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风波过去后,苏清鸢愈发谨慎。她让明轩只在夜深人静时,用兑了大量清水的灵泉去浇灌屋后的菜地。饶是如此,那些小白菜、萝卜和菠菜的长势依旧远超寻常,绿油油、水灵灵地挤在荒地里,成了灰败茅屋旁一抹扎眼的生机。
为了避免再惹人注目,苏清鸢不得不提前间苗。嫩生生的菜苗洗净,和着那袋糙米熬煮成菜粥,便是母子几人这几日的主食。灵泉滋养,简单饭食也吃得人浑身暖融融,气色一日好过一日。
林氏已经能自己下床缓慢走动,偶尔还能坐在灶膛前添把柴火。看着女儿忙里忙外,眼神里渐渐有了光亮和希望。
这日清晨,苏清鸢正盘算着是否该冒险去一趟镇上,用悄悄攒下的几把最水灵的小白菜换点盐巴和针线,院门外却传来急促又带着哭腔的呼喊。
“清鸢姐姐!清鸢姐姐!救命啊!”
苏清鸢一愣,听出是隔壁李家婶子家的小女儿,才六岁的娟子。她赶紧擦擦手去开门。
门一开,瘦小的娟子哭得满脸是泪,一把抓住她的衣角:“清鸢姐姐,快救救我弟弟狗娃!他烧得滚烫,抽……抽风了!我娘让我来找你,说你会土方子……”
狗娃?苏清鸢记起那是李家的小儿子,才三岁多,虎头虎脑的很可爱。抽风?高热惊厥!
她心头一紧。在古代医疗条件下,小儿高热惊厥极其危险,处理不当非死即残!
“别哭,快带我去看看!”苏清鸢二话不说,也顾不上自家一摊子事,立刻跟着娟子往隔壁跑。医者的本能让她无法袖手旁观。
李家同样家徒四壁,昏暗的屋里挤满了人。李婶子抱着幼子哭得几乎晕厥,她男人李铁柱在一旁急得团团转,几个稍大的孩子也吓得瑟瑟发抖。床榻上,小小的狗娃脸色通红,牙关紧咬,四肢不住地痉挛,气息微弱。
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孙老头也在,正掐着狗娃的人中,急得满头大汗:“不行啊!这热度太高了!惊厥止不住!得赶紧送镇上医馆!”
“镇上来回几十里路,娃哪撑得住啊!”李铁柱声音都在发颤,充满了绝望。去镇上医馆,光是诊金和药费就不是他们这种人家能负担的。
“让开一下,我看看!”苏清鸢挤进人群,声音冷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众人下意识给她让开位置。李婶子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哭着道:“清鸢丫头,求你想想办法,救救狗娃……”
苏清鸢伸手一探狗娃的额头,烫得吓人,估计超过四十度。她迅速检查瞳孔、脉搏,情况十分危急。必须立刻降温止痉!
“快!打盆凉水来!要干净的布!”苏清鸢快速吩咐,同时看似不经意地调整了一下抱孩子的姿势,手指悄悄拂过狗娃干裂的嘴唇。
意念微动,一滴浓缩的灵泉水已悄然润入孩子口中。
她现在不敢大量使用灵泉,怕效果太惊世骇俗,只能先稳住情况。
凉水打来,苏清鸢用布巾浸湿,拧得半干,熟练地敷在狗娃的额头、脖颈、腋窝等大血管经过处,帮助物理降温。同时,她接过李婶子递来的绣花针——这是她能找到的最细的针了。
“孙爷爷,麻烦您帮我按住孩子。”她看向老郎中。
孙老头见她手法熟练沉稳,不像胡来,便依言帮忙按住狗娃乱蹬的小腿。
苏清鸢定神,回忆着中医急救之法。她找准穴位,用针尖迅速点刺狗娃的十宣穴(指尖)和耳尖,挤出几滴黑血。这是民间放血退热的土法,有一定刺激作用。
做完这一切,她又持续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身体。
屋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看着,李婶子的哭声也压低了,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和布巾过水的声音。
时间一点点过去,仿佛格外漫长。
终于,在苏清鸢额角渗出细汗时,狗娃剧烈的抽搐渐渐平息了下去!虽然依旧高热昏迷,但至少不再惊厥!
