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立三皇子林珏的决议在赵琰的铁腕和几位识时务的重臣推动下,迅速成为了既定事实。诏书已拟,只待吉日昭告天下。
但在那之前,林昭决定亲自去见一见这位即将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小皇子,以及他那同样卑微、此刻想必惶恐至极的母亲。
三皇子林珏与其生母苏氏,被安置在皇宫西北角一处最为偏僻、几乎被遗忘的宫苑——静思苑。
这里陈设简陋,宫人稀少,与皇宫其他地方的富丽堂皇格格不入,却也恰好符合了他们母子多年来在宫中的处境。
当林昭带着两名侍女踏入静思苑时,苑内仅有的几个老宫人吓得跪伏在地,头都不敢抬。
得到通传,苏氏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从内室出来的。她年纪不过二十几许,但因常年担惊受怕、生活清苦,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浅碧宫装,头发简单地挽着,没有任何钗环,脸上毫无血色,眼中充满了极致的恐惧。
“妾…妾身苏氏,参见…参见长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身体伏得很低,几乎要蜷缩成一团。
林昭目光平静地扫过她,淡淡道:“起来吧。三皇子呢?”
“珏儿…不,三皇子他…他在里面…”苏氏慌忙起身,却不敢抬头,侧着身子,几乎是躬着腰,将林昭引向内室。
内室更是简陋,只有几件必需的家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廉价的熏香味。一个穿着朴素蓝色小袍、身形瘦弱的男孩,正局促不安地站在屋子中央,双手紧紧揪着自己的衣角,低着头,肩膀微微发抖。
听到脚步声,他猛地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却写满惊惶的小脸,眼睛很大,此刻却像受惊的小鹿,湿漉漉地充满了恐惧。
这就是林珏,年仅十岁的三皇子。
他看到林昭,吓得浑身一颤,下意识地就想往自己母亲身后躲,但脚步挪动了一下,又僵在原地,似乎想起宫里的规矩,不敢妄动。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最后只是学着母亲的样子,噗通一声跪了下去,以头触地,小小的身体抖得像风中的落叶。
“林…林珏…参…参见长公主…姑姑…”他的声音细若蚊蚋,带着哭腔。
林昭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并无多少怜悯,只有一种冰冷的评估。怯懦,胆小,缺乏教养,确实是个极易掌控的傀儡。她走到主位坐下,并未立刻叫他们起身。
“都起来吧。”过了一会儿,她才开口。
苏氏连忙谢恩,颤巍巍地站起来,又赶紧去扶儿子。林珏站起来,却依旧不敢抬头,紧紧挨着母亲,小手死死抓着母亲的衣袖,仿佛那是他唯一的依靠。
“本宫今日来,是有件事要告知你们。”林昭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这狭小的室内回荡,“陛下为南军叛逆所害,太子亦不幸罹难。国不可一日无君,经朝臣公议,决定拥立三皇子林珏,继承大统。”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炸响在苏氏和林珏耳边!
苏氏猛地抬头,眼中瞬间被巨大的震惊和难以置信淹没,随即转化为更深的恐惧!她双腿一软,几乎又要跪下,声音尖利变形:“不…不可以!殿下!求求您!珏儿他还小…他什么都不懂…他当不了皇帝的!求您放过他吧!这…这皇位应该是…”
她的话戛然而止,意识到自己失言,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惊恐地看着林昭。
而林珏,更是吓得小脸煞白,毫无血色,他猛地摇头,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带着哭腔喊道:“我不要当皇帝!姑姑…我不要…我害怕…娘…娘我害怕…”他紧紧抱住母亲的腰,把脸埋进去,小小的身体哭得一抽一抽。
林昭冷眼看着他们母子的反应,如同在看一场早已预料到的戏剧。她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冰冷的压力:“这是国事,非儿戏,更非你们可以拒绝的。”
她目光转向苏氏,带着警告的意味:“苏氏,你教导皇子多年,当知何为大局。三皇子登基,你便是圣母皇太后,身份尊荣,非往日可比。但前提是…你们要懂得安分守己,谨言慎行。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要有数。”
苏氏被她看得浑身发冷,如同被毒蛇盯上。她明白了,这不是恩典,这是绑架!是把她们母子架在火上烤!她们没有选择,拒绝就是死路一条!她死死咬住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最终,拉着还在哭泣的儿子,再次重重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声音凄惶而绝望:
“妾身…明白了!谢…谢殿下恩典!妾身与珏儿…定当谨守本分,绝不敢有违!一切…但凭殿下做主!”
林珏被母亲按着磕头,还在呜呜地哭着,却不敢再大声反抗,只是那哭声里充满了无助和恐惧。
林昭看着脚下这对如同惊弓之鸟的母子,心中并无多少波澜。这就是权力的游戏,弱小者没有说不的权利,只能成为棋子。她需要的就是他们的恐惧和顺从。
“很好。”林昭站起身,“登基大典之前,会有人来教导三皇子礼仪规矩。你们……的好日子要到了”
说完,她不再多看他们一眼,转身离开了这处弥漫着绝望与恐惧的简陋宫苑。
走出静思苑,外面阳光正好,却照不进林昭心底那片冰冷的角落。
她除去了一个暴戾的弟弟,却又亲手将另一个怯懦的侄子推上了那冰冷的龙椅。这皇权交替的背后,是无数的鲜血、算计与无可奈何。
她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条路是她选的,她不会后悔。现在,她只想尽快结束这一切,回到那个有温度的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