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城市的霓虹渐渐点亮,苏清颜的工作室阳台上,晚风带着初夏的微凉轻轻拂过。她和陆时衍并肩站在栏杆旁,手里各握着一杯温热的茶,抬头望着远处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沉默却不尴尬,空气中弥漫着历经风雨后的平静与温暖。
“还记得上个月,你在这里跟我打电话,声音都在抖吗?”陆时衍先打破了沉默,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却更多的是心疼。他想起5月中旬,苏清颜团队刚发现脚本泄露、网上“抄袭”谣言发酵时,她深夜在阳台给他打电话,强忍着哽咽说“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时的她,像一株被狂风暴雨侵袭的小草,看似脆弱,却始终没低头。
苏清颜闻言笑了笑,眼角弯起温柔的弧度:“当然记得,那时候觉得天好像都要塌了,品牌方解约、粉丝脱粉、网上全是骂我的话,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做《颜食记》。”她顿了顿,转头看向陆时衍,眼神里满是感激,“还好有你,帮我找证据、联系媒体,还一直劝我‘真相总会出来的’。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撑不到现在。”
这段时间,陆时衍的支持远不止“找证据”那么简单。在苏清颜被水军攻击最厉害的时候,他悄悄安排技术团队帮工作室过滤恶意评论;在团队资金紧张、无法支付调查费时,他以“合作投资”的名义注入资金,却从不提回报;在发布会筹备的关键节点,他熬夜帮团队梳理证据逻辑,甚至亲自对接媒体,确保每一份证据都能被准确解读。但他从不愿过多提及这些付出,只是轻轻拍了拍苏清颜的肩膀:“你值得被帮,你坚持的东西是对的,换成任何人,我都会这么做。”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将目光重新投向星空。远处的星星似乎比往常更亮,像无数双眼睛,见证着这场从“舆论围剿”到“真相大白”的艰难战役,也见证着他们之间从“朋友”到“知己”的感情升温。其实在这场风波前,苏清颜和陆时衍只是“商业上有交集的朋友”,他是投资界的精英,她是做公益的自媒体人,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领域,却因对“公平与正义”的共同坚守,渐渐走近。
“现在想想,这场风波也不是全无好处。”苏清颜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释然,“它让我看清了谁是真正的朋友,也让我更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以前我总觉得,做公益只要有初心就够了,现在才知道,还要有保护自己的勇气和能力,不然连继续做公益的机会都没有。”
陆时衍点点头,深以为然:“不止是你,我也学到了很多。以前我觉得资本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工具’,但这次看到鼎盛资本用资本操控舆论、打压个体,才明白资本如果失去了底线,会有多可怕。以后我投资,会更看重项目的‘社会价值’,而不只是商业回报。”
说话间,苏清颜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是工作室的同事发来的消息:《颜食记》重启拍摄的首批素材剪辑完成,网上预约观看的人数已经突破50万;“‘颜’值公益联盟”的粉丝们,又为山区小学筹集了1万册图书,下周就能送达;还有出版社那边传来消息,公益随笔集的预售订单已经超过3万册。
苏清颜把消息读给陆时衍听,语气里难掩喜悦,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那是一种经历过黑暗后,重新看到光明的璀璨。“你看,一切都在变好。”她轻声说,像是在对陆时衍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陆时衍看着她眼中的光,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以后还会更好。《颜食记》会成为爆款,你的公益会帮助更多人,粉丝会越来越多,还有……”他顿了顿,眼神变得认真,“还有,我们会一起见证更多美好的事。”
苏清颜的心轻轻一跳,脸颊微微发烫,却没有回避他的目光。夜风吹起她的发丝,远处的霓虹在她眼底映出细碎的光,这一刻,没有舆论的喧嚣,没有工作的忙碌,只有两个人在星空下的平静与默契。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曾让苏清颜的事业和生活陷入低谷,却也意外地让她收获了更坚定的初心、更珍贵的友谊,以及一份悄然萌芽的感情。如今风雨过去,阳光终于穿透云层,照亮了她的前路——事业上,有优质的资源和信任的伙伴;感情上,有懂她、支持她的知己;更重要的是,她依然保持着那份对公益的热爱,对真相的坚守。
“很晚了,该回去休息了。”陆时衍率先开口,打破了这份宁静。
苏清颜点点头,和他一起转身走进工作室。灯光下,两人的身影并肩而行,步伐坚定而从容。他们都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彼此支持、初心不改,就一定能迎着阳光,走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