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看到的是一份完整的、逻辑自洽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美”的工业设计蓝图。从钛合金外壳的空气动力学曲线,到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燃料泵涡轮转速,再到导航系统里那套基于陀螺仪和星象定位的复合式制导算法……每一个零件,每一个参数,都完美得像是从某个顶级航天实验室里直接复制出来的。
这玩意儿,是科学的产物。
“这……这不科学!”少女那张清丽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见了鬼似的表情,“一个静态模型,一个塑料瓶子……怎么可能融合成一台真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中间缺少的科技树,你从哪儿补的?!”
林天鱼看着她那副三观尽碎的可爱模样,只是随意地耸了耸肩,用一种充满了“理所当然”的语气,回答了这个足以让任何一个科学家都当场疯掉的问题。
“俺寻思……它俩一个长得像火箭,一个带个‘喷’的属性,那合在一起,不就是个会喷火的真火箭吗?”
这套充满了逻辑学奇迹的回答,让江心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她默默地给林天鱼那套充满了奇迹的“科研理论”,在心里起了个更贴切的新名字。
——许愿机工程学。
只是这个许愿的耗时不短,两人足足捣鼓了两个小时,才终于在那一堆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可能性”之中,摇出了这么一个能用的成品。
要知道,两人组如今有【“群星”】那近乎无限的灵能作为后盾,有林天鱼那高达六点多的幸运值在背后进行着不讲道理的因果修正,可即便是这样,【融合进化】这个充满了“绿皮科技”精神的技能,依旧像个最固执的老式手摇发电机,吭哧吭哧地,花了两个小时才把电给发出来。
林天鱼把这个新鲜出炉的探空火箭蓝图给记录了下来,然后,就像个第一次玩航模的小孩,兴致勃勃地进行了第一次试射。
没有发射架,没有倒计时。他只是对着那个静静悬浮在半空中的小家伙,下达了一个最简单的精神指令:“上。”
探空火箭尾部的矢量喷口瞬间喷射出淡蓝色的尾焰,伴随着一阵不算响亮的呼啸声,干净利落地拔地而起,笔直地冲向了那昏黄的天幕。
江心月早已将「远行星号·改」的轨道雷达与这枚小小的探空火箭进行了临时链接,实时的数据流源源不断地反馈了回来。
“最大爬升高度七万三千米,进入平流层后速度开始衰减,未能突破第一宇宙速度。最后因为燃料耗尽,在重力作用下坠毁了。”少女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总结道,“还没你用「隙间」跑得快。”
“但它能用。”林天鱼看着那条完美的抛物线轨迹,脸上没有半分失望,反而露出了一个充满了“计划通”的笑容。
万里长征,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出来第一个能跑的,便可以将它作为新的“亲本”,继续进行充满了想象力的“杂交”实验了。
他熟练地用【全知解构】将那枚探空火箭的完美蓝图存入了“形式之库”,然后又消耗了些许EmV,当场就搓了七八个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出来,摆了一地,跟个航天模型展似的。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绿皮科技”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第一枚复制品,他选择将其与一块从帝国穿梭机上拆下来的、还算完整的引擎耐热瓦进行融合。——他寻思着,这玩意儿既然耐热,那跟引擎凑一块儿,肯定能让引擎更给力。
第二枚,他将其与「星座深潜」头盔的核心模块(的复制品)进行融合。——俺寻思,这玩意儿能看那么远,装火箭上,肯定能让火箭看得更远。
第三枚,他干脆把高强友情赞助的、一根据说能自我修复的“坚韧藤蔓”给缠了上去。——俺寻思,这玩意儿能自己长,那火箭是不是也能自己修了?
……
江心月在一旁看着他那充满了逻辑学奇迹的、堪称“行为艺术”的科研操作,已经彻底放弃了思考。她只是默默地开启着自己的领域,随时准备在那一堆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融合召唤”爆炸之前,按下“S\/L”键。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这一连串充满了“wAAAGh!”精神的、简单粗暴的研发之中飞速流逝。
当太阳即将落山时,一片全新的、充满了科幻气息的火箭阵列,已然取代了原先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代机”。
有的火箭,外壳上布满了如同生物甲壳般的纹路,看起来坚固了不少。有的则在头部加装了更加精密的复合式传感器阵列。而其中最成功的一款“三代机”,其尾部的喷口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更加巨大,也更加复杂。
经过试射,这枚“三代机”的最大爬升高度,已然轻松突破了二十万米,虽然依旧没能摆脱引力井,但其性能,相较于第一代那个只能勉强够到平流层的“小可怜”,已然是天壤之别。
林天鱼看着那份喜人的测试报告,满意地点了点头。
照这个“进化”速度,恐怕用不了几天,他就能搓出一个能稳定进入近地轨道,并且还带全套高精度侦察设备的“完全体”了。
至于科研的“代价”,那便是“一号中央都市”周边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又莫名其妙地多出了好几千亩。
林天鱼那套充满了“俺寻思”精神的绿皮科技,突出一个简单粗暴,失败率高得吓人。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一堆珍贵的原材料变成了一滩毫无价值的工业垃圾。而江心月那堪称“S\/L大法”的【命理纠偏】,虽然能将这些报废的材料完美复位,但融合本身也是需要消耗能量与EmV的。
于是,为了补充那点可怜巴巴的EmV,林天鱼只能勤勤恳恳地出门“打野”。
而他打野的方式,也同样充满了绿皮精神。
“一号中央都市”的居民们,在这几天里,已经对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见怪不怪了。
昨天,城东那座挡住了日出,被地质学家标记为“毫无开采价值”的秃头山,还好端端地立在那儿。今天早上起来一瞅,嘿,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广阔得能直接拿来当机场跑道的、平整得不像话的肥沃平原。
前天,城南那片乱石嶙峋,连异星甲虫都不愿意去啃的戈壁滩,还是一副寸草不生的鬼样子。今天下午,垦殖兵团的勘探队再去勘察的时候,发现那里的石头全都不见了,只留下一片松软的、可以直接开着播种机进去撒种的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