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没几天就回去了。”
“这几天全拜年拜过去了,然后就回二王村。”
“放在家里也是白放着。”
“赶紧进来吧!”
两人略显局促地跟着祁同伟走进了屋子。
钟小艾笑着说:“你们俩也真是,来拜年也不提前说一声,万一错过了不是白来一趟?”
薛向阳一时语塞,脸上还是那副憨厚模样,根本让人想不到他当初为了一个订单敢和赵瑞龙当面争执,面不改色的模样。
祁同伟给他们泡上了茶:“今天我去赵伯伯那儿拜年了,本来想着早上就回来,还能去别的地方走走。”
“结果倒好……”
“直接被赵伯伯留了下来,一直到刚才。”
薛向阳听了更紧张了:“祁总,您说的赵伯伯是……赵总的爹?”
祁同伟笑了笑:“不然呢?”
两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祁同伟放下茶杯,叹口气:“老薛,你当初可是跟赵瑞龙硬刚过的人,那时候你不怵他,怎么现在反倒怕了?”
薛向阳苦着脸说:“我那时候……我那时候还不知道他是谁啊。”
钟小艾好奇地问:“可你后来知道了他的身份,赶工期的时候不还是敢和龙哥争论?”
“你怎么会怕他呢?”
薛向阳老实答道:“我工作的时候哪管这些,谁对听谁的。”
王美瑶赶紧接话:“我们家老薛就是实诚,所以在二厂一直也没往上走。”
祁同伟和钟小艾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明白了七八分。
就这情商,能升职才怪了。
钟小艾笑着说:“你们别担心,龙哥为人很大度,只要不是故意针对他,他都愿意认错。”
薛向阳搓着手说:“我知道,我和赵总平时也挺合得来。”
祁同伟没好意思拆穿,赵瑞龙背地里可没少叫他“薛木头”,还经常被他顶得下不来台。
说两人关系好,谁信谁天真。
不过赵瑞龙有个优点,只要能帮他赚钱,他就能忍。
所以他喜欢和工人们打成一片,也能容忍薛向阳的较真——这些人可都是他利润的来源。除非他是脑子进水了,不然不会给谁脸色看。
当然,如果别人犯了错,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跟有些老板完全不同。
在二王村,大家对赵瑞龙评价还真不错。
至于祁同伟,那是又敬又怕——那可是二王村的“土皇帝”!
祁同伟问道:“过年放假时间紧吧?家里都安排好了吗?”
薛向阳脸上露出笑意:“我们厂里放了半个月假,已经很不错了。”
“好多单位连个年假都不给。”
这个年代,很多单位根本不知道年假是什么东西,就连机关单位也是一样。
年假?什么东西?没见过。
但二王村是民营企业,假期放不放,主要看几位老板的心情。
薛向阳一说起家里就来了精神:“真是感谢祁总关心,今年总算能过个像样的年了。”
“我们这些回京州的,公司都安排了车接送,出行啥的也方便。”
“我和美瑶这次回来,家里人特别高兴。”
“我干了这么久,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
王美瑶忍不住轻敲了薛向阳一下,在领导面前说工资给得多,你脑子是不是木头做的?
薛向阳还一脸懵:“本来就是多嘛。”
“咱们在这儿干了四个多月了,光我一个人一个月就有四千,再加上半年奖,又是一万……”
“这可顶得上我以前在二厂好几年的收入了。”
王美瑶气急交加,一口气没上来,差点被气出病来。
祁同伟笑着打圆场:“嫂子,你别担心,老薛的薪水和奖金都是我定的,他们赚了多少我心里有数。”
“我之所以给老薛这么高的工资,是因为他确实值这个价。”
“他来了之后,整个农机厂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三分之一,就光这份贡献,半年一万的奖金,一点也不过分。”
王美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薛这人吧,只会干活,人情世故方面一窍不通。”
“也因为这个,经常和领导闹别扭。”
“过年期间,我还怕他给你们添麻烦呢。”
祁同伟哈哈一笑:“我就欣赏老薛这种实在肯干的性格。”
“咱们农机厂才开半年多,还没到一个完整的财年。”
“等到了财年,我们会有一次隆重的颁奖典礼。”
“到时候会有各种评选,表现优异的,奖金还会更高。”
他神情一正,
“你们现在可能觉得一万块不少了,但我提前告诉你们,财年奖金,最少也是一万起步!”
祁同伟往后一靠,微笑着说,
“我准备了大把奖金,能拿多少,就看你们的干劲和成绩。”
“所以,不用想那么多,只管放手去干。”
薛向阳扶了扶眼镜,认真地说:“祁总您放心,我和我爱人一定不会掉队!”
