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梦颖端着一碗刚盛好的粥,走到他面前,语气平静:“刘掌柜,如今雪灾当前,百姓们连温饱都成问题,你却想着自己的生意?昨日我听闻,你粮铺里的糙米已涨到五十文一斤,这难道不是趁火打劫?”
刘大户脸色一僵,随即恼羞成怒:“我卖多少钱是我的事,轮不到你管!今日你要么停了施粥,要么就赔偿我的损失,否则别怪我不客气!”说着,他使了个眼色,家丁们便要上前掀翻粥桶。
“谁敢动!”一声断喝从门口传来。严靖川带着将士们回来了,身上还沾着仓房的尘土。他一眼看到前厅的架势,快步走到江梦颖身边,眼神冷厉地扫过刘大户:“刘掌柜,在靖梦楼闹事,是没把玉城守军放在眼里?”
刘大户见严靖川回来了,气焰顿时矮了半截。严靖川是玉城守将,手握兵权,平日里他虽有些势力,却不敢与官府抗衡。他强装镇定道:“严将军,我不是来闹事的,只是想和少夫人理论理论生意上的事。”
“如今玉城危难,所有粮商必须按平价售粮,谁敢哄抬物价,休怪我军法处置。”严靖川语气冰冷,从怀中掏出一份告示,“这是昨夜拟定的通告,已贴遍全城。刘掌柜若是不想惹麻烦,就赶紧把粮铺里的粮食按市价卖出去,否则,我不介意查封你的粮铺,将粮食充公。”
刘大户看着告示上鲜红的官印,额头冒出冷汗,再也不敢多言,带着家丁灰溜溜地走了。前厅里的百姓们见状,纷纷鼓掌叫好。严靖川冲众人拱了拱手,随后拉着江梦颖走到后堂,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梦颖,你说对了!那粮仓的角落埋着三缸粟米,虽有些受潮,却还能食用,足够支撑五日。”
江梦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脸上露出笑容:“太好了!五日时间,信使应该能回来了。”可她话音刚落,一个亲兵匆匆跑进来,神色凝重:“将军,少夫人,城外发现了十几个流民,个个面黄肌瘦,像是饿了许久,求着要进城。”
严靖川眉头紧锁,如今城中粮食本就紧张,再放进十几个流民,无疑是雪上加霜。可若是将他们拒之门外,在这冰天雪地里,不出三日便会冻饿而死。江梦颖看出了丈夫的犹豫,轻声道:“夫君,让他们进来吧。多一人便多一份难处,但见死不救,非君子所为。”
严靖川点了点头,对亲兵吩咐道:“让他们在城门口等候,先检查有无伤病,然后带到靖梦楼来领粥。”亲兵领命而去,江梦颖转身对伙计们说道:“今日的粥再掺些野菜进去,我记得后院菜窖里还有些储存的萝卜和白菜,切碎了煮进粥里,能省些粮食。”
午后,十几个流民被带到了靖梦楼。他们大多是附近村落的村民,村子被大雪掩埋,无奈之下才逃出来。其中有个年轻女子,怀里抱着个襁褓中的婴儿,婴儿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哭声微弱得几乎听不见。江梦颖见了,连忙让人抱来棉被,又冲了碗加了糖的米汤,小心翼翼地喂给婴儿。
“多谢少夫人,多谢将军……”流民们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泪水混着脸上的污垢滑落。江梦颖扶起他们,温声道:“快起来,既然进了玉城,就是一家人。往后几日,你们若有力气,便帮着扫雪开路,靖梦楼管你们三餐。”流民们闻言,感激涕零,当即表示愿意帮忙。
接下来的三日,玉城的氛围渐渐有了起色。刘大户迫于压力,按平价售粮,不少百姓买到了粮食;流民们跟着将士们扫雪,城中的主干道已能勉强通行;江梦颖每日除了安排施粥,还带着懂医术的伙计挨家挨户巡查,为生病的百姓诊治。严靖川则每日往返于城门和军营之间,一边督促扫雪进度,一边等待邻城的消息。
第四日清晨,雪终于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积雪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江梦颖正在前厅指挥伙计们晾晒潮湿的粮食,忽然听到城门方向传来一阵欢呼声。她心中一动,快步跑到门口,只见严靖川骑着马,带着一队满载粮食的马车疾驰而来,脸上满是笑意。
“梦颖,求援信送到了!邻城太守派了二十辆粮车,还派了工匠来帮咱们修复受损的房屋!”严靖川勒住马,翻身跳下,一把将江梦颖搂进怀里。江梦颖靠在他温暖的胸膛,听着他有力的心跳,眼眶微微湿润。连日来的疲惫与担忧,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粮车缓缓驶入城中,百姓们纷纷涌到街边,看着车上满满的粮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江梦颖站在靖梦楼的台阶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暖意融融。她转头看向身边的严靖川,轻声道:“夫君,你看,只要人心齐,再大的难关也能过去。”
严靖川握住她的手,重重点头。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靖梦楼的竹筐里,刚蒸好的馒头还冒着热气,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与雪后清新的空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玉城最温暖的风景。
几日后,城中的积雪基本清扫干净,道路恢复了畅通,商旅渐渐归来,玉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靖梦楼重新开门营业,百姓们纷纷前来捧场,生意比往日更红火。江梦颖依旧时常接济有困难的百姓,而严靖川则下令在城中新建了两个粮仓,囤积粮食,以防日后再有灾情。
那个曾被江梦颖救过的孩童王小石头,后来被严靖川收为义子,留在身边教导武艺。流民们也在玉城落了户,靠着自己的双手谋生。每当有人提起那场大雪,百姓们都会说起靖梦楼的热粥,说起严将军和江少夫人的恩情。
雪落无声,人心有暖。那场罕见的大雪,虽给玉城带来了灾难,却也让人们看到了守望相助的力量。而靖梦楼的故事,也如同冬日里的暖阳,在玉城百姓的心中,久久流传。
春风渐起时,玉城的屋檐下还挂着未化尽的冰棱,街边的柳树枝却已冒出嫩黄的芽尖。靖梦楼后院的空地上,江梦颖正带着几个妇人晾晒新收的药材。自从去年大雪灾过后,她便想着多备些祛寒温补的药材,免得百姓再受冻病之苦。
“江姑娘,这黄芩晒得差不多了吧?”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笑着问道,她是城西的张婆婆,去年全家多亏了靖梦楼的接济才熬过寒冬。江梦颖擦了擦额角的薄汗,点头应道:“张婆婆,再晒两个时辰就行,记得翻晒时别碰碎了根茎。”
正说着,严靖川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他一身青色常服,手里提着一个布包,快步走到江梦颖身边:“梦颖,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布包打开,里面是几株鲜嫩的荠菜,还有一小袋新磨的糯米粉。“前几日巡查城郊,见坡上冒了些荠菜,想着你爱吃荠菜团子,便让人采了些。”
江梦颖眼中泛起笑意,接过布包道:“还是夫君心思细。”两人并肩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看着院外街道上往来的行人。如今的玉城,不仅商旅云集,就连周边村落的农户也常来赶集,街边的小摊上摆满了新鲜的蔬果、手工的农具,吆喝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