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一走了。
那盏昏黄的灯笼,消失在巷子的尽头,如同一点萤火,最终被无边的墨色吞没。
小院,重归寂静。
夜风拂过,带着初春的凉意,吹动着石桌上那本摊开的《论语》,书页哗哗作响,仿佛在催促着什么。
林凡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王守一的终极之问,依旧在耳边回响。
修补梁柱?
加固牢笼?
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关注屋中人。
但这个答案,是口头的,是务虚的。
它像一阵风,能吹动人心,却留不下痕迹。
而他的敌人,崔岩,陈博文,以及他们背后那张庞大的世家网络,他们要的,是白纸黑字的“罪证”,是能将他钉死在“离经叛道”耻辱柱上的实物。
他们想用最死板的经义来困住他。
那好。
林凡缓缓转身,目光落向那张简陋的石桌。
他也要给这个时代,留下一点白纸黑字的东西。
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为了,回答王守一,回答那位高坐龙椅的天子,回答这满城百万生民。
更是为了,给他自己的“道”,立下第一块基石。
他回到石桌前,坐下。
周子谦不知何时已悄然进来,为主公重新点亮了油灯,又研好了新墨。
墨香,在清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林凡没有去看那些厚重的经义典籍。
他只是拿起一支最普通的狼毫笔,铺开一张最廉价的麻纸。
他没有立刻落笔。
他闭上双眼,心神沉入文宫。
那尊古朴的青铜道台,在黑暗中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道台之上,京城万家灯火的景象流转不休。
铁匠铺的火星。
浆洗房的蒸汽。
孩童读书的稚嫩童音。
力夫拉车的沉重喘息。
这些最真实,最鲜活的人间烟火,便是他这篇文章最好的注脚。
林凡的呼吸,渐渐与道台的脉动,与这座城市的脉搏,融为一体。
他想起了王守一那张布满忧虑的苍老面孔。
想起了崔岩等人那志在必得的阴冷笑容。
更想起了,那道从皇城深处投来的,充满了审视与掌控欲的帝王目光。
他们都在等他的答卷。
那么,他便给他们一份,谁也想不到的答卷。
林凡猛地睁开双眼。
那双眸子里,没有半分文人的犹豫与雕琢,只有一种堪破迷雾的澄澈与锐利。
他提笔,蘸墨。
笔尖悬于纸上,却迟迟未落。
他不是在构思辞藻。
他是在,将脑海中那座巍峨的现代知识殿堂,拆解、熔炼,铸成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砖石。
终于。
笔尖落下。
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没有文气冲霄的光柱。
只有笔尖划过粗糙纸面时,那细微而坚定的“沙沙”声。
他没有写题目。
开篇第一句,便是石破天惊的一问。
“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衣食。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此为理否?”
这一句,脱胎于管子,却又更加直白,更加不容置疑。
他没有引经据典,没有长篇大论。
他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画画。
他画下一粒种子,如何变成一碗米饭。
他画下一根麻线,如何织成一件衣裳。
他画下一块铁矿石,如何铸成一口铁锅,一把锄头。
在这些简单的图画旁,他用最精炼的文字,注解着。
“所谓‘格物’,便是穷究米、衣、铁锅、锄头之理,使其多产,使其精良,此为‘致知’之始。”
“所谓‘修身’,非独坐静思,亦可为躬身实践。使一人懂,一人受益;一家懂,一家受益。”
“所谓‘齐家’,非管束妻儿,亦可为教会乡邻。使一村富,一乡足。”
“所谓‘治国’,其要者,非空谈道德,非严刑峻法,乃是将此多产、精良之法,推行于天下,使万民仓廪皆实,衣食无忧。”
“民富,则国强。”
“民智,则国兴。”
“民心所向,非在高悬之梁柱,非在冰冷之牢笼,而在安居乐业,在日用寻常。”
他的笔,越写越快。
整篇文章,不足五百字。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典故。
通篇,只讲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一切的根本。
当最后一笔落下。
林凡将这篇文章,命名为——《问屋中人》。
嗡——
文章成型的瞬间,林凡文宫内的青铜道台,猛然一震!
一股与之前所有文气都截然不同的力量,从这篇短文上升腾而起。
它不清高,不雅致,甚至带着一股泥土与汗水的味道。
但它,无比的凝练,无比的纯粹,无比的……坚定!
这股力量没有冲天而起,而是化作一道无形的涟漪,以俊才馆为中心,瞬间扫过整个京城!
……
崔府。
崔岩正与陈博文商议着如何在考场上设置最终的细节,将林凡彻底钉死。
突然,两人同时心神一悸,面露骇然。
他们感觉到,一股强大到让他们灵魂都为之颤栗的文道意志,横扫而过。
那意志里,没有圣人的威严,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真理味道!
“这……这是什么?!”陈博文失声惊呼。
崔岩脸色煞白,死死地望向俊才馆的方向,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感觉到,自己毕生信奉的,那高高在上的“圣人之道”,在这股意志面前,竟如沙滩上的城堡,摇摇欲坠!
……
皇宫,御书房。
乾元帝正批阅着奏折,眉头紧锁。
那道涟漪扫过,他手中的朱笔,骤然一顿。
一道清晰的墨痕,染红了面前的奏疏。
他猛地抬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落在了那座小小的院落。
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无法掌控的惊容。
“他……他在立言!”
“不……他是在为朕的天下,立一个新的国本!”
……
国子监。
王守一刚刚回到自己的住处,正准备将今日与林凡的对话,整理成文,呈递给陛下。
就在这时,那道意志扫过。
王守一浑身一震,如遭雷击!
他瞬间就明白了这股意志的来源!
他明白了,那个年轻人,将他们夜谈的答案,写下来了!
“快!快去俊才馆!”王守一几乎是嘶吼着对门外的老仆喊道。
“告诉林凡,无论他写了什么,都给老夫抄录一份,立刻!马上!”
他知道,这篇东西,已经不是简单的文章了。
这是一份,足以改变大乾国运的……惊世答卷!
而他,王守一,必须成为第一个,将这份答卷,亲手呈给当今天子的人!
他要让陛下亲眼看看,他看中的那把刀,究竟,要为大乾,劈开一个怎样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