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悦看着沈行舟处理好的小青龙道:“行舟,我今天一共抓了11只小青龙。
但范嫂子跟慧琴一只也没抓着。你看,要不要给她们一家送一只尝尝?”
其实,她今天共抓了13只小青龙。
她当时就挑了两只大的放进了空间量子锁鲜仓里。
这锁鲜仓可是个高科技宝贝。
放进去的东西,无论在里面放多久。
再拿出来时,新鲜得就像刚从海里捞出来一样。
梁晓悦打算把这两只小青龙留着,以后给自己和沈行舟来个浪漫的晚餐。
今天,她又往量子锁鲜仓里放了不少的海货。
如:海参、章鱼、螃蟹、生蚝等等。
都是挑的精品大个头存进去的。
一来,可以给自己减负;二来,也是在悄悄囤货,以备不时之需。
沈行舟听了媳妇的话,说道:“一家送两只吧!海华家里人少,但李政委家里人多,一只都不够尝味的。老李好点酒,有点好东西他就想喝两盅。”
他心里明白,这邻里之间的情分。
有时候就得靠这些小恩小惠来维系,就像润滑油。
能让生活这架大机器运转得更顺畅。
而且,媳妇跟这两家处得好,以后的生活才不会寂寞。
“好,那我现在送过去,再晚人家都吃完饭了。”
说着,她就拿着一个笸箩,挑了两小两大共四只小青龙。
她本想挑出四只中等个头的,这样送出去既不会显得小气,也不会让自己心疼。
奈何这些小青龙个头参差不齐,实在挑不出来四只差不多大小的。
她便挑了两大两小,嘴里还嘀咕着:“大小搭配,鲜嫩可口更美味!”
沈行舟回头看着媳妇笑对着龙虾说话,他问:“媳妇,你嘀咕什么呢?”
“没什么。”
她直接从后门去了隔壁。
这会,两家人都在厨房里做饭。
锅里飘出的香味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让这小小的院子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梁晓悦进门就喊:“范嫂子,给你们送两只小青龙来,让孩子们尝尝。”
说着,她就从笸箩里取出一大一小两只小青龙,放在厨房的桌子上。
范桂香一看,连忙摆手:“哎呀,晓悦,你这太客气了,我今天的收获也不小,这可都是沾了你的光。这小青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梁晓悦也不多言,把东西放下就走。
出门又来到范桂香家隔壁的徐慧琴家。
同样放了两只小青龙在她家的厨房里。
“慧琴,这个给你们也尝尝。”
徐慧琴没想到梁晓悦会给她送龙虾。
赶紧拒绝:“唉呀!梁嫂子,你留着自己吃呗!”
“我多着呢!”
说完,她也不理徐慧琴跟刘海华的拒绝,把龙虾放在厨房里掉头就回家。
梁晓悦回到家,见锅里的面条已经煮下去了。
她把煮好的狗爪螺,和沈行舟调配好的蘸料端到客厅里的桌子上。
沈行舟那边的海鲜面出锅后,他便端了出来。
热气腾腾的两碗面摆在桌上,海鲜的鲜香弥漫在屋子里。
“快尝尝。”沈行舟夹起一只狗爪螺,剥去外皮,放进梁晓悦的碗里。并笑着招呼她。
梁晓悦看着这只剥好的狗爪螺,白色的螺肉看起来就很鲜嫩。
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想尝尝它到底有何魅力?
能让人奉它为地狱般的美味!
夹起螺轻轻一吸,螺肉滑入口中,鲜嫩弹牙。
初尝时,咸香的味道率先在舌尖散开。
那是大海独有的气息,带着微微的咸,却又不失清爽。
随着咀嚼,螺肉的鲜美愈发浓郁,q弹的口感在齿间跳跃,汁水四溢。
这种鲜美不同于其他海鲜的浓郁厚重,而是一种清新自然的鲜。
梁晓悦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惊喜与满足。
她没想到这其貌不扬的狗爪螺,竟能带来如此美妙的味觉体验。
见沈行舟自己没有动筷子,面是一直看着她。
她随即竖起大拇指给出反馈。
“着实鲜美!一口肉让人回味无穷,你也赶紧尝尝!”
说完,她也给沈行舟夹了几个狗爪螺。
沈行舟则是把自己盘子里剥好的螺肉放入她的碗里。
“喜欢就多吃些。”
“行舟,你以前吃过狗爪螺吗?”
“有幸尝过几次。还记得第一次品尝到它,是一次出任务的时候,我们在一处荒岛上遇到了这玩意 。
那时候也没有带蘸料,用清水煮出来就吃。
我们一起十几个人抠了一大袋子。都没吃饱。”
梁晓悦听完哈哈大笑起来。“这玩意好像确实不顶饱。”
沈行舟笑道:“主要是太鲜了,吃起来就停不下嘴。从那之后,我们但凡遇到这玩意 ,就会记住它的位置。有机会就想办法弄回来吃。
吃的多了,也就吃出经验了。这玩意冬天的最肥美,品质最佳。”
“这附近的岛屿上多吗?”
沈行舟摇了摇头。
“应该不多,狗爪螺生长于海流交换频繁的礁石缝隙或接近海面的峭壁上。
采集过程需攀爬陡峭悬崖或涉足危险潮间带。
冬季虽为肥美期,但海浪更猛烈、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海浪卷走。
我们做为军人,不能冒险为了一口吃的,将自己以及战友的生命置之度外。
所以,平时不会刻意去寻找它。就我们现在知道的位置也只有两三个。”
梁晓悦点了点头,“我今天也是在摘紫菜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而且,那一片好多。”
“能长到这么大,而且,生长密集。看来以前没人发现这一片窝子。改天你把位置告诉我,以后你想吃了我去撬,你就别再冒险了。”
“好!”
梁晓悦吃了一堆狗爪螺后,面也晾得不烫了。
她又吃了一口海鲜面,面条劲道,汤汁浓郁,里面的小青龙肉更是鲜美无比。
“真好吃!”梁晓悦眼睛亮晶晶的。
沈行舟看着她满足的模样,自己也跟着笑了。
饭后,沈行舟又去检查了一番昨天新打灶台。
“媳妇,这灶明天就能用了。”
“这么快?不是说要放两天吗?”
“我看下了没什么问题,你明天中午或是晚上再用,再多晾一晚上加明天一上午就差不多了。”
“好!平时用灶做饭不觉得好。今天用了一会炉子做饭,觉得还是大锅大灶的好炒菜。”
沈行舟叮嘱她:“明天下午两点的退潮,别像今天一样,早早去回来那么晚。”
“好的。”
pS:对不起,宝子们。前两章因计算潮汐失误,又重新稍做了些修改。
整体内容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新书上架,感谢大家的支持。
为了提高数据,求加入书架、求关注、求催更、求五星好评、求免费小礼物。
(害羞捂脸)这要求会不会太高了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