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笑着说:“今年二王村火了,我们大小王庄也跟着沾了光。”
“也不瞒老书记,我们村大多数人家过年都能摆上六个像样的菜,一点不勉强!”
大家又是一阵笑声。
大小王庄和二王村还没合并前,确实没少沾人家的光。
光是农闲时去二王村做工,就赚了不少钱。
更别说卖些农副产品,也挣了不少。
过年能吃上六个硬菜,还真不算夸张。
祁同伟赶紧打住话头:“各位,咱们别老夸我,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没有大家的支持,村子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变化。”
大家哄堂大笑。
他们心里都清楚,村子能有今天,说到底还是祁书记的功劳。
要是自己真有本事,村子也不会穷这么多年。
不过祁书记这么一说,大家自然心里高兴。
毕竟谁都不想白出力,这酒喝起来才带劲。
祁同伟举起黄酒:“各位,来,咱们干一杯,祝老人健康长寿,祝孩子茁壮成长,祝青壮年顺顺利利,也祝咱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众人齐声响应:“祝咱们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过日子,就图个盼头,图个一年比一年强!
今天他们也学学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这日子,过得真叫一个痛快!
三村一起吃年夜饭,气氛格外热烈。
一是人多热闹,这是东边村庄的老传统。
二是饭菜丰富、饮品齐全,老少都吃得满意。
三是祁同伟把农机厂和农机培训中心的电视全都搬了出来。
整整十六台十七寸的大黑白电视机,同时播放春晚。
过年不看春晚,哪还有年味?
要知道,电视机在村里还是个稀罕物。
虽然二王村今年平均每人增收了五六百,但买电视机还是有点吃力。
原因也很简单,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只有少数几户家里有人在厂里上班的才买了,还都是十四寸的。
这下一下子搬出十六台十七寸的黑白电视,立刻成了焦点。
祁同伟乐呵呵地看着电视里一个包着头巾的演员说:“俺叫魏淑芬……”
经典就是经典,永远不会过时!
酒过三巡,祁同伟随便找了个理由回到了钟小艾身边。
首桌上坐的不是大叔就是大爷,除了他这个年轻人,三十岁以下的几乎没有。
这种场合,跟那些长辈也聊不到一块去。
祁同伟才不自讨没趣。
还是小艾身边舒服!
钟小艾正忙着给村里的孩子们发红包。
这次是专门奖励学校里成绩优异的孩子们。
红包很厚,每个都装着一张大额钞票。
领到红包的孩子们连声感谢,脸上满是喜悦。
家长们更是满脸自豪,神采飞扬——孩子们有出息,比他们自己得了奖还要高兴。祁同伟满意地点点头。
他是个大学生,格外看重知识的力量。
一直努力在二王村营造学习的风气。
对农民,尤其是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农民来说,想要改变命运,读书是最直接的出路。
祁同伟眼尖,一眼就看见了徐大妈家的小女儿:“丫头,你家奶奶还给你介绍人家吗?”
小姑娘害羞地脸红了:“叔叔,你不是说不让我奶奶给我张罗亲事嘛?”
“我奶奶可没再提这事了。”
“我现在还在读书呢!”
“等以后毕业了,我就去农机厂上班。”
祁同伟笑着摸摸她的头:“好孩子,好好读书,将来长大了,我帮你找个好归宿。”
小姑娘害羞地捂着脸跑开了。
徐大妈走上前来打了个招呼,叹了口气:“家里孩子多,实在养不过来,只能早点给人家,好歹能吃饱饭。”
祁同伟一时沉默。
他突然想起了前世在西部某省出差时,曾去过的那户老乡家。
那家人当时的想法,跟徐大妈如出一辙。
“你把孩子带走,能让她有口饭吃就行。”
这原本是他藏在心底的记忆,如今被徐大妈一席话勾起,一下涌上心头。
他们是不爱孩子吗?
不是!
亲生骨肉,哪有不爱的道理?
只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才不得不忍痛割爱。
徐大妈没察觉祁同伟的情绪变化,笑呵呵地说:“祁支书,要不是你,我们哪想过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就是以前吃大锅饭那会儿,也没想过日子能这么红火!”