“止住了!止住了!”孙老头第一个惊喜地叫出声,看着苏清鸢的眼神充满了惊异。这丫头,什么时候学了这一手?
李家人也顿时松了口气,李婶子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先别高兴太早,热度还没退。”苏清鸢沉声道,不敢有丝毫松懈。物理降温效果慢,必须用药。但她空间里的现代退烧药,绝不能拿出来。
她心思急转,对孙老头道:“孙爷爷,您看是不是能用些清热镇惊的药材?比如钩藤、蝉蜕、生石膏之类?”
孙老头苦笑:“丫头,你说这些药材,我这儿哪有?就算有,这急症也等不及煎药啊……”
苏清鸢抿紧嘴唇。是啊,远水解不了近渴。
就在这时,她目光扫过李家窗台上晒着的几样常见草药,心里忽然一动。有了!
“李叔,婶子,你们信我吗?”苏清鸢看向李铁柱夫妇,眼神清澈而坚定,“我知道一个应急的土方子,或许能试试。”
“信!信!清鸢丫头,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李铁柱连忙道。刚才苏清鸢冷静处理惊厥的样子,已经让他们心生信任。
“好。麻烦找点新鲜的薄荷叶,再要一点生姜和柴火灰。”苏清鸢快速说道。这些都是农家常见的东西。
东西很快备齐。苏清鸢将薄荷叶捣烂,生姜切成薄片,又取了一小撮干净的柴火灰。她背过身,假装调和药材,意念却迅速从空间里取出一粒最小的儿童退烧药,碾成极细的粉末,混入那点柴火灰中。
然后,她用薄荷汁液调和药粉和姜片,做成一个简易的药泥。
“婶子,把这个药泥敷在狗娃脚心的涌泉穴上,用布包好。”她将药泥递过去。涌泉穴引热下行,是中医外治高热的好方法。而真正的退烧核心,是那点无人能识的药粉。
李婶子赶紧照做。
屋里再次陷入紧张的等待。
这一次,效果似乎快了些。不过一刻钟,狗娃的高热竟然真的开始退了!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变得平稳悠长起来。
“出汗了!出汗了!热退了!”李铁柱摸着儿子的额头,喜极而泣。
孙老头赶紧上前诊脉,脸上惊疑不定:“脉象平稳多了……真是奇了!清鸢丫头,你这土方子……神了!”
苏清鸢暗自松了口气,脸上却露出疲惫的笑容:“也是侥幸,以前听我爹提起过类似的法子。狗娃热度退了就好,但今晚还得有人守着,多喂他喝温水,明早我再来看。”
她不敢居功,更不敢深究药方来源。
李家人千恩万谢,几乎要给她跪下。苏清鸢连忙扶起,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便借口家里还有事,匆匆离开了。
回到自家冰冷的灶台前,苏清鸢才感到一阵后怕和虚脱。刚才情急之下动用空间药物,实在是冒险至极。
但看着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得以挽救,她又觉得值得。
傍晚时分,李铁柱提着一小篮鸡蛋和一小袋粗粮过来,硬塞给苏清鸢:“清鸢丫头,今天多亏了你!家里没什么好东西,你别嫌弃……”
苏清鸢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这篮鸡蛋,对于李家来说,已是极重的谢礼。
夜里,她隐约听到隔壁传来狗娃细弱的哭声和李婶子温柔的安抚声,心下安然。
第二天,狗娃高热退尽,虽然还很虚弱,但已能睁眼喝点米汤。苏清鸢又用灵泉水兑了普通温水送过去,叮嘱喂下。
村里人很快都知道了这件事。
“听说了吗?苏老三家那个投河的清鸢丫头,用土方子把李家狗娃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真的假的?孙老头都没办法呢!” “看来是真有点本事,以前没看出来啊……” “许是大难不死,开了窍吧……”
流言纷纷扬扬,苏清鸢听到,只一笑置之。她依旧深居简出,忙着照料菜地、调理家人身体。
只是,从此村里人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好奇,几分探究,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信赖。
“清鸢丫头懂点土方子”的名声,悄然在桃花村传开了。而这,正是她在这个世界立足,所需要的第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