次使用未经验证的数据模型,甚至存在故意修改数据以美化报告效果的行为。
这位经理对“灵犀”的做法感到不齿,但也担心提供这些证据会惹上官司。
林薇让秦悦出面,以极其严谨的法律条款起草了一份保密协议和证人保护方案,承诺仅将证据用于正当的商业竞争和媒体监督,绝不会泄露其个人信息。
经过艰难的沟通,这位前经理最终同意,在匿名情况下,提供部分不涉及核心商业机密、但能证明其行为失当的证据。
证据到手。虽然不足以彻底击垮“灵犀”,但足以引发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如果公众和客户知道,这家被寰宇寄予厚望、用来对标“钉刺”的公司,竟然在数据基础上弄虚作假,那将对它的声誉造成毁灭性打击。
更重要的是,这将会间接打击徐天的判断力和信誉——他精挑细选的“替代品”,竟然是这样的货色。
林薇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在拿到这份证据后就迫不及待地去使用它。相反,她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和谨慎。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份证据放在一个专门的信封里,然后用胶水仔细地封好口,确保没有任何缝隙。接着,她又找来一个密封袋,把信封放进去,再次密封好。
做完这些,林薇还不放心,她在密封袋上贴上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重要证据,切勿乱动”。然后,她把密封袋放进了一个保险箱里,锁好保险箱,并把钥匙藏在了一个只有她自己知道的地方。
林薇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护这张牌的安全,更是为了防止这张牌被他人轻易发现或利用。她深知这张牌的重要性,也明白一旦这张牌落入错误的人手中,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这不是用来进攻的矛,”她告诫核心团队,“这是最后时刻用来保命的盾。除非‘灵犀’和徐天把我们逼到绝路,否则绝不能轻易打出去。”
就在“钉刺”暗中握有一张王牌的同时,市场的风向开始悄然变化。
“灵犀”疯狂扩张的后遗症开始集中爆发。几个重大项目交付延期,效果未达承诺,引起了客户强烈不满。一些关于“灵犀”项目质量粗糙、数据有水分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业内流传。
徐天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寰宇资本加强了对“灵犀”的投后管理和审计力度。
“灵犀”内部人心惶惶,为了挽回局面,他们可能采取更激进的措施。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钉刺”手握的证据,或许很快就不再是盾牌,而不得不变成刺向对手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