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章馨嫣正在洗漱,金徒钭便站她背后开始不安分起来。
她还以为他忘了呢,没想到在这等她。
快速漱了口,她转身就踮起脚尖回应他。
“学姐,真是辛苦你了。”
“你都不知道低头吗?”
他直接把她抱上洗漱台坐着:“这个高度刚刚好!”
确实刚刚好。
因为哥嫂一家还等着章馨嫣准备早饭和送行,他们要送刘姨先回去,再回老家过年,她得速战速决。
被夺走主动权的金徒钭不禁调侃道:“学姐,你怎么比我还急,这段时间你没有我,那可怎么办才好?要不你带我回老家过年吧?”
“你不在家陪家人过年好么?”就算带他回家也不方便干这档子事。
而且她也没那么饥渴。
“没什么不好的!”
章馨嫣态度坚定地摇了摇头:“还是算了,我爸妈准会给你准备鸿门宴的,我一个人能应对,你去了我还得分心你背着我答应我爸妈提出的一些冤大头条款。”
“那我更得去给你撑腰了。”
“不用,这是我和我爸妈的历史遗留矛盾,总得有解决的一天,把你带上只会转移矛盾,最后得不到彻底解决。我爸妈看到你,就像饿狼看到肉一样,恨不得把你吃干抹净。”
就像婆媳矛盾,分明是儿子和父母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儿媳一嫁进来就成了最大的炮灰。
有钱的儿媳妇,那就是婆家的血包。
有钱女婿也是同等功效。
如果拒绝当血包,那就别怪父母强行拆散。
“咱爸妈那么恐怖吗?”
“嗯,他们看着人畜无害,其实心狠着呢,我嫂子怀孕,我妈想都不想,一口便拒绝过来帮我嫂子有偿带娃,坐月子只能先去月子中心,月子出来前,我哥嫂才求到刘姨那。”
当然,郑慧芳有这选择权,因为她又不图儿媳给她养老送终。
他们的养老平替一直都是章馨嫣。
金徒钭得出一个结论:“咱妈不满意咱嫂子!”
章馨嫣点点头:“我妈希望我哥娶个我们那地方的人,我们那边的父母打小就把闺女按别人家的儿媳妇去教养,很贤惠的。
当然,我是个不合格品。
我爸妈也希望我找个文化低的,年纪大的,好忽悠的老男人嫁了,这样婆家能被我一手掌控,说一不二,我就能更好的补贴娘家了。”
事实上,郑慧芳女士更想章俊生能娶到市长女儿,想章馨嫣能嫁首富,但这不是不现实吗?
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
“学弟,或许你无法理解,那是因为你们家里长辈们资源丰富,为了你们铺平了道路。
但我爸妈能力和认知都有限,所以可获得的资源也十分有限,那就得靠他们熟知的渠道获取,抢别人的抢不过,也不想抢,就只能把主意打到我这准外人头上,谁让我是他们生的招商银行呢。”
“学姐,我能理解,以后真的不用我跟你回娘家?”
“不用,我回去受点委屈没什么,谁让出生没法选择,我都习惯了,这是我自己的人生课题。”
断亲就像离婚一样,只要一方不同意,那就断不了。
而且现在的断亲和看到的年代文小说不同,登报就生效了。
现在的断亲协议书可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
父母该孝敬还是要孝敬,顺从就拉倒吧。
大家都知道上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却忽略了点睛的下半句:尽信老人言,终生未向前。
还有就是家和万事兴的前提条件: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
父懒则母苦,母苦则子惧,子惧则家衰,家衰败三代。
*—*
原本的章馨嫣所求的速战速决,在金徒钭看来是她昨晚意犹未尽。
在他准备反击时,她随即表示拒绝:“学弟,时间不早了。”
“学姐,时间还早!”
“我哥嫂一家…”
“王妈已经在楼下准备早饭了,送客工作也交给她了。”
“我还约好去接我朋友一起回老家。”
金徒钭早有准备:“我让王妈约了同城跑腿,把你带的手信送去给她,让她自己约顺风车回去。”
“这样不好吧?”
“她其实不想给你当代驾。”
章馨嫣妥协了:“那好吧!”
“还有其他问题吗?”
“没有了!”
金徒钭用极具诱惑的声音哄她:“没有了那就好好配合我,学姐你要的快乐,只有我能给你。”
此处省略一万字。
*—*
章俊生一家五口洗漱好后。
王妈已经把早饭准备好了,是中式早饭:油条、拇指生煎包、小米粥和豆浆。
章玲珑边吃边问:“王奶奶,我姑姑和金叔叔怎么还不下来,他们不饿吗?”
“他们俩节假日的上午向来起得晚,一会我负责送大伙出门。”
小孩或许不懂,但上了年纪的刘晓霞和章俊生两口子都懂。
这久别胜新婚,即便他们还有没结婚,但都同居了,就是事实夫妻了。
刘晓霞:“那就劳烦大妹子了!”
“不麻烦,这是我份内工作。”
昨晚他们是天黑时到的这边。
今天是天大亮出的门。
章玲珑看到院里好多漂亮的花花,上车后只能遗憾的说道:“姑姑要是早点醒来就好了!”
“妹妹,你又想剪姑姑院里的漂亮花花?”
“嗯嗯。”
闺女喜欢花,章俊生自然要满足她:“玲珑,一会爸爸带你去逛花市,再买几盆你最喜欢的带回家养着。”
“谢谢爸爸!”
“你下回不能再用保温杯里的热水去给花浇水,热水保不了花的暖,只会把它们烫坏的,知道不?”
“爸爸,我记住了。”
章赋聪见状也提出自己的要求:“爸爸,你给我买只小狗吧。”
“行,买了带回老家,等我们逢年过节就可以回去看看它,把狗留给你爷奶做伴,他们看到它就能想起你来了。”
“…爸爸,我不要买狗了,我要养乌龟。”
“行吧,那就放家里养。”
“谢谢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