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的雨水格外充沛,黎明新城的钢铁厂正开足马力生产——炼钢炉的火焰昼夜不熄,滚烫的钢水被倒入模具,冷却后变成一根根粗壮的钢筋、一块块平整的钢板,整齐地堆放在厂区外,像一座小型的“钢铁森林”。
“墨哥,第一批钢筋和钢板够建50米的钢铁围墙了!”林建军擦着脸上的油污,指着堆成小山的钢材,眼里满是自豪,“这围墙用钢筋做骨架,外面裹上5厘米厚的钢板,再用混凝土加固,别说普通变异体,就算是之前的铁壳蠕虫,也撞不开!”
林墨点点头,看向东侧的围墙旧址——之前的石质围墙虽然坚固,但面对高阶变异体仍有风险,如今换成钢铁围墙,能大大提升新城的防御能力。“今天就开始动工!石勇带一队人负责搭建钢筋骨架,周明带一队人运送钢板和混凝土,赵磊安排巡逻队在周边警戒,防止施工时遇到变异体袭击。”
指令下达后,建设工地瞬间热闹起来。吊车(林建军用卡车改装的简易吊车)吊起沉重的钢筋,工人们用铁丝将钢筋固定成网格状;混凝土搅拌车(同样是改装设备)不断输送混凝土,将钢筋骨架的缝隙填满;石勇则拿着水平仪,仔细调整钢板的位置,确保每一块钢板都严丝合缝。
孩子们也跑到工地附近,趴在安全线外看热闹。朵朵指着吊车,兴奋地对林小宇说:“你看!那吊车好厉害,能吊起那么重的钢筋!以后我们的新城有钢铁围墙保护,再也不怕坏人和变异体了!”
然而,平静的施工并没有持续太久。下午三点,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一群黑色的“虫子”从东郊的方向飞来,密密麻麻的,像一片乌云。“那是什么?”赵磊最先发现异常,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那些“虫子”体型如拳头大小,外壳泛着金属光泽,翅膀振动时发出“嗡嗡”的声响,正朝着钢铁围墙的方向飞来。
“是金属甲虫变异体!”林建军脸色骤变,他之前在钢铁厂的资料里见过类似的变异体记录,“这种变异体以金属为食,能啃咬钢铁,还会喷射酸性液体,专门破坏金属结构!”
话音刚落,第一波金属甲虫已经飞到围墙工地,它们落在刚搭建好的钢筋骨架上,口器快速啃咬钢筋,发出“咯吱咯吱”的刺耳声响,钢筋表面很快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齿痕。更危险的是,几只甲虫朝着混凝土搅拌车飞去,喷射出淡黄色的酸性液体,车身瞬间被腐蚀出几个小洞,机油顺着洞口流淌出来。
“快用火焰喷射器!金属甲虫怕火!”林墨大喊着,赵磊立刻带领队员扛起火焰喷射器,对准飞来的甲虫群喷射火焰。橘红色的火焰瞬间吞噬了大片甲虫,烧焦的外壳掉落在地上,发出刺鼻的气味。但甲虫的数量太多,火焰根本无法完全阻挡,仍有不少甲虫突破防线,继续啃咬钢铁结构。
苏晚晴和陈阳也赶到工地,他们带着医疗组的人,给被酸性液体溅到的工人处理伤口——液体腐蚀性极强,沾到皮肤就会起泡,幸好苏晚晴提前准备了中和剂,能快速缓解疼痛。“大家小心!尽量避开甲虫的酸性液体,被溅到立刻用中和剂清洗!”苏晚晴对着工人们大喊,手里的中和剂喷雾不断喷向受伤的部位。
石勇突然想到一个办法,他让队员们将剩下的钢板立在钢筋骨架前,形成一道临时屏障,然后在钢板上涂抹防火涂料(从安全区缴获的物资),再用火焰喷射器加热钢板——滚烫的钢板让甲虫无法停留,酸性液体落在上面也会瞬间蒸发。“这个办法管用!”石勇兴奋地大喊,“大家加快速度,把所有钢板都立起来,形成防火屏障!”
林墨则联系了绿洲据点和向阳据点,请求支援:“我们遭遇大量金属甲虫变异体,需要火焰武器和防火物资,越快越好!”陆峰在对讲机里立刻回应:“我们马上派车队送火焰喷射器和汽油,还有沙漠里的防火沙,半小时内就能到!”向阳据点也表示会派队员携带矿石陷阱(用锋利的矿石制作的陷阱)赶来,帮助阻挡甲虫。
半小时后,联盟支援车队准时到达。绿洲的防火沙撒在钢板周围,形成一道防火带;向阳的队员则在工地外围挖沟,埋下矿石陷阱,防止甲虫从地面偷袭。在三方的合力抵抗下,金属甲虫的攻势逐渐减弱,大部分甲虫被火焰烧死或落入陷阱,剩下的几只也朝着东郊的方向逃窜。
战斗结束后,工地一片狼藉——钢筋骨架有多处受损,几辆改装设备被酸性液体腐蚀,幸好没有人员重伤。林墨看着受损的围墙,对众人说:“明天先修复受损的设备和钢筋,然后在钢铁围墙外侧加装防火层和矿石陷阱,再派巡逻队去东郊搜索甲虫的巢穴,彻底消除隐患。”
当天晚上,林建军和石勇就画出了改进后的围墙设计图——在钢板外侧加装5厘米厚的防火石棉,底部埋入带倒刺的矿石桩,每隔10米设置一个火焰喷射器接口,一旦有变异体靠近,就能快速启动防御。“这样一来,别说金属甲虫,就算是更强大的变异体,也别想靠近新城!”林建军看着设计图,自信地说。
第55章 联盟支援与机械师据点的加入
第二天清晨,黎明新城的建设队就开始修复受损的钢铁围墙。林建军带领技术人员焊接断裂的钢筋,石勇则指挥队员铺设防火石棉,工地上的焊枪火花、锤子敲击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干劲。
“墨哥,东郊巡逻队传来消息,在一片废弃的金属回收站里发现了金属甲虫的巢穴!”张远拿着对讲机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巢穴里还有不少幼虫,不过都被我们用火焰喷射器烧了,应该不会再有甲虫来袭击了。”
林墨松了口气,刚要说话,对讲机里突然传来陆峰的声音:“林墨!我们在送物资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小据点的幸存者,他们被困在废弃的机械厂,被几只变异体围攻,我们已经救了他们,他们说有重要的东西要交给你!”
