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还带着几分凉意,谢怜刚把院门打开,就见小阿弟背着竹筐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两个捧着野花的孩子。“怜怜哥哥!昨天说好了今天去摘桃子,咱们快走吧!”小阿弟晃着他的袖子,眼睛亮得像清晨的露珠。
谢怜笑着点头,转身回屋拿竹篮,就见花城已将两个竹篮和一块布巾放在门口,还贴心地往篮里塞了两个水囊。“路上小心,我跟你们一起去。”花城揉了揉墨尾的头,小家伙立刻跳进竹篮,蜷成一团——上次摘桑葚没坐够“顺风车”,这次早早占好了位置。
四人一猫往村南的桃林走,路上还遇到了提着竹篮的阿婆。“你们去摘桃子啊?我刚听村东头的老张说,今年的桃子长得特别好,又大又甜。”阿婆笑着把手里的油纸包递给谢怜,“这里面是刚烙的葱花饼,你们路上饿了吃。”谢怜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满是暖意。
桃林离村子不远,走了半个时辰就到了。远远望去,一片粉绿色的桃林铺在山脚下,熟透的桃子挂在枝头,像一个个粉红灯笼,风一吹,带着桃香的风扑面而来,引得墨尾从竹篮里探出头,“喵喵”叫了两声。
“我知道哪棵树的桃子最甜!”小阿弟拉起谢怜的手,往桃林深处跑。那是一棵老桃树,树干粗壮,枝叶茂密,枝头挂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有的还沾着晨露,看起来格外诱人。
花城拿起布巾铺在树下,又搬来几块石头放在旁边,方便谢怜站着摘桃子。“殿下小心点,别被树枝划伤。”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够到高处的桃子,轻轻一拧,一个粉白的桃子就落在了手里。谢怜接过桃子,擦了擦递给小阿弟:“先尝尝,甜不甜。”
小阿弟咬了一大口,桃汁顺着嘴角流下来,他含糊地说:“甜!比去年的还甜!”孩子们立刻围过来,有的踮着脚够低处的桃子,有的帮着把摘好的桃子放进竹篮,欢笑声在桃林里回荡。
谢怜蹲在树下摘桃子,偶尔抬头,就见花城正看着他,眼底满是笑意。阳光透过桃树叶,洒在他身上,给深色的衣衫镀上了一层金边,温柔得不像那个曾在血雨腥风中护他周全的“血雨探花”。墨尾蹲在布巾上,盯着滚到脚边的小桃子,时不时用爪子碰一下,却不敢下口——上次偷吃未熟的番茄被教训,这次还记着规矩。
“三郎,你也尝尝。”谢怜拿起一个熟透的桃子,递到花城嘴边。花城咬了一口,清甜的桃汁在舌尖散开,他笑着说:“甜,比我以前吃过的任何桃子都甜。”
不知不觉间,两个竹篮就装满了桃子。粉白的桃子堆在篮里,散发着淡淡的果香,引得孩子们围着竹篮舍不得离开。“怜怜哥哥,咱们能不能再多摘几个?我想给我娘带回去。”一个小女孩小声说。谢怜笑着点头:“好啊,再摘几个,给你们的家人都尝尝。”
带着满满的竹篮和孩子们的笑声,四人一猫往回走。路过溪边时,谢怜提议洗几个桃子吃,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花城蹲在溪边,把桃子放进水里轻轻冲洗,谢怜则帮着把洗好的桃子分给孩子们。墨尾也分到了一小块桃子肉,它小心翼翼地舔着,尾巴扫得溪水“哗哗”响。
回到村子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谢怜把孩子们送回家,还不忘给每家都留几个桃子。小阿弟的娘看到满篮的桃子,笑着说:“你们真是太客气了,下次有空,来家里吃饺子。”谢怜连忙答应:“好啊,等过两天我们就来。”
送完孩子们,两人带着墨尾和桃子回家。刚到院门口,就见老水手站在那里,手里还拎着一个竹篮。“你们可算回来了,我钓了几条鱼,给你们送过来。”老水手说着,把竹篮递过来,里面装着几条鲜活的草鱼,还在蹦蹦跳跳。
谢怜接过竹篮,连忙说:“谢谢您,刚摘了桃子,您拿几个回去尝尝。”说着,就从篮里拿出几个大桃子递给老水手。老水手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道:“这鱼新鲜,晚上可以做个红烧鱼,再炖个鱼汤,补补身子。”
