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珍姐那边把方姐说通,也可能是邵氏确实需要像嘉禾那样有一块票房招牌,第二天邵氏的高层就亲自打电话来和珍姐协商分红的事情。
最后定下来的条款是,林嘉悦给邵氏出演的每部电影的片酬在一百万,分红是纯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但是从明年开始林嘉悦必须每年出演邵氏三部以上的电影,合约期是三年。
林嘉悦可以挑选剧本,不强制要求林嘉悦演哪一部电影,但是每年至少三部,甚至林嘉悦可以自己去剧本库里挑选剧本,挑选邵氏的导演,邵氏给每部电影的拍摄预算不低于三百万。
一个演员有这么大的权力,这在邵氏简直就是破天荒的待遇。
这么高的待遇的背后也有前提条件,邵氏要求林嘉悦出演的每部邵氏电影,海内外票房收入加起来至少在四千五百万以上。
如果最终票房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的话,那么林嘉悦就没有分红。
“条件很合理!合作愉快!”林嘉悦自信满满的同意了邵氏的要求。
剧本的选择权在自己手里,导演的选择权也在她手里,把握好这两个重点核心,电影的质量就不会差。
很快,更重要的事情来了。
香江金像奖的颁奖典礼,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名单出来了。
叶童童《表错七日情》,
林清霞《蜀山:新蜀山剑侠》,
刘小庆《垂帘听政》,
钟初红《男与女》,
许苏莹《半边人》。
五个人,没有林嘉悦的名字。
但林嘉悦依旧被邀请去了金像奖的颁奖现场。
金像奖提名名单出来之前,一众评委在会议室里讨论提名人选,以评委打分制决定最终获奖人选。
评委A:“我觉得林嘉悦的表演足够提名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了。”
评委b:“可是她演的这些角色在电影里面都是花瓶类的角色。”
评委A:“《花心大少》里她不算花瓶吧?”
评委b:“《花心大少》的电影内容虚浮,哗众取宠,没有鉴赏价值,虽然她的演技让电影还是上了一个台阶,但是其他人的表演实在太烂了。”
评委c:“是啊,这电影都不能进入我们的评选名单里。”
评委A:“那《A计划》呢?她饰演的女主角,又有打戏,戏份也不少,表演真实,文戏出彩,武戏也不差,这总够得上提名的标准了吧?”
评委d:“《A计划》是去年年底的电影,应该算入明年的1984年电影评选里。”
评委b折中了一下:“虽然林嘉悦演的电影都是花瓶类角色,戏份偏少,但是她本人的演技,我们是认可的,这次提名不了,还有明年嘛,明年一定可以提名她!”
评委A:“你们知道她在台湾那边的金马奖上已经得了最佳女主角奖了吧,她已经是影后了。”
评委c:“那又怎么了?台湾是台湾,香江是香江,我们的金像奖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评委d:“评委A说的没错,林嘉悦现在的粉丝群体这么庞大,如果金像奖连提名都不提名她,可能会被粉丝集体攻击,你们知道的啦,她的那些歌迷有多疯狂。”
评委b依旧不愿意在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名单上加上林嘉悦的名字。
评委c:“那怎么办?就算真要加,她那些电影的戏份也没有能达到提名标准的啊。”
评委d出了个主意:“不如我们给她最佳新人奖?这个最佳新人奖本来就是专门为那些刚进入电影行业,有天赋,值得嘉奖的年轻人颁发的奖项,刚刚好,她也才入行一年,虽然演了那么多女主角,但也是新人啊。”
“评委b也不反对了,笑道:“新人拿新人奖,正好合适!”
评委A:“你这个主意不错,大家都同意吧?”
其余六人,纷纷点头。
——
金像奖的颁奖典礼现场。
“获得香江金像奖最佳新人奖的是——!”
主持人站在台上宣读获奖名单:“........《花心大少》,林嘉悦!”
这次的领奖是珍姐陪她一起去的颁奖典礼现场,等拿着奖项一回到车里,珍姐就直接说了:“这就是人红名气大的好处了!”
“怎么样阿悦?金像奖专门请你的前辈凌啵为你颁发了这个最佳新人奖的奖项,高不高兴啊?”
凌啵是当年邵氏的老牌女影星了,得了很多的奖项,在台湾非常红。
林嘉悦当然高兴:“当然啦。”
“我还以为你会因为不是最佳女主角奖不高兴呢。”珍姐很满意林嘉悦宠辱不惊的模样,笑道。
林嘉悦对此早有预期:“珍姐~我是那种被捧了一段时间就飘到天上的人吗?”
“金马奖影后算是我侥幸走了狗屎运,但是,金像奖的评判标准更加严格,我知道我目前的这些电影作品,都是男人戏,还都是群像男人戏,我不占优势。”
林嘉悦轻松的笑了:“我还以为我连提名都没有呢,也真是难为他们了,弄出来一个最佳新人奖,分菜分给我一份。”
珍姐欣赏她的心态:“你能这么想是最好的了。”
林嘉悦但笑不语,她目标可不止步于最佳女主角奖,现在她已经有了组建自己的剧组的机会,当然不能就这么演演电影了。
她想要拍自己的戏,首当其冲的就是她之前写过的那本半长篇言情小说《芍药、玫瑰和水仙》,不是她不想拍梦里书架上的作品,但那些明显都是适合拍电视剧的剧本,电影的时长太短了,短短两个小时根本不够放剧情内容的。
而且《仙剑奇侠传》和《庆余年》的世界观非常庞大,如果为了避免过多时长而分成上下部,或者删减内容的话,反而得不偿失,到时候虎头蛇尾,弄了个四不像,更失败。
得了最佳新人奖的当天晚上,林嘉悦再度梦见了书架。
这一次,上面的书籍不再是什么小说、剧本,而是一本本教材。
《演员的自我修养》
《电影导演方法》
《电影创作完全手册》
《电影语言的语法》
《写作这回事儿》
《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
《电影艺术》
《故事》
《电影电视声音》
林嘉悦数了数,一共九本教材,从演戏、写作、摄影、剪辑到导演,应有尽有,这书架就像是她的及时雨一样,她需要的时候就出现了,不需要的时候就消失。
林嘉悦的两眼在放光。
“这也太神奇了,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