祁同伟笑着点头:“我相信你们的能力,更佩服你们的工作态度。”
“你们可是我们厂的主力。”
“我希望半年后的表彰简报上能看到你们的名字。”
这话不是随便说说。
薛向阳两口子确实是能人。
老薛来了之后,直接把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赵瑞龙都说,有这样的人才不去用,二机厂破产也是活该。
王美瑶也不是一般人。
当初祁同伟跟她说,只要介绍一个技术过硬、品行可靠的工人,每人奖励一百五十元介绍费。
结果没过几天,赵瑞龙就给了她三千块!
更厉害的是,这些人还不全是二机厂出来的。
后来王美瑶又陆陆续续拉来几十个工人。
光是这些人头费,已经快赶上薛向阳的工资了。
祁同伟用技能查过,王美瑶的“招聘人才”天赋评级是A级。
于是人事科长的位置就非她莫属了。
作为公司的高层,不管是祁同伟、钟小艾还是赵瑞龙,对于农机厂的人员结构都非常重视。
首先,农机厂的员工以二王村本地人为主,这是祁同伟的基本盘,绝对不能动摇。
其次,其他地区的员工要尽量分散安排,防止他们抱团。
此外,还适当引入各地劳动力。
当初那场引发农民冲击县衙的事件,虽然表面上是因为保粮保地的需求,但真正的原因是祁同伟不想让外地势力坐大。
农机厂现在看起来不显眼,但他相信将来会越做越大。
所以,提前做好内部结构的管控,是管理的硬指标。
祁同伟坐镇时当然不怕——
他有“知人知面知心”的技能,谁心里想什么,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他是开挂的!
再加上他有“二王村霸王”的名号。
谁要是不听话,他敢真动手,谁来了也护不住。
可其他管理人员没他这本事。
为了农机厂的长远发展——祁同伟不可能一直坐镇——那就得从源头上把问题解决好。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收,那些信奉各种宗教的,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祁同伟早有私下交代:不招!
要是哪天生产任务紧急,你突然说要去祷告、做仪式,不能上班——这谁顶得住?
这种事不能写在明面上,否则容易引发争议。
而且祁同伟还是个干部,肯定不能让人抓到把柄。
所以他在公开场合不会反对什么宗教信仰,但他绝不允许厂里出现这种情况。
为此,他给夜校选用的教材都是那本红色的小册子。
祁同伟见两人神色放松了些,这才开口问:“你们这次外出半年,家里人挺惦记的吧?”
薛向阳看了眼王美瑶,说道:“我家那边就剩下嫂子了,孩子都上大学去了,倒是爱人家里还有老人。”
王美瑶接着说:“我本来就是嫁出去的女儿,跟娘家来往也不多。”
“主要是现在日子过得紧巴,人情往来花销太大。”
“这次回去,我给娘家人包了个一千块的红包,老一辈的挺高兴。”
她说这话时,神情颇为复杂。
其实王美瑶的工资并不低,过年那会儿,工资翻倍不说,还拿到了五千块的年终奖。
她这半年的收入,已经赶上万元户了。
给娘家一千块,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负担。
薛向阳轻轻拍了拍王美瑶的肩膀,转向祁同伟说:“祁总,我们俩能不能搬到二王村去?”
钟小艾听了,有些惊讶:“你们要放弃城镇户口,去做农民?”
这可太出人意料了。
现在谁要是干这种事,估计会被当成脑子有毛病。
从那会儿一直到新世纪初,几乎都是农村人拼命往城里挤,从没听说过城里人主动往农村搬的。
不说别的,光是手续就难办,还得花钱!
没想到,薛向阳竟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祁同伟问:“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薛向阳答道:“我和美瑶都是在工厂干了一辈子的人,我在厂里待的时间,比在家都长。”
“以前还盼着二机厂能翻身,现在看,没戏了。”
“跟咱们农机厂比,差距太大。”
祁同伟点点头。
薛向阳眼光不差,后来二机厂果然倒闭了,被一个私人老板接手。
“在农机厂,我找回了刚参加工作时的那股劲儿。”
“还有,厂里给的待遇也不错。虽然在农村,但那里的城镇化程度,不比京州一些地方差。”
“医院、学校、市场啥都有,配套齐全。”
“在二王村生活,比我现在住的地方还方便。”
“我这个人直来直去,不懂绕弯子,换个人可能就容不下我了。可祁总、钟总和赵总却给了我最大的空间和最大的支持……”
“我想在这儿干到退休。”
祁同伟端着茶杯的手停了一下,抬头看着薛向阳,语气郑重地说:“老薛,这可是影响一生的决定。”
薛向阳语气坚定:“不是冲动决定的,是我和爱人反复商量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