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的京城,暖意渐浓,朱雀大街上的柳树抽出新绿,沿街的酒肆茶坊飘出阵阵香气,处处透着生机与热闹。而今日的京城,比往日更添了几分喜庆——皇宫的明黄圣旨正由礼部官员捧着,敲锣打鼓地送往太医院与靖王府,引得百姓纷纷驻足围观,好奇地打听着圣旨的内容。
太医院内,苏清鸢刚为一位老臣诊完脉,正低头整理药方,就听到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与锣鼓声。她抬起头,疑惑地看向门口,只见礼部尚书亲自捧着一卷明黄圣旨,带着一众官员快步走入,身后还跟着不少看热闹的百姓与宫人。
“苏医令,接旨!”礼部尚书走到苏清鸢面前,展开圣旨,语气庄重而带着几分喜悦。
苏清鸢心中一震,连忙放下手中的笔,整理了一下衣袍,双膝跪地:“臣苏清鸢,接陛下圣旨。”
周围的太医与医徒也纷纷跪倒在地,大气不敢出,目光却都聚焦在苏清鸢身上——自巫蛊案昭雪后,人人都知晓苏清鸢与靖王萧玦情投意合,也都盼着皇帝能早日赐婚,今日圣旨临门,定是与此有关。
礼部尚书清了清嗓子,以洪亮的声音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医院五品医令苏清鸢,聪慧贤淑,品性端方,医术精湛,护国有功。昔年疫区义诊,救万民于水火;今岁巫蛊一案,助靖王查真相,护太后安无恙,挽朝堂于危难,功绩卓着,堪为表率。其与靖王萧玦,两情相悦,共历患难,默契深厚,实乃天作之合。朕心甚慰,特册封苏清鸢为靖王妃,择本年六月初六吉日,举行大婚,以靖王府正妃之礼迎娶。望二人婚后同心同德,共辅社稷,造福百姓。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苏清鸢的眼眶早已湿润。她深深叩首,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却无比清晰:“臣苏清鸢,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部尚书上前,亲手扶起苏清鸢,脸上满是笑容:“靖王妃娘娘,恭喜恭喜!陛下与太后对您十分看重,此次大婚,定会亲自为您与靖王殿下主持,您可真是好福气啊!”
周围的太医与医徒也纷纷上前道贺,语气中满是敬佩与羡慕。太医院李院判笑着说道:“靖王妃娘娘,您能有今日的荣耀,全是靠您自己的本事与品性!从民间医女到太医院医令,再到如今的靖王妃,您的经历,真是让人佩服!”
苏清鸢对着众人一一谢过,心中满是感激与幸福。她想起初到京城时的迷茫,想起在药庐义诊时的艰辛,想起身陷天牢时的坚守,想起与萧玦在雪夜别院私定终身的甜蜜……所有的付出与等待,都在今日有了最好的回报。
而此时的靖王府,同样是一片喜庆景象。萧玦接到圣旨后,立刻下令府中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未来的女主人。府中的下人个个喜气洋洋,忙着打扫庭院、布置新房,空气中弥漫着喜悦的气息。
“王爷,您看这新房的布置,还满意吗?”管家指着刚布置好的东跨院,语气中满是期待。
萧玦走进院中,看着满院的红色绸缎与喜庆装饰,眼中满是温柔:“很好,就按这个样子准备。对了,清鸢喜欢素雅一些的风格,新房里的装饰不要太张扬,多摆些她喜欢的兰花与医书,让她住得舒心。”
“是,奴才明白!”管家连忙应道,心中暗自感慨——王爷对未来王妃的用心,真是无人能及。
圣旨下达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百姓们纷纷议论着这位“传奇靖王妃”,语气中满是赞叹。
“听说了吗?苏医令被封为靖王妃了!就是那个治好太后怪病的苏医令!”
“当然听说了!人家可是从民间医女一步步靠自己的本事,走到今天的位置,不仅医术好,人品也好,去年疫区那么危险,她还亲自去义诊,救了好多人呢!”
“可不是嘛!之前太子诬陷她搞巫蛊,她被打入天牢都没屈服,还在牢里救了前太傅,拿到了太子谋逆的证据,这样的姑娘,配靖王殿下,真是太般配了!”
“六月初六大婚,到时候咱们一定要去靖王府外看看,沾沾喜气!听说陛下和太后都会亲自去,这可是咱们京城难得一见的大喜事啊!”
