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个字母被郑重签下,会议室里那根紧绷到极致的弦,终于“啪”的一声断了。
钱总工一屁股坐回椅子上,只觉得浑身虚脱,连抬起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赵会计和丁翻译则像是完成了万米长跑,靠在椅背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们的脸上,混杂着疲惫、狂喜和一种如在梦中的不真实感。
赢了!
他们不仅赢了,而且是以一种近乎碾压的姿态,赢得了一份足以载入共和国外贸史册的、堪称不平等的“不平等条约”!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汇聚到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平静如水的年轻人身上。
李浩轩,此刻正将钢笔的笔帽轻轻旋上,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刚才签下的不是一份价值数千万马克的超级合同,而是一张普通的借书卡。
张秘书长看着他,嘴唇翕动了半天,最终只化为一声长长的,充满了无限感慨的叹息。
这年轻人,真是个奇才!
当天晚上,克劳斯·玛菲公司在当地最豪华的酒店,举行了一场规格空前盛大的庆祝晚宴。
主位上,赫尔曼·冯·施泰因董事,亲自将李浩轩迎到了自己身边的贵宾席。这与几天前那场充满傲慢与偏见的欢迎晚宴,形成了天壤之别。
代表团里的其他国企老总,连上主桌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下面的陪客席位上,用一种混杂着嫉妒、羡慕和敬畏的复杂眼神,远远地望着那个被德国工业巨头高层围绕的年轻人。
宴会开始,施泰因董事亲自举杯,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各位朋友,各位同事!今天,是一个值得被克劳斯·玛菲铭记的日子!”
他的目光,越过众人,直接落在了李浩轩身上,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和尊重。
“我们不仅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合作伙伴,更重要是,我们结识了一位伟大的‘导师’!”
“导师”?!
这个词一出,全场一片哗然!
中方代表团这边,除了张秘书长和钱总工,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傲的德国工业巨头,竟然称呼一个二十多岁的中国人为“导师”?
施泰因却毫不在意众人的震惊,他继续用慷慨激昂的语调说道:“李先生用他超越时代的远见,为我们指明了新材料领域前进的方向!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合作,不是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利益,而是共同投资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为了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我宣布,克劳斯·玛菲将成立一个以李先生名字命名的‘联合技术创新基金’!用于奖励未来在合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双方技术人员!”
“我提议,让我们共同举杯!为了我们伟大的导师,李浩轩先生!为了我们伟大的合作!干杯!”
“干杯!”
热烈的掌声和碰杯声,响彻整个宴会厅。
钱总工端着酒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搞了一辈子技术,走南闯北,何曾见过如此扬眉吐气的场面!这是中国技术人员的荣耀,更是整个国家的荣耀!
宴会过半,施泰因端着酒杯,走到李浩轩身边,低声说道:“李先生,能否借一步说话?”
两人来到一个安静的阳台。
“李先生,关于您授权的稀土专利……”施泰因的眼神,灼热得像一团火,“恕我直言,那几项专利虽然精妙,但更像是基础理论。我冒昧地猜测,您手中,一定还掌握着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具体工业产品的‘应用体系’,对吗?”
李浩轩看着精明的施泰因,微微一笑。
“施泰因先生,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先把第一步走好,未来,自然会有无限的可能。”
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但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在施泰因看来,就是一种默认!
施泰因心中狂喜,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我明白了!李先生,请您放心!关于一百名技术人员的培训,我们会拿出最好的导师,开放最核心的实验室!我们培养的,不是您的员工,而是我们共同未来的基石!”
他向李浩轩深深鞠了一躬,态度极为谦卑。
三天后,代表团踏上了归国的航班。
在机场,那些之前被李浩轩拒之门外的国企老总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跟他说上一句话。有的旁敲侧击,想打听一下那一百个培训名额能不能分一杯羹;有的则拐弯抹角,想知道李浩轩的化肥厂还缺不缺下游的合作伙伴。
李浩轩只是微笑着,一一应付过去,不承诺,也不拒绝。
而就在他们飞越大陆的万米高空之上,一封加急电报,早已送到了省政府的核心办公厅。
陈副省长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他已经盯着那份简短的电报,看了足足十分钟。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只是对合同核心条款的概述。但每一个字,都让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副省长感到震惊。
以产品分期偿还!
共同分享新技术专利!
对方出资,为我方提供一百名技术人员的全流程免费培训!
陈副省长猛地一拍桌子,巨大的声响把门外的秘书都吓了一跳。
“天才!这是天才的构想!”
他激动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们缺的是什么?不是外汇,不是市场!我们最缺的,是成建制的,能够消化、吸收、再创新先进技术的现代化工业人才啊!”
“这个李浩轩,他不是去买了一套设备回来!他是从德国人手里,给我们抢回来一个现代化的‘技术军官学校’!这是为我们省未来二十年的化工产业,播下了一百颗火种啊!”
他抓起桌上的红机电话,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吼道:“给我接通办公厅!通知所有在家的副省长、秘书长,以及计委、经委、外贸厅、化工厅的一把手!十分钟后,到我的办公室开紧急会议!十分钟!一个都不准少!”
十分钟后,省政府的大佬们,全都神色凝重地聚集到了陈副省长的办公室。
当陈副省长将那份电报的内容公布出来时,整个办公室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份堪称魔幻的合同条款,给震得说不出话来。
许久,计委的主任才颤抖着声音开口:“陈省长……这……这不是真的吧?德国人疯了?”
“他们没疯!”陈副省长将电报拍在桌上,“是我们以前太蠢了!我们总想着怎么省钱,怎么占小便宜!而这个李浩轩,他从一开始,想的就是怎么挖人家的根!”
他深吸一口气,庄重地对在场的每一个人说。
“同志们,我们即将迎回的,不是一个普通的代表团,是一位为我们省,乃至为我们国家立下大功的功臣!”
“传我的命令!立刻通知省电视台、省日报社的记者!通知机场方面,清空一号贵宾通道!我要亲自带队,以最高规格,去迎接我们的英雄凯旋!”
黄昏时分,一架银白色的波音747客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缓缓降落在省城机场的跑道上。
透过舷窗,李浩轩看到,停机坪上,站着一排黑压压的人群。为首的,正是他有过几面之缘的陈副省长。在他的身后,是长长的红地毯,和一排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
这阵仗,比迎接外国元首,还要隆重。
机舱里,代表团的其他成员,早已沸腾了。
“天啊!是陈副省长亲自来接我们了!”
“快看!还有电视台的!我们上电视了!”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与有荣焉的激动和自豪。他们知道,这一切的荣光,都源自于那个正从座位上缓缓站起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