送走老水手,花城去厨房处理鱼,谢怜则坐在院子里整理桃子。他把熟透的桃子挑出来,准备做成桃子酱;稍微硬一点的桃子放在通风的地方,留着慢慢吃;还有几个小桃子,洗干净放在盘子里,留给墨尾当零食。
中午的时候,谢怜开始做桃子酱。他把桃子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进锅里,加了些白糖,小火慢慢熬煮。随着温度升高,桃子渐渐变软,渗出甜甜的汁水,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桃香。花城坐在旁边,帮他搅拌锅里的桃子,防止糊底。
“记得以前在菩荠观,没什么好吃的,你还特意去山里给我摘桃子。”谢怜看着锅里的桃子,忽然想起以前的日子。花城握住他的手,声音温柔:“那时候条件不好,让殿下受委屈了。现在好了,咱们想吃什么,都能自己做。”
谢怜摇头,靠在他肩上:“不委屈,有你在身边,再苦的日子也觉得甜。”
熬了一个多时辰,桃子酱终于做好了。粉红色的果酱装在瓷罐里,散发着甜甜的桃香,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尝一口。谢怜盛出一点,放凉后递到花城嘴边:“尝尝看,甜不甜?”花城咬了一口,点头道:“甜,比我想象的还好吃。”
墨尾也凑过来,“喵喵”叫着要吃。谢怜盛出一点果酱,拌在米饭里递过去,小家伙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尾巴扫得地面“沙沙”响。
下午的时候,两人把做好的桃子酱装进瓷罐里,准备送给阿婆和老水手。刚收拾好,就见阿婆提着竹篮走了过来,里面装着刚蒸好的馒头。“我闻着你家飘出桃香,就知道你们在做桃子酱,特意蒸了些馒头,配着酱吃最香。”阿婆笑着把馒头放进盘子里,又道,“昨天你们送的桑葚酱,我小孙女吃了还想吃,说等下次做桃子酱,还要来帮忙。”
谢怜笑着答应:“好啊,让她来家里,我们一起做。”他从屋里拿出一罐桃子酱,递给阿婆:“刚做好的桃子酱,您拿回去尝尝,配着馒头吃正好。”
阿婆接过桃子酱,打开盖子闻了闻,眼睛立刻亮了:“真香啊!我这就回去拿馒头,蘸着酱吃。”说着,就提着竹篮匆匆往家走,生怕耽误了尝鲜。
傍晚的时候,花城开始准备晚饭。他把老水手送的鱼分成两份,一份做成红烧鱼,一份炖成鱼汤。厨房里飘出浓郁的鱼香,混着桃香,引得墨尾蹲在厨房门口,时不时“喵喵”叫两声。
谢怜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渐渐落下,给院子里的桃树镀上了一层金色。远处传来村民们归家的声音,还有孩子们的嬉笑声,格外热闹。他拿起一个桃子,擦了擦咬了一口,清甜的桃汁在舌尖散开,心里满是安慰。
晚饭时,桌上摆着红烧鱼、鱼汤、清炒时蔬,还有刚蒸好的馒头和桃子酱。红烧鱼鲜得入味,鱼肉细嫩;鱼汤熬得奶白,鲜得没有一点腥味;馒头蘸着桃子酱,甜而不腻,格外好吃。墨尾也分到了一小碗鱼汤,拌着碎鱼肉,吃得津津有味,尾巴扫得桌面“沙沙”响。
吃完晚饭,两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墨尾蜷在谢怜腿上,渐渐睡着了。谢怜靠在花城肩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手里还拿着一小罐桃子酱,偶尔尝一口,甜意顺着心口漫开。
“三郎,”谢怜轻声说,“这样的日子,真好。”有爱人相伴,有小猫陪伴,有邻里的善意,还有亲手制作的美食,这样的生活,简单却又满是幸福。
花城握住他的手,在他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声音温柔:“只要殿下喜欢,我们以后每天都这样过。”
月光透过桃树枝叶,洒在两人身上,虫鸣声在耳边响起,墨尾的呼噜声格外安稳。这样的夜晚,宁静而温暖,像是一首未完的诗,记录着他们之间最简单、也最真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