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宇宙通道开启还有三天,星盘研究所的停机坪被清晨的薄雾笼罩,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星砂混合的独特气息。第一架来自 NASA 的运输机缓缓降落时,螺旋桨卷起的气流吹动了凌星眠鬓边的碎发,她指尖下意识摩挲着颈间的星徽 —— 那枚经历过东南亚屏障守护战的银质信物,此刻正泛着微弱的共鸣光,与运输机舱门后露出的星际探测器遥相呼应。
“凌小姐,顾总,这是‘星尘号’探测器,” NASA 的项目负责人马克推着设备走下舷梯,探测器外壳上蚀刻的星轨纹在晨光下格外清晰,“我们根据星盘仪的能量参数,在探测器表层镀了一层‘星象共鸣膜’,能在宇宙通道中捕捉第八星的能量信号,还能抵御星尘乱流的侵蚀。” 他顿了顿,指着探测器顶端的水晶探头,“这个探头是用南美遗迹发现的同批矿石打造的,和您的银簪材质同源,应该能和通道钥匙产生共振。”
凌星眠接过马克递来的探测器参数表,目光落在 “能量共振频率” 一栏 —— 数值竟与外婆银簪的固有频率完全一致。她从随身的丝绒盒里取出银簪,指尖刚触到探测器的水晶探头,两者同时泛出淡蓝色光,在空气中交织成细小的星轨:“这就是‘通道钥匙’的验证方式,” 她抬头看向围拢的专家,“南美兽皮古籍记载,凌家先祖曾受第八星指引,在银簪中注入了‘通道锚定能量’,只有凌家血脉能激活它,确保进入通道的人不会迷失在星轨乱流中。”
中国科学院的团队紧随其后抵达,领队李教授推着一台半人高的 “星象记录仪”,屏幕上跳动的星图与凌星眠手绘的第八星星轨完美重合:“这台仪器能实时记录宇宙通道中的星象变化,我们还内置了‘星语翻译系统’,尝试解读第八星传递的能量信号 —— 上次您从宇宙之心带回的晶体数据,已经帮我们破译了 37% 的星象符号。” 他调出一段动态模拟,“您看,这些符号组成的‘星象密码’,其实是第八星对地球的‘守护提示’,比如这段‘双星伴月’的符号,对应的就是上个月我们成功预警的陨石雨。”
顾时砚站在一旁,看着凌星眠与各国专家交流的身影,嘴角不自觉上扬。他走到技术部搭建的临时指挥台前,老周正将全球星象监测网络的数据导入系统:“顾总,所有预警站都已同步升级,通道开启时,会形成‘全球星力网’,一旦出现异常,能在 30 秒内将能量集中到通道入口,为凌小姐提供支援。” 顾时砚点点头,从内袋取出一枚新铸的星徽 —— 比之前的更精致,边缘刻着 “宇宙守护者” 五个小字,背面是他和凌星眠的星座图腾:“把这个交给星眠,通道里信号可能不稳定,这枚星徽内置了‘双频共振器’,无论多远,我们都能感知到彼此的位置。”
当最后一架载着欧洲占星协会成员的飞机降落时,停机坪上已摆满了来自 12 国的设备,形成一个以星盘仪为中心的 “全球协作阵”。凌星眠握着银簪,站在阵眼处,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星力共鸣 —— 各国设备的能量与星盘仪、银簪交织,在停机坪上空形成一道淡金色的光罩,像一颗巨大的 “守护星”,笼罩着这片即将开启宇宙探索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