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推辞赵大人的好意。
如果赵立春的判断正确,那将是第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流水县升半级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作为流水县的一把手,他本就是吕州参议之一。
五年后任期一满,再进一步升任吕州府尹,也属理所当然。
如果他拒绝了,赵立春肯定另换他人。
赵立春淡淡地说:
“好好干。”
易学习自然答应。
他心里明白,从今天起,他就是祁同伟在流水县最坚实的后盾。
谁要是动祁同伟,就是在跟他易学习过不去。
哪怕是宁家施压,他也得顶住。
这是派系的需要。
从今天开始,他不再是单打独斗,他也有靠山了。
易学习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赵立春交代的任务。
赵立春见谈话差不多了,立刻问道:
“老头子,二王村现在缺管理人手啊!”
“你是不是得给我们调几个过来?”
赵立春连看都不看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一眼:
“新建,你来说!”
刘新建连忙开口:
“同伟的计划很明确,农机厂、培训中心、还有未来的养殖场……都需要大量管理人员。”
“他确实需要我们的支持。”
赵立春略皱眉头,有些不解:
“不太像他的风格,这小子向来谋定而后动,他应该早就知道去哪找合适的人才。”
刘新建由衷佩服地说:
“同伟说了,有几个地方……”
他刚把祁同伟的话转述一遍,赵立春便立刻开口:
“学校那边先缓一缓,别去了。”
“学习,你把流水县里那些有本事却被冷落的干部名单给同伟送去。”
“新建,你私下打听一下国企里那些踏踏实实干活的人……”
易学习心中暗自感慨,赵大人对祁同伟的支持,是方方面面的。
赵瑞龙忙不迭地跑了一趟,送完易学习回家,又专程把祁同伟从二王村接了出来。
祁同伟看着他,一脸疑惑:
“你这眼神,什么意思?”
赵瑞龙神情复杂:
“同伟,你这个设想……是打算打造全国首个农村现代化示范点?”
祁同伟点头:
“是啊。”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么?”
赵瑞龙有些着急:
“可谁看得出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
“你搞工业不行吗?”
祁同伟笑了笑:
“我也想搞啊,可咱们有那个条件吗?”
赵瑞龙一时语塞。
祁同伟语气平静:
“有多大锅就做多少饭。
你看看流水县那片平原,你想建工厂搞工业,国家会批吗?”
“我们有耕地保护,有粮食生产任务。”
“要致富,只能从土地上下功夫。”
“整体产量这种大事,我职位太低,轮不到我去操心。”
“单单位面积的产量,倒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一下。”
赵公子狐疑地望着他:
“我爹说,你的这个规划,连省里的主政大员都得配合。”
祁同伟神色坦然:
“二王村要是没搞出名堂,说什么都没用。”
“可要是真搞成了,我的计划实现了,就算和吕州那边有些摩擦,又有什么关系?”
“这可是国家级农业示范区,能牵动多少人的利益?”
“足够让流水县的干部们拧成一股绳。”
“吕州要是不点头,流水县的官员就敢和他们硬碰硬。”
“吕州要是不松口,省里就能直接跳过他们,实行省管!”
哦?!
赵瑞龙眼睛猛地睁大。
“再说,流水县本就有省管的名分,吕州本来就不直接管流水,这正好给了省府一个机会。”
“我不信省里的大人们看不出来这里面的机会。”
赵公子惊讶地看着身边的这位朋友:
“你这是阳谋啊!”
祁同伟依旧冷静:
“还早,这才刚开始。”
“先把事情做起来再说。”
赵公子由衷赞叹:
“难怪老头子这么看重你,还特意叮嘱我多向你请教。”
“听你一番话,真是豁然开朗。”
“我是真的服了!”
祁同伟苦笑道:
“你怎么说得这么夸张?”
赵瑞龙嘿嘿一笑:
“夸张?你根本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你可把我爹都‘调动’了!”
他竟把赵立春府中谈话的内容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领导的谈话通常是私密的,一般人绝不会轻易外泄。
赵瑞龙却毫不在意,最后还补了一句:
“老头子说得没错,以后我得紧紧跟着你。”
祁同伟大笑:
“赵书记让你听你的,那你帮我找的资料呢?”
