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爬上院墙,就把院角那棵柿子树染得透亮。树上的柿子早已红透,像一串串红灯笼挂在枝头,风一吹,果子轻轻晃动,偶尔有熟透的柿子“咚”地落在地上,滚到柴房门口。墨尾最先发现,叼着柿子跑到谢怜脚边,尾巴摇得飞快,像是在献宝。
谢怜刚洗漱完,就见墨尾嘴里叼着个红柿子,连忙蹲下身接过:“小心别把柿子弄破了,这可是能当点心吃的。”他擦去柿子表面的泥土,轻轻掰开,橙红的果肉里满是甜汁,咬一口,甜意顺着舌尖漫开,带着秋日的醇厚。“三郎,柿子熟得正好,今天摘些送给村里的老人吧。”
花城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竹篮和一把长钩,笑着点头:“正有此意,我去摘柿子,殿下在下面接。”他踩着梯子爬上树,长钩轻轻勾住柿子蒂,手腕一拧,红柿子就稳稳落在竹篮里。谢怜站在树下,时不时伸手接住偶尔掉落的柿子,墨尾则蹲在旁边,盯着竹篮里的柿子,眼睛亮晶晶的。
不过半个时辰,竹篮就装满了红柿子。花城从树上下来,把竹篮递给谢怜:“再摘两篮,一户老人送几个,剩下的留着做柿饼。”两人又摘了两篮,刚把柿子摆放在石桌上,院外就传来了妇人的声音:“小怜、三郎在家吗?”
谢怜打开门,就见村里的王婶和几个妇人站在门口,手里都提着竹篮,有的装着刚烙好的饼,有的装着缝好的布偶。“听说你们要给老人送柿子,我们也来搭把手,顺便把给孩子们做的布偶带来了。”王婶笑着举起竹篮,里面放着几个布偶,有小兔子、小老虎,都是用碎布缝的,模样格外可爱。
花城连忙让妇人们进屋,谢怜则给大家倒了桂花茶。“这些布偶是我们几个连夜缝的,每个孩子一个,让他们上课的时候能抱着。”王婶说着,把布偶放在石桌上,“还有这些饼,是用新磨的面粉烙的,你们给老人送柿子的时候,顺便带些过去。”
谢怜心里暖暖的,连忙道谢:“真是麻烦各位了,每次都让你们费心。”王婶摆了摆手:“说什么麻烦,你们给孩子们办书堂,还时常送点心,我们帮这点小忙算什么。”
几人坐了一会儿,就开始分装柿子和饼。谢怜把柿子一个个放进油纸袋里,每个袋子里放两个,再配上两块烙饼;花城则把布偶放进另一个竹篮,准备待会儿一起送给孩子们。墨尾也凑过来帮忙,用爪子把油纸袋推到竹篮边,惹得妇人们哈哈大笑。
准备好后,一行人分成几队,谢怜和花城带着一篮柿子和饼,往村东的张爷爷家走去。张爷爷年纪大了,儿女都在镇上做工,平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家。两人刚走到门口,就见张爷爷正坐在门槛上编竹筐,手里的竹条在他指间翻飞,很快就编出了个竹筐的雏形。
“张爷爷,我们给您送柿子来了。”谢怜笑着把油纸袋递过去,里面装着四个红柿子和两块烙饼。张爷爷连忙起身,接过油纸袋,眼眶有些红:“又让你们费心了,快进屋坐。”
两人跟着张爷爷进屋,屋里陈设简单,却收拾得干净整齐。张爷爷给他们倒了杯热茶,感慨道:“以前我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自从你们来了,不仅孩子们能读书,我们这些老人也有人惦记,真是托了你们的福。”
谢怜笑着说:“您别这么说,都是应该的。以后您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们说。”三人聊了一会儿,眼看快到孩子们上课的时间,谢怜和花城才起身告辞。
从张爷爷家出来,两人又去了李奶奶、赵爷爷家,每到一户,老人们都格外热情,有的留他们吃点心,有的塞给他们自家种的青菜,竹篮里很快就装满了邻里的心意。等送完最后一户,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两人提着沉甸甸的竹篮往回走,心里满是暖意。
刚回到院门口,就见孩子们围着石桌,正拿着布偶开心地玩耍。小阿弟抱着一个小兔子布偶,看到谢怜和花城,连忙跑过来:“怜怜哥哥!这布偶好可爱,是王婶奶奶做的吗?”谢怜笑着点头:“是啊,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喜欢吗?”小阿弟用力点头,把布偶抱得更紧了。
中午吃饭时,谢怜用早上摘的柿子,做了柿子粥,还炒了一盘青菜,主食则是王婶送来的烙饼。孩子们围坐在石桌旁,喝着甜粥,吃着烙饼,偶尔咬一口柿子,脸上满是满足。王婶和妇人们也留了下来,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家常,院子里满是欢声笑语。
饭后,妇人们帮着收拾碗筷,谢怜和花城则开始做柿饼。两人把柿子去皮,切成两半,摆在竹席上,放在阳光下晾晒。“等柿饼晒好,再送给村里的人,让大家都尝尝。”谢怜说,指尖轻轻拂过柿子肉,满是期待。
下午,孩子们在书堂里上课,谢怜教他们写“柿”“邻”“情”几个字,还讲了关于邻里互助的故事——古时候有个村子,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有人家种了菜,就分给没种菜的;有人家做了点心,就送给邻居尝尝,整个村子都格外和睦。孩子们听得入迷,小阿弟还举手说:“怜怜哥哥,我们也要像故事里一样,和邻居们互相帮忙!”
傍晚的时候,孩子们要回家了,每个人都抱着布偶,手里还拿着一个红柿子。“明天我们还来帮哥哥们晒柿饼好不好?”小阿弟走在最后,回头问道。谢怜笑着点头:“好啊,明天等着你们来帮忙。”
送走孩子们和妇人们,两人开始收拾院子。花城把晒柿子的竹席挪到阳光更足的地方,谢怜则把老人们送的青菜放进厨房,准备明天做饭吃。墨尾跟在后面,时不时用头蹭蹭他们的腿,像是在撒娇。
晚饭时,谢怜用老人们送的青菜,炒了一盘青菜,还煮了一碗鸡蛋汤,主食则是剩下的烙饼。两人围坐在石桌旁,吃着饭,聊着今天的事,偶尔看向院中的柿子树,看着枝头的红柿子,心里满是暖意。
吃完晚饭,天渐渐黑了下来。两人搬着竹椅坐在柿子树下乘凉,墨尾蜷在谢怜腿上,很快就打起了小呼噜。天上的星星格外明亮,月亮挂在树梢,把柿子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风里带着柿子的甜香和桂花的香气,格外舒服。
“三郎,”谢怜轻声说,“今天看着老人们开心的样子,看着孩子们抱着布偶的笑脸,觉得特别幸福。以前总觉得,幸福是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现在才发现,邻里之间互相惦记,互相帮忙,就是最珍贵的幸福。”
花城握住他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他的掌心,声音温柔:“殿下想要的,我都会陪你一起守护。以后咱们还要和村里的人好好相处,让这份邻里情,一直延续下去。”
谢怜靠在花城肩上,闭上眼睛,感受着身边的温暖。远处传来村里人的说话声,还有虫鸣声,偶尔有几声狗吠,组成了一首宁静的夜曲。月光透过柿子树枝叶,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像是要把这份平凡却温暖的日常,永远定格在这个秋夜。
墨尾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宁静,蹭了蹭谢怜的手,尾巴轻轻摇摆。院子里的柿子香还未散去,混着桂花的甜香,在夜色中缓缓流淌,诉说着这简单却充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