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城市的新书发布会圆满落幕后,林鑫并未立刻休息。
他婉拒了周晓玲安排的晚宴,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清醒的头脑,做了两件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事。
他首先从预留的样书中精心挑选出两本扉页干净、装帧完美的《明朝那些事》,拿出随身携带的钢笔,在其中一本的扉页上,工整地写下:“敬请克满叔叔批评指正 侄林鑫敬上”,
另一本则写下:“立新兄惠存 盼斧正 林鑫”。字迹沉稳有力,透着真诚与恭敬。
本来还打算亲自送给他们,只是因为陈克满不在河城市,今晚才回来,只好寄给他们。
他叫来工作人员,吩说道:“这一本,寄到市政府办公厅,转交王立新秘书。这一本…”
他略一沉吟,才说道:“我亲自寄。”
他亲自去了附近的邮局,用了最稳妥的挂号信方式,将写给陈克满的那本书寄往市政府主要领导信箱专用地址。这个细微的差别,体现着他对层级和分寸的精准把握,
送给王立新,可以工作人员代劳,显得熟稔;送给陈克满,则必须亲自邮寄,以示诚意。
做完这一切,他松了口气。这两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赠阅,更是一种无声的汇报和情感的维系。
向陈克满展示自己在文学领域的另一面成果,巩固在其心中的“多才实干”印象;向王立新表达感谢之余,也更进一步拉近这条关键联络渠道的距离。
官场之中,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紧接着,他甚至没来得及吃一口热饭,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前往省城中宁市。
车窗外的景色逐渐被夜幕吞噬,车厢内灯光昏暗,旅客昏昏欲睡。林鑫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身体随着车辆的颠簸微微晃动。
他需要在脑海中梳理接下来中宁活动的细节,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到达中宁市时,已是华灯初上,夜色阑珊。他简单入住出版社预订的酒店,草草吃了点东西,便早早休息,为第二天的活动积蓄精力。
次日一早,中宁市人民书店的总店门口,比河城更为隆重些。《明朝那些事》的海报更加醒目,闻讯而来的读者和媒体也明显更多。林鑫再次穿上那身得体的休闲西装,脸上不见丝毫倦容,从容应对。
活动流程与河城相仿,但省城媒体的提问显然更加犀利和专业,读者的互动也更为热烈。林鑫依旧发挥稳定,妙语连珠,深入浅出,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签售环节的队伍排得更长,耗时也更久。
在整个过程中,陈秋明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始终在活动现场外围打转。他抢着帮工作人员搬书(虽然没人让他搬),主动给媒体递水(往往被婉拒),时不时就想凑到林鑫身边刷存在感。
“林先生,您渴不渴?我给您拿了瓶水……”
“林先生,一会儿中午您有什么安排?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馆子……”
“林先生,您这签名的姿势真帅,有大家风范!”
林鑫对于他这些蹩脚的殷勤,态度始终如一:既不明确拒绝,让他彻底死心;也绝不给予任何积极的回应,仿佛他说的话只是耳边吹过的一阵无关紧要的风。
大多数时候,林鑫只是淡淡地“嗯”一声,或者点点头,目光却从未真正落在他身上,继续专注地与读者交流、签名。
这种无视,比直接的呵斥更让陈秋明感到难受和绝望,但他依旧硬着头皮坚持着,仿佛这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直到中午时分,热闹的签售活动才终于接近尾声。送走最后一位心满意足的读者,林鑫放下笔,轻轻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手腕。
周晓玲笑着走过来,额头上带着忙碌的细汗:“总算结束了!比预想的还要成功!林鑫,辛苦了!中午我们出版社做东,请大家一起吃个便饭,也算是庆功宴了!”
林鑫笑了笑:“周编辑和各位同事才辛苦,忙前忙后。这顿饭,该我请才对,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
“好吧,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周晓玲不再推辞。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收拾好东西,走出书店,前往附近一家预订好的特色餐厅。
周晓玲、林鑫、还有出版社的几位编辑、市场部同事走在前面,讨论着上午活动的精彩瞬间和后续的宣传计划。
林鑫和周晓玲都没有注意到,或者说也懒得理会,陈秋明厚着脸皮跟在后面,他脸上堆着勉强的笑容,丝毫没有觉得尴尬。
直到众人走进包间,依次落座,陈秋明竟然也瞅准一个空位,主要是靠近门口的下首位置,自顾自地坐了下来!
林鑫坐在主宾位,目光淡淡地扫过陈秋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欢迎,也没有驱赶,只是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气氛瞬间变得极其尴尬,陈秋明如坐针毡,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他强撑着笑脸,试图打破僵局,声音干巴巴地说道:
“那个,大家忙了一上午都辛苦了,我也没什么事,今天就为大家服务,大家不要客气哈!”
周晓玲强压下心头的火气,毕竟是在饭桌上,不好直接发作。她冷冷地瞥了陈秋明一眼,语气冰寒刺骨:“陈副主编,我们这是江河出版社,没有你们人民社的领导,不用来这一套!”
这话已经说得相当不客气了,几乎是直接打脸了!
陈秋明的脸瞬间涨红了,他张了张嘴,想辩解什么,却发现在周晓玲那冰冷的目光,和林鑫那完全无视的态度下,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又可笑至极。
干脆就不出声了。
包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服务员端着凉菜进来,都被这诡异的气氛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林鑫终于放下了茶杯,目光平静地看向周晓玲,仿佛刚刚注意到这尴尬的局面,语气温和地打了个圆场,却将陈秋明完全排除在外:“周编辑,大家都饿了,先让服务员上菜吧。下午可能还有事。”
“好!”
周晓玲深吸一口气,不再看陈秋明,转而招呼服务员说道:“服务员,走菜吧!”
饭菜很快上桌,宴席才恢复了正常。大家开始动筷,互相敬酒,话题重新回到工作和书籍上。只是都没理会陈秋明,甚至没有人跟他搭一句话。
陈秋明机械地夹着眼前的菜,味同嚼蜡。他感觉自己脸上的肌肉都快笑僵了,却只能硬撑着。每一次周围人的笑声,都像是对他的嘲讽。
他后悔了,后悔当初为什么要装逼,现在装逼不成,反遭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