半小时后,陆峰的车队带着五个幸存者回到新城。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手里抱着一个破旧的笔记本,看到林墨后,激动地递过笔记本:“您是黎明新城的林墨队长吧?我叫老郑,是这个‘机械师据点’的队长,这是我们收集的机械维修图纸,里面有装甲车、发电机、甚至是简易坦克的改装方法!我们据点之前被变异体袭击,只剩下我们五个人,听说黎明新城有钢铁厂,就想来投奔你们!”
林墨接过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画着机械图纸,还有详细的零件标注和改装步骤,甚至有一页画着“太阳能装甲车”的设计图,旁边还写着材料来源和制作方法。“这些图纸太珍贵了!”林墨激动地握住老郑的手,“欢迎你们加入黎明新城!我们正需要像你们这样的机械师,改进我们的设备,升级我们的装甲车!”
老郑感动得眼眶泛红:“谢谢林队长!我们还以为末日里再也找不到能容身的地方了,没想到你们不仅愿意收留我们,还看重我们的技术!”
老郑的机械师团队果然带来了惊喜——他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修复了被金属甲虫腐蚀的混凝土搅拌车,还在车身上加装了简易的防护钢板;他们还发现钢铁厂的炼钢炉可以改进,增加一个“余热回收装置”,将炼钢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为新城节省燃料。
“这个余热回收装置,用废弃的钢管和水箱就能做!”老郑拿着图纸,给林建军讲解,“把钢管绕在炼钢炉外侧,里面通冷水,冷水吸收热量变成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一天至少能发50度电,够新城的照明和小型设备使用!”
林建军听得眼睛发亮,立刻组织队员收集材料,当天就开始制作余热回收装置。三天后,装置成功安装在炼钢炉上,当发电机第一次发出“嗡嗡”的运转声,新城的路灯亮起时,所有人都围在发电机旁,欢呼雀跃。“以后我们再也不用只靠太阳能板发电了!”孩子们在路灯下追逐打闹,老人们坐在旁边,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机械师团队的加入,不仅提升了新城的机械水平,还让联盟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老郑根据图纸,开始改装新城的装甲车——在车身外侧加装更厚的钢板,车顶加装可旋转的重机枪架,车底加装防雷钢板,还在车门处设计了“应急出口”,方便遇到危险时快速撤离。
“改装后的装甲车,就算遇到高阶变异体也不怕!”老郑坐在改装好的装甲车里,操控着重机枪,兴奋地说,“我们还能制作‘机械侦察兵’——用废弃的玩具车改装,装上摄像头和小型电机,能远程控制,去危险区域侦察,减少人员伤亡。”
与此同时,黎明联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老郑的建议下,林墨派联盟巡逻队主动寻找周边的小据点,邀请他们加入联盟。短短半个月,就有三个小据点加入——一个擅长种植水稻的“水乡据点”,一个掌握制盐技术的“盐滩据点”,还有一个能制作陶器的“陶窑据点”。
每个新加入的据点都带来了独特的技能和资源:水乡据点的人在新城的蓄水池旁开辟了水稻田,解决了新城的大米供应问题;盐滩据点的人教大家制作海盐,让新城的食盐储备更加充足;陶窑据点的人制作了大量的陶罐、陶盆,方便新城储存粮食和水。
联盟还建立了“技能交流制度”——每个月举办一次“技能大会”,各个据点的人互相传授技能:水乡据点教种植水稻,盐滩据点教制盐,陶窑据点教制陶,机械师据点教简单的机械维修,黎明新城则教炼铁、织布技术。
五月的技能大会上,新城的院子里摆满了各个据点的成果:金黄的水稻、雪白的海盐、精美的陶器、改装的机械玩具,还有孩子们用陶土捏的“新城模型”——里面有钢铁围墙、装甲车、学校、医院,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联盟中心”。
林墨站在模型前,看着围在一起交流技能的联盟成员,心里满是自豪。苏晚晴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个陶窑据点制作的“黎明杯”,杯子上刻着“联盟同心,共抗末日”八个字:“你看,我们的联盟越来越强大了,以后再也不用害怕独自面对危险了。”
林墨接过杯子,握紧苏晚晴的手,眼神坚定:“这只是开始。我们还要建更多的工厂,修更好的防御,让联盟的每个据点都能安稳生活。总有一天,我们会把‘黎明’的名字传遍整个江城,甚至更远的地方,让所有幸存者都知道,这里有一个团结、温暖、充满希望的家园。”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在新城的钢铁围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联盟的成员们还在院子里热闹地交流着,笑声、讨论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成为末日里最温暖的乐章。林墨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新的变异体、新的危机,但只要联盟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在这片废土上,继续书写属于人类的新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