她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
说今年没算分红,家里还存下一千多块钱。
说现在三天就能吃上一回肉。
说年前赶集给家里老老少少都置办了新衣裳。
事情很零碎,徐大妈也没什么文化,说得颠三倒四,但祁同伟听着却格外温暖。
祁同伟一向觉得自己心硬,杀人时也从不手软。
但今夜的这些话、这些人,却让他内心渐渐柔软起来。
他的心情不知不觉变得轻松了许多。
他就这么耐心地听徐大妈说了好一会儿废话,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不是那种应付的假笑,也不是敷衍了事的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直到徐大妈的儿子寻来,她才猛然反应过来:“哎呀,支书,我是不是耽误你时间了!”
“让你听我这个老婆子啰嗦了这么久。”
祁同伟依旧笑盈盈地说:“我是支书啊,听大家说话,本来就是我的职责。”
徐大妈一边道歉,一边乐呵呵地跟着儿子走了。
祁同伟抬手看表,好家伙,都快十一点了。
他赶紧拉起钟小艾:“走走走,咱们该回去了。”
边走边低声说:
“咱们俩在这儿,大家放不开。”
钟小艾咯咯笑着,语气得意:“小朋友们可喜欢我啦。”
祁同伟笑着说:“你可是财神娘娘,谁不喜欢?”
钟小艾笑得更开心了。
祁同伟叮嘱道:“今天是除夕,回去记得给帝都那边打个电话问个好。”
“今年没回去过年,把你留在这里陪我,总觉得有点对不住帝都的父母。”
钟小艾紧紧挽住他的胳膊,脸上满是甜笑:“没事的,今年不回去,咱们早就有约定。”
“我爸还特意跟我说了,要我安心在你身边工作。”
“他在家也忙得很。”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想想咱们刚来的时候,二王村是个啥样,现在又是个啥样……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想想师兄的计划……只要明年夏收前,全村人都能搬进两层小楼,那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成就。”
“我就觉得特别自豪!”
祁同伟有点意外:“自豪?”
钟小艾用力点头:“当然自豪啊!”
“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努力呢。”
祁同伟笑着纠正:“你太谦虚了,是很大的一份努力!”
祁同伟愈发喜悦。
“虽然我不能回家,但我清楚,我们正在从事一件极具价值的事业。”
“如果不是跟着师兄,哪能参与如此有意义的项目?”
“父亲常对我说要用心学习、踏实工作,为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以前,我对这话的理解很模糊……”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的工作正是推动四个现代化的实践。”
“我们在二王村所做的一切,不仅改善了村庄的面貌,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重塑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祁同伟笑着问:“你真的觉得他们精神层面有变化?有证据吗?”
钟小艾更加自豪:“他们眼里有光!”
这句话祁同伟很喜欢。
二王村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收入增加了,百姓气色也好了,口袋也鼓了,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眼神中透出一种希望。一句话,触动了祁同伟的心弦。
他是孤儿,比任何人都清楚,活着本就不易。
更别提有尊严地活下去。
否则,前世他怎会在汉大的操场上跪下?
那一刻,尊严尽失,心如死灰,从此只剩下一个念头——不惜一切往上走。
二王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让祁同伟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他毕竟是大学生,还带着前世的记忆和经验,对时代趋势有着清晰的判断。
在这种条件下,要是还不能改善村民生活,那才真是奇怪。
真正让他自豪的,是改变了村民的精神状态,让他们能够坦然、平等地面对任何人的目光。
他让整个村庄的人挺直了腰杆活着,这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钟小艾不愧是系统评定为“辩论天赋A级”的人物,一句话就打动人心。
这个新年,注定被他铭记。
钟小艾回到宿舍,给钟声打了通电话报平安。钟声对两个年轻人没有回家过年,心里颇有些遗憾。
但他是理解的,只叮嘱道:
“小艾,同伟的眼光远比常人长远,遇到事情一定要听他的,别自作主张。”
钟小艾笑着说:“师兄当然厉害。”
“对了,爸,我们今年赚了些钱,你需要用吗?”
钟声忍不住笑了:“我都工作多少年了,怎么会缺钱?”
“你们还能赚到钱?”
“不是师兄写书的稿费两万块吗?”
钟小艾嘿嘿一笑:“不是稿费,是分红!”
钟声不以为意:“农机厂才刚建起来吧?”
“你们给工人发的工资已经快赶上城市水平了。”
“能不亏本就不错了,还赚钱?”
钟小艾拖长了音调“哦——”了一声,
“看来家里真不缺钱,那我这一百五十万就自己留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