赵瑞龙一脸得意:
“要不是拿到了,我也不敢把你从二王村那个忙得不可开交的地方拉出来。”
“你要的资料,新建哥第一时间就交给我了。”
刘新建虽然缺乏战略眼光,胆子也不够大,但办事稳当、细致,是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
正因为如此,尽管赵立春对他缺乏全局思维一直不太满意,仍然把他留在身边——用起来太顺手了。
刘新建第一时间整理好了相关资料。
赵瑞龙忍不住问:
“你为啥非要找那些劳模先进?”
祁同伟坦率回答:
“我们要找的是真有本事的人,不是混日子的。”
“能评上劳模先进,那手艺不过硬是不可能的。”
赵公子皱眉:
“这些人,不是各个单位的宝贝疙瘩吗?”
祁同伟直言不讳:
“在正常运作的工厂里,他们当然是香饽饽。”
“可咱们如果把这些人招来,那待遇肯定普普通工人强。”
“不过我让你找的,不是正常运作的工厂,而是那些快要倒闭的企业。”
此时,全国范围内的东大系企业正经历第一波倒闭潮。
敞开国门看世界的苦涩,正一点一点显现出来。
这种苦涩,一直延续到新千年的头十年。
越是在经济繁荣的地区,这种苦涩越能被深切体会。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这种感受就越持久深刻。
看世界的过程,是一场持续承受痛苦并做出调整的过程。
赵公子根本没想过自己会经历怎样的人生起伏。
他没那个脑子!
幸好赵瑞龙现在跟着祁同伟干,即便赵立春不提,赵瑞龙也觉得跟着祁同伟干有奔头。
不是因为觉得祁同伟将来仕途光明——那太遥远了。
成熟的政治体系,从来都是老人掌权。
不说别的,光是米国的总统,今年都七十六了。
赵瑞龙跟着祁同伟,已经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
他对做官没兴趣,但对捞钱特别上心。
跟着祁同伟,有油水可捞!
这让他铁了心,要继续跟着祁同伟干下去。
赵瑞龙开口问:
“名单上的这些人都是先进工作者,各种荣誉拿到手软,哪怕企业出了问题,他们依然是核心骨干。”
“咱们真能把这些人挖过来?”
赵公子觉得这事不容易。
祁同伟解释说:
“一个组织或团体刚起步的时候,首要任务就是扩张,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以工厂为例,工人的位置好安排,各种福利保障也都能跟上。”
“那时的中坚力量,自然就是这些劳模和标兵。”
“但当组织过了扩张期,就会追求一个词——稳定。”
“这个时候企业流程已经趋于稳定。”
“像初创时期那种人才快速成长的情况,基本看不到了。”
“想成为中坚力量,只能靠年头慢慢熬。”
赵公子皱眉:
“这么麻烦?”
“我听米国那边,好像只要有本事就能出头啊。”
祁同伟大笑:
“谁跟你说的这话,你就上去扇他两巴掌。”
“米国那边的人情世故,比咱们还复杂。”
“想出头,不光要有能力,还得有深厚的关系。”
“他们的社会状态,还停留在东大战国时期。”
赵公子一愣:
“这和我之前听到的说法完全不一样。”
祁同伟冷笑:
“主流思想?那是米国那边宣传出来的。”
“你觉得计划经济不好?”
“那你知不知道,世界上那些最成功的大跨国企业,内部实行的都是标准的计划经济?”
赵瑞龙听得目瞪口呆。
赵公子忍不住骂道:
“这些媒体真是害人不浅。”
“现在都说米国多好多好,全是好话。”
“一句坏话都不敢说。”
祁同伟倒是挺淡定:
“米国那个地方,是富人的天堂,只要你有钱,在那里你就是爷。”
“再说了,这就是生意。”
赵公子大吃一惊:
“生意?”
祁同伟瞥了他一眼:
“你惊讶什么?”
“这当然是一门生意,否则一群连国门都没出过的人,怎么会这么了解米国?”
“你看看他们把米国描绘得多美好。”
“背后肯定有人给钱让他们这么说的。”
赵瑞龙苦笑:
“米国在我心中的形象彻底崩塌了。”
赵公子喃喃自语:
“米国的大企业居然是计划经济,谁能想到?”
祁同伟耸耸肩:
“你现在也是经商的人了,自然明白老板们到底想要什么。”
赵瑞龙认真点头:
“追求利润!”
资本的本质就是逐利,利润永远是第一位的。
至于解决就业、纳税、承担社会责任……那都是顺带的。
这才是核心!
赵瑞龙前阵子还在和祁同伟探讨各种“降本增效”的策略。
每一条都不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
赵公子咬牙切齿:
“以后谁再跟我提米国自由,老子一巴掌抽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