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荣看着面前这个小姑娘笑得和春花一样灿烂,笑容也更真实了些。
“我和我娘亲说过了,刚也和四婶说过了。我尚在求学之年,收个通房放在屋里,说出去怕会得师长斥责,同窗嘲笑。这事便就此罢了。你可愿意?”
小满强忍着,但还是露出了笑意:“我愿意,谢谢二少爷。”
“但有事,还需和小满姑娘商议。”
“还请二少爷吩咐。”
看在你的态度和相送厚礼的份上,你说的话,我会听几分的。
“我娘亲她张口要了人,四婶这边不想给人。两边都有些为难。我想和你商议一下,把你调进大哥的书房里,在那里面设一个小小的书堂,让苙儿和芮儿每日里去找你玩耍可好?”秦荣和她细细分说。
“大少爷的书房?”小满惊问,这咋又扯进来个大少爷。
“对。其实最好是能设到前院单独的院子里,但是你年纪不大,苙儿和芮儿年纪也小,跑到前院里实在不便,便只能在大哥的书房里了。”
虽说你是国公府的少爷,也许还有可能是未来的国公府的家主,但是现在还不能啥都你说了算吧。
“我已与大哥商议过了。他成了亲,在书房呆的时日甚短,书房本也就是空置,如果你搬去那里,他便把正房收拾出来,你住东间,中间的改制一下,供你带着苙哥儿和芮哥儿白日里玩耍。
只要不擅进他的书房就可以了。”
“这个我听四太太的。”
依然身不由自己,所有人的面子都要顾及,唯独没有她。
在主子眼里,她不是人的范畴。
“那我这便再去请四婶示下。”秦荣说完便要走。
小满跟在后面相送。
走到门口,他又转回身来看了她一眼。
小满惊疑。
秦荣笑了:“璞玉之美,在大工不巧。”
没头没尾地说完掀帘出去了。
“二哥,二哥,你来看,鱼儿吃饱饱了,游得可快了呢。”芮哥儿正趴在缸边看鱼,听见门帘响动,转头兴奋地招呼二哥。
秦荣笑着走过去,站在缸边看了看,赞道:“鱼儿养得甚好。芮儿不错。”
芮哥儿高兴起来。
小满把盒子收拾好,抱起来拿回自己的屋子。
这盒子抱起来才知道,真的挺重。
这些东西小满舍不得卖了换钱。
这盒子重,心意更重。
很快四夫人就找小满说话了。
“四太太,我舍不得芮哥儿。”小满含着泪花说。
“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的。”四夫人轻拍了拍她的胳膊。
“太太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刚得不得了。因着你这事,差点和二太太撕破了面皮。“罗嬷嬷说,”不说芮哥儿,你就当我们能舍得下你嘛。我们,我们不是那主事的,荣二少爷多方奔走,玉成了这事,已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了。你别怨怪四太太。”
罗嬷嬷心里存着怨气,以前在苏州府的时候,小姐是主人,说一不二。哪里想着,看别人的脸色过活,如此让人糟心。
“谢四太太这几年的栽培关照,奴婢茗记于心,不敢或忘。”小满郑重跪下磕了个头。
“快起来,你这孩子。”罗嬷嬷得了四太太的眼色,上前把她拉起来,“退一万步,芮哥还能和你续上缘份,这便是极好的了。”
“嗯。”小满扁着嘴,哽咽了下。
“前几日还和我说,日后长大了,要奉养他的小满姐姐呢。”四太太也跟着凑趣说了句。
“日后我便靠四少爷了。”小满破涕为笑。
“真是个孩子。”罗嬷嬷和四太太说,“如此孩子气,进了那个虎狼窝,早早晚晚就得只剩一把骨头了。”
四夫人出奇地没有斥罗嬷嬷。
“去罢,好好的和芮哥说一下。”四夫人说。
小满行了礼回了院子。
小月和小星都在等着她。
“定了么?”
小满点头。
小月和小星都微红了眼睛。
小满去和文嬷嬷告别。
文嬷嬷拉着她的手说:“听说你的事了,但我老婆子也不好出门去寻你。可是能去二爷院子里了。若是去了,要小心行事,莫要被眼前的小利蒙了头,待你来了月事,去了荣二少爷院子便好了。也算熬出了头。”
“不是去二爷院子。荣二少爷把我调到萱大少爷在前院的书房了。他成了亲,书房便不常去了,所以让我去那里,日常还是带三少爷和芮哥儿。”小满笑着回。
“如何这样。你舍命救了荣二少爷,如何就把你丢到一边上了。不是听说二太太来要人了嘛。”文嬷嬷气愤不已。
小满不敢说是自己不想去当通房,只好笑着安抚:“这已足够好了。”
文嬷嬷叹了声,“日后咱娘儿俩见面可就不容易了。”
“年下我再来拜您。”小满承诺。
这会儿的月钱于她来说九牛一毛,不值一提,月月给她倒也没啥。
这点钱买个好名声却是不易。
为何所有的人都觉得她心性单纯,甚至是傻乎乎的,与她一直每月不拉地给文嬷嬷交钱就看出来了。
多少人都替她着急,或明或暗地提醒过她,不必给了。她依然故我。
文嬷嬷喜上眉梢,她很怕断了这份收入。
“你近日有些流年不利,我听说城东有个万寿山,可以立衣冠冢。不若你去给自己立一个。”
小满抚着满胳膊的鸡皮疙瘩:“嬷嬷,我活蹦乱跳的呢。”
“哈哈,你这泼猴。”文嬷嬷笑道:“你年轻,不晓得这个。有一种是专给生人立的。就是为了消灾祈福用的。”
“还能这样?”小满有限的认知里,这玩意是给尸骨无存的将士们立的。
“可不嘛。那边很有名的,立的人多着呢。像村子里,立不起这个,就想另一个巧宗儿,比如生了第二个儿子,但排行叫三。就是告诉鬼差,我已经死了一个儿子了,你可不能再收走这一个了。差不多意思。”文嬷嬷解释,“万寿山立冢,一年也就几两银子,你年岁还小,受受香火,积累些福缘,也是个好的。”
小满心里琢磨了起来。
文嬷嬷怕她不信,继续游说:“知道你们年轻人笑我们老古板,但是这些老棺材瓤子的话,你要听。”
“听听,我听。等我抽个空去看看。”小满就像那胡乱应付大人话的小孩子,随意地给出了承诺。
文嬷嬷心知说不动她,笑着瞅了她一眼,不再说这个话题了。
聊了半日,小满心情舒畅地回去了。
她改变了主意,那些首饰不变卖了,直接放到衣冠冢里。
跑路时这些比拿着银票可能还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