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东方泛起一抹浅浅的鱼肚白,靖王府就已褪去深夜的静谧,被细碎而热闹的声响唤醒。红灯笼在晨风中轻轻晃动,红色的光晕透过薄纱灯罩,在青砖地上晕开暖融融的光斑,将整个王府都裹在喜庆的氛围里。
清鸢院的门被轻轻推开,两个小丫鬟端着铜盆和食盒走了进来。铜盆里的热水冒着氤氲热气,撒了少许花瓣,是特意为苏清鸢晨起洗漱准备的;食盒里则放着一碗红枣桂圆粥,粥面浮着几颗饱满的桂圆,香气顺着食盒缝隙溢出,甜得沁人心脾。“王妃,您醒了吗?该起身洗漱了,李嬷嬷已经在外面等着了。”小丫鬟的声音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还在休息的苏清鸢。
苏清鸢缓缓睁开眼睛,窗外的晨光透过窗纱,在帐幔上投下柔和的光影。她刚动了动身子,就闻到一股熟悉的清香——是茉莉花的味道。她转头看向窗台,只见窗台上放着一支新鲜的茉莉花,花瓣洁白饱满,还带着清晨的露水,正是她最喜欢的花。一瞬间,她就猜到是萧玦送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满是暖意。
“醒了。”苏清鸢轻声回应,掀开锦被坐起身。小丫鬟连忙上前,为她递上干净的衣衫,又端来铜盆,伺候她洗漱。温热的水拂过脸颊,带着花瓣的清香,让她瞬间清醒了许多。洗漱完毕,她走到桌前,看着那碗红枣桂圆粥,想起李嬷嬷昨晚的叮嘱,拿起银勺慢慢喝了起来。粥熬得软糯浓稠,红枣的甜和桂圆的香在口中散开,暖意在胸腔里蔓延,为接下来的忙碌积蓄着力气。
刚喝完粥,李嬷嬷就端着一个朱红漆盘走了进来,盘里放着桃木梳、银篦子,还有早已准备好的金簪、珠钗和凤冠。“姑娘,该梳妆了。”李嬷嬷的脸上满是笑意,语气里带着几分郑重,“今天是您的大喜日子,咱们得把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风风光光地嫁给王爷。”
苏清鸢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的自己。镜里的女子穿着淡粉色的襦裙,眉眼清丽,眼底还带着几分未散的睡意,却难掩即将成婚的喜悦与期待。李嬷嬷拿起桃木梳,从她的发顶轻轻梳起,桃木梳齿划过发丝,带着淡淡的木香,将原本散落的长发一点点梳顺。“姑娘的发质真好,又黑又亮,梳起飞天髻肯定好看。”李嬷嬷一边梳发,一边轻声说道,手指灵活地将她的头发分成三股,开始编织发辫。
梳妆台上的鸾镜映出两人的身影,李嬷嬷专注地打理着苏清鸢的头发,时不时调整发辫的松紧;苏清鸢则看着镜中的自己,思绪渐渐飘远——她想起在青溪的日子,那时的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来到京城,会嫁给萧玦,会拥有这样一场盛大的婚礼。而如今,这一切都即将成为现实,身边有疼爱她的家人,有细心照顾她的李嬷嬷,还有满心满眼都是她的萧玦,她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姑娘,该戴凤冠了。”李嬷嬷的声音拉回了苏清鸢的思绪。只见李嬷嬷小心翼翼地捧着凤冠,凤冠上镶嵌着珍珠和宝石,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金色的凤凰图案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展翅飞翔。苏清鸢微微低头,李嬷嬷将凤冠轻轻戴在她的头上,又用两支特制的金簪从凤冠两侧插入发髻,将凤冠牢牢固定。凤冠虽重,却让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婚礼的仪式感——她真的要成为萧玦的妻子了。
戴好凤冠,李嬷嬷又为苏清鸢插上金簪和珠钗。赤金点翠步摇插在发髻右侧,步摇上的翠鸟羽毛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珍珠发钗点缀在两侧,与步摇的翠绿形成鲜明对比;镂空的金凤凰簪插在发髻中央,与凤冠上的凤凰遥相呼应。“好了,姑娘看看。”李嬷嬷扶着苏清鸢的肩膀,让她面对鸾镜。
当苏清鸢看到镜中的自己时,呼吸瞬间停滞了——镜中的女子,发髻高耸,凤冠华丽,金簪珠钗点缀其间,衬得她原本清丽的面容多了几分端庄与温婉,眼底的笑意更是藏不住。她轻轻摸了摸凤冠,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心中却满是滚烫的期待。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隐约的锣鼓声,还有下人兴奋的议论声:“迎亲队伍来了!王爷亲自来接王妃了!”苏清鸢的心瞬间提了起来,既紧张又期待。李嬷嬷连忙帮她整理好霞帔的边角,笑着说:“姑娘别紧张,有老奴在呢。咱们出去看看,迎接王爷。”
苏清鸢跟着李嬷嬷走到门口,透过门缝往外看。只见王府的庭院里挤满了人,红色的迎亲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萧玦穿着红色的喜服,腰间系着玉带,身姿挺拔地站在队伍最前面,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正朝着清鸢院的方向望来。阳光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让他看起来格外耀眼。
“姑娘,该出去了。”李嬷嬷轻声提醒。苏清鸢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走了出去。萧玦看到她,眼中瞬间亮了起来,快步走上前,伸出手:“清鸢,你今天真漂亮。”苏清鸢脸颊微红,轻轻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心温暖而有力,让她瞬间安定下来。
迎亲队伍的锣鼓声越来越响,红色的灯笼在晨光中格外鲜艳,王府的下人们纷纷围过来,脸上满是笑容,说着祝福的话语。苏清鸢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身边的萧玦,心中满是幸福——属于她和萧玦的幸福篇章,从这一刻起,正式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