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齐心神彻底沉入那片躁动的阵法精要之中,如同饥渴的旅人闯入宝山。源自镇渊古阵的碎片与妖族残阵的脉络在他识海中交织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
不再是蛮横的镇压,不再是硬碰硬的对抗。那精要阐述的,是一种更为精妙、近乎“道”的运用——引导。如同大禹治水,疏胜于堵。将归墟那无孔不入的死寂侵蚀之力,视作一种特殊的“能量流”,利用地脉走势与阵法节点,将其引导、分流,甚至……借助其部分特性,反过来加固自身壁垒!
这理念堪称离经叛道,却又隐隐暗合混沌包容、衍化万物的本质。任天齐只觉眼前豁然开朗,许多之前关于混沌气流运用的滞涩之处,竟也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
他不再仅仅被动接收,开始主动以自身那缕混沌气流为引,尝试模拟、推演这疏导之法。气流在体内沿着更加复杂的轨迹运转,时而如溪流潺潺,时而如漩涡盘踞,试图捕捉、模拟那死寂之力的流动特性。
同时,他分出一丝神念,与脚下残存的地脉之力,与墙壁上那些发光的妖文符号紧密相连。他以自身为媒介,将那一丝模拟出的“疏导”意念,缓缓注入这残破的隐匿结界之中。
起初毫无变化。残阵依旧如同风中残烛,光芒黯淡,结界波动微弱。
任天齐不急不躁,心神空明,一遍遍调整着混沌气流的运转频率,使其更加贴合地脉的律动,更加贴近那疏导精要描述的状态。
渐渐地,异象发生了。
残殿之外,那昏沉天空中弥漫的、无处不在的死寂气息,在靠近这残殿结界时,不再是被单纯地阻挡或排斥,而是如同流水遇到了礁石,自然而然地……绕行而过!虽然只是极其细微的改变,范围也仅限于结界外围数尺,但这意味着,他的推演方向是对的!
这隐匿结界,不再仅仅是“隐藏”,更带上了一丝“规避”的特性!消耗的能量竟然也随之减少了一丝!
成了!
任天齐心中振奋,却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维持着这种玄妙的状态,一边继续推演感悟,一边借助这改良后的结界,更加高效地汲取着空气中那稀薄却无处不在的天地灵气,修复自身。
时间在深度入定中飞快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他膝上的鸿蒙斧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悸动,将他从那种物我两忘的状态中惊醒。
他睁开眼,眸中一丝混沌流光隐没,感觉神魂虽然依旧疲惫,但对力量的掌控似乎更加精妙了一丝。伤体也恢复了三四成,至少不再有崩溃之虞。
他抬头看向残殿穹顶的缺口,外面的天色似乎更加昏暗了,已是傍晚。而墙壁上那些妖文符号的光芒,已经黯淡到几乎熄灭,脚下的地脉波动也微弱到了极点。
这残阵,即将彻底失效。
“准备出发。”任天齐站起身,声音比之前沉稳了不少。
众人早已收拾停当,闻言立刻紧张起来。短暂的安宁结束,前路依旧是未知的凶险。
任天齐走到那面刻满妖文的墙壁前,深深看了一眼那团包裹斧头的混沌图案,将那份古老的悲壮与战意记在心里。随后,他并指如刀,混沌气流凝聚于指尖,在那图案旁边,依循着刚刚领悟到的一丝疏导精要,刻下了一个极其简陋、却蕴含着特定能量回路的指引符号。
若后来者有幸至此,或许能凭借这符号,更快地引动此地残存之力。
做完这一切,残阵的光芒恰好彻底熄灭。外界那令人窒息的死寂压迫感再次笼罩下来。
“走!”
任天齐当先走向残殿另一侧一个被碎石半掩的出口。根据他之前的推演和鸿蒙斧的感应,出口外,应该就是通往那片传说中未被完全侵蚀的山林方向。
队伍沉默而迅速地跟上。
钻出出口,外面是一片更加荒凉的山坡,怪石嶙峋,寸草不生。但抬头望向东南方向,在那昏沉的天际线下,隐约能看到一片连绵的、颜色深沉的阴影,与周围死寂的荒原截然不同。
那就是他们的目标!
然而,没等众人心中升起希望,任天齐的脸色却猛地一沉,抬手示意队伍停下。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前方山坡下的乱石堆。在那里,他感觉到了一股熟悉的、阴冷污秽的气息,虽然极其淡薄,却带着一种……窥探的意味。
蚀骨盟的爪子,竟然已经伸到这里了?还是说……他们一直都在被监视着?
他握紧了手中的鸿蒙斧,斧身温热,传递着警惕与一丝……遇到“老对手”般的跃跃欲试。
看来,这最后一段路,也不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