不仅百姓们议论纷纷,朝中大臣也对这门婚事赞不绝口。镇国将军赵毅在朝堂上公开表示:“靖王妃娘娘有勇有谋,有功于社稷,与靖王殿下乃是天作之合!陛下此举,真是英明!”前太傅张敬之也上奏皇帝,请求在大婚当日亲自为新人证婚,以感谢苏清鸢在天牢中对他的救命之恩。
后宫之中,太后更是为苏清鸢的婚事忙前忙后。她亲自挑选了大婚所需的首饰与衣物,还从自己的陪嫁中拿出大量的金银珠宝与良田商铺,作为苏清鸢的嫁妆,务必让她风风光光地嫁入靖王府。
“清鸢,你看这凤冠,是哀家当年成婚时戴的,上面的珍珠与红宝石都是上好的,你戴着肯定好看。”太后将一顶华丽的凤冠递给苏清鸢,眼中满是慈爱,“还有这嫁衣,是哀家让尚衣局的绣娘连夜赶制的,用的是最好的云锦,绣了百鸟朝凤的图案,寓意着你婚后生活美满,富贵吉祥。”
苏清鸢接过凤冠与嫁衣,感受着上面沉甸甸的分量,眼中满是感动:“多谢太后娘娘!您为臣媳做了这么多,臣媳真是受之有愧。”
“傻孩子,这有什么愧的?”太后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是哀家的救命恩人,也是哀家看中的儿媳,哀家只想让你风风光光地嫁入靖王府,让所有人都知道,你配得上靖王妃这个位置,配得上玦儿!”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六月初六。这一天,京城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亲眼目睹靖王与靖王妃的大婚盛况。靖王府外张灯结彩,红色的绸缎从府门一直延伸到街头,府内更是喜气洋洋,处处摆满了鲜花与喜庆的装饰。
吉时一到,萧玦身着红色亲王礼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前往太医院迎接苏清鸢。苏清鸢头戴凤冠,身着嫁衣,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太医院。她抬头看向马上的萧玦,眼中满是爱意与幸福;萧玦也低头看着她,眼中满是温柔与珍视。
迎亲队伍缓缓向靖王府走去,沿途百姓纷纷欢呼祝福,撒下五彩的花瓣。皇宫的方向,皇帝与太后正站在城楼上,看着这支喜庆的队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到达靖王府后,婚礼仪式正式开始。在满朝文武与百姓的见证下,萧玦与苏清鸢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成为了正式的夫妻。前太傅张敬之作为证婚人,高声宣读婚书,声音中满是喜悦:“靖王萧玦与靖王妃苏清鸢,今日喜结连理,愿二人婚后同心同德,相守一生,共辅社稷,造福万民!”
仪式结束后,靖王府内摆起了盛大的婚宴,宴请满朝文武与京城百姓。席间,萧玦牵着苏清鸢的手,走到皇帝与太后面前,再次躬身行礼:“儿臣(臣媳)谢父皇(陛下)、母后(娘娘)成全!”
皇帝看着眼前郎才女貌的一对新人,笑着说道:“你们能幸福,就是朕与太后最大的心愿。往后余生,要相互扶持,相互体谅,做一对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也做一对为国为民的贤王贤妃。”
太后也拉着苏清鸢的手,眼中满是欣慰:“清鸢,往后你就是靖王府的女主人了,要好好照顾玦儿,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哀家等着你们早日生个大胖小子,为皇室添丁进口。”
苏清鸢脸颊微红,轻轻点了点头:“谢母后娘娘关心,臣媳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婚宴上,欢声笑语不断。文武百官纷纷向萧玦与苏清鸢敬酒,祝福他们新婚快乐,永结同心。百姓们也在靖王府外举杯欢庆,分享着这份喜悦。
夜色渐深,婚宴渐渐散去。萧玦牵着苏清鸢的手,走进布置温馨的新房。他轻轻为她取下凤冠,看着她眼中的星光,语气温柔:“清鸢,今日起,你就是我的妻子了。往后余生,我定护你周全,与你携手并肩,看遍世间风景,共度岁岁年年。”
苏清鸢看着萧玦眼中的真诚与爱意,心中满是幸福。她轻轻靠在他的怀中,轻声说道:“萧玦,谢谢你。往后余生,我也会一直陪在你身边,做你的妻子,做你的贤内助,与你一起,为大胤的江山社稷,为天下的百姓,尽我们的一份力。”
窗外,月光皎洁,星光璀璨;屋内,红烛高燃,暖意融融。萧玦与苏清鸢相视而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这场始于药庐、历经波折的爱情,终于在今日迎来了圆满的结局。而他们的故事,也将作为一段传奇,在京城百姓口中代代相传,成为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