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室的日光灯管坏了一根,剩下的那根在天花板上晃悠,把屏幕上的Excel表格照得一半明一半暗。林小满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百分比,指尖在键盘上悬了很久,却没敢按下回车——A列是“行动次数”,b列是“沈严保护动作类型”,c列是“保护对象指向”,最后一行的汇总单元格里,红色的“87%”像根刺,扎得她眼睛发疼。
她做这个模型,最初只是想验证一个“不合理的数据偏差”。从红泥港挡钢管开始,到仓库通风管里的体温、实验室递来的弹匣、坠落铁门后的血渍,17次行动里,沈严有15次的第一反应是把她护在身后。按正常战术逻辑,队长应优先保障行动目标和自身安全,可他的动作轨迹,却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每次都精准地偏向她的方向。
“文职还在跟数据较劲?”
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时,林小满像被抓包的学生,慌忙想最小化窗口。沈严已经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两杯草莓奶盖,杯壁上的水珠滴在地板上,晕开小小的湿痕。他左肩微沉,是昨天复查时医生叮嘱“少提重物”,却还是绕了两条街去买她上次说“甜度刚好”的那家店。
“没较劲,只是整理行动报告。”林小满的指尖在鼠标上乱点,屏幕却不争气地停在“保护动作频次分析”图表上。红色的柱状图一路飙升,在“挡在身前”那项达到峰值,旁边的注释栏里,她还没来得及删的草稿写着:“无战术必要性,疑似主观倾向。”
沈严的目光扫过屏幕,却没戳破,只是把热乎的奶盖往她手里塞:“刚出锅的,泡沫没化。”他的指尖擦过她的手背,带着杯壁的凉意,却让她想起110话里,他塞给她止痛药时,那烫得像火的指尖——原来他的温度,从来都分场合,危险时是滚烫的保护,日常里是克制的关心。
林小满握着奶盖,吸管戳进泡沫的瞬间,突然想起128话里,他把撕碎的裙摆塞进她口袋时说的“数据记录需要实物”。她低头看了眼桌角的文件夹,里面夹着他的外套衣角(118话挡雨用)、带血的纱布(122话挡铁门后换的)、还有那张画着船锚的便签(133话他偷偷画的)——这些“实物证据”,比屏幕上的百分比更让她心慌。
“模型算什么呢?”沈严拉过把椅子坐在她旁边,左肩贴着椅背,刻意避开用力。他盯着屏幕上的图表,眉头微挑,“87%?你把我挡个铁门都算进去了?”
“战术评估里,非必要保护动作会增加自身风险。”林小满硬着头皮解释,指尖在键盘上敲出122话的记录,“12月3日造船厂行动,铁门坠落时你可选择侧移躲避,却用后背硬挡,导致肩伤复发,行动效率降低30%,不符合最优战术模型。”
沈严低笑出声,笑声震得胸腔发颤,牵扯到左肩时,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却还是嘴硬:“文职就是教条,难道看着你被铁门砸?”他伸手,用指腹轻轻蹭了蹭她屏幕上“87%”的数字,“这个百分比,不用算也知道,下次行动还是这个数。”
林小满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像被他指尖的温度烫到。她慌忙移开视线,却瞥见他袖口露出的绷带——是昨天复查时新换的,她在走廊里撞见护士说“伤口还没长好,不能再受力”。原来他什么都知道,知道保护她会受伤,知道不符合战术逻辑,却还是次次都这么做。
“数据不会骗人。”她小声反驳,却没底气。Excel的公式能算出行动风险、物资流向、毒贩轨迹,却算不出为什么他每次都把生的机会让给她,算不出为什么他会偷偷在她数据本上画船锚,算不出为什么他的战术包里会藏着她的体检报告(141话)。
沈严没再反驳,只是拿起她的鼠标,在模型里新增了一列“风险补偿”。他输入1998年的日期时,林小满突然愣住——那是李国安失踪的年份,是她被抱养的年份,也是沈严说“小时候喊你安安妹妹”的年份(110话伏笔)。他的指尖在键盘上顿了顿,输入:“1998年6月,目标保护优先级:安安(林小满),高于任务目标。”
“你……”林小满的声音发颤,想问他怎么知道“安安”这个名字,想问他是不是早就认出她,想问他138话里说“我信你爸”时,泛红的眼眶是不是因为想起了当年的事。
沈严却突然关掉了表格,屏幕回到空白的Excel界面。他拿起桌上的文件夹,抽出那张画着船锚的便签,递还给她:“别瞎琢磨数据了,技术科刚发来消息,军供站的物资记录有问题,1998年6月的‘特殊制冷剂’,除了沈建国领过,王副队长也签过字。”
王副队长——149话里“老鱼在军供站”的线索突然浮现在林小满脑海里。她猛地抬头,看到沈严的眼神变得凝重,左肩因为坐姿太久而微微发麻,他却还是挺直脊背:“明天去军供站查档案,你跟我一起。”
“你的肩……”林小满下意识地抓住他的手腕,想让他别再硬撑。指尖触到他腕骨时,突然想起113话通风管里,他紧贴着她时的体温——狭窄的空间里,他的呼吸落在她耳边,说“别出声,我护着你”。
沈严的手腕僵了一下,却没抽回手。他看着她紧张的眼神,突然笑了,像146话里拿着草莓奶盖时那样,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放心,挡铁门还行,查档案不费劲儿。”他顿了顿,指尖轻轻反握她的手,“模型别删,下次行动前,我看看我的‘保护率’能不能破90%。”
林小满的脸瞬间红了,像被屏幕的光映透。她慌忙抽回手,假装整理文件夹,却把那张船锚便签紧紧攥在手心——纸上的墨迹还带着点他的体温,和133话里他画的时候一样,软乎乎的,不像他平时的刚硬字迹。
沈严站起身,左肩微沉地走向门口。他没回头,却在门口停下,声音很轻:“奶盖别放凉了,你上次说凉了泡沫会塌。”说完,他轻轻带上了门,把数据分析室的灯光和她的慌乱,都关在了里面。
林小满看着桌上的奶盖,泡沫还泛着粉色的光,像146话里他拿来的那杯。她重新打开模型,在“保护动作动机”那栏,第一次没有输入公式,而是手写了一行字:“非战术必要,疑似……心动。”
就在这时,屏幕突然弹出技术科的紧急邮件,附件是军供站的物资流水——1998年6月17日,王副队长领取的“特殊制冷剂”,签收地址是造船厂地下实验室,与123话里沈建国领取的物资,送往了同一个地方。
更让她心惊的是,邮件最后附了张监控截图:王副队长走出军供站时,手里拿着个船锚形状的钥匙,和沈严给她的铜制吊坠,一模一样。
林小满的心脏骤然收紧。149话里“老鱼在军供站”的线索,突然有了指向;沈严父亲的涉案记录,又多了个同谋;而她刚在模型里写下的“心动”,突然被蒙上了一层悬疑的阴影——下次去军供站,沈严的“保护率”会不会真的破90%?还是说,王副队长的出现,会让他们都陷入更大的危险?
她抓起桌上的草莓奶盖,猛吸了一大口。甜腻的味道压不住心里的慌,屏幕上的“87%”还在闪烁,像个未完成的答案,而军供站的钥匙和“老鱼”的阴影,正悄悄织成一张网,等着他们走进下一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