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炭盆里的银骨炭,微微炸出几点火星。毓庆宫内静得诡异,唯有胤礽低弱的呓语声在空气中回荡。
“纳穆海青……飞走了……”他双颊绯红,冷汗浸透了明黄寝衣。喉咙里挤出的古怪音节断断续续,像某种古老咒文。
张太医跪在脚踏上把脉,忽然身子一僵,“咚”地撞翻了药箱。太子心口处,鳞爪状的红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
梁九功慌忙上前扶住踉跄的康熙。帝王盯着那片红斑,脸色骤然惨白。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冲刷着乾清宫鸱吻上的积尘,像极了三十年前孝庄太后抱着高热皇子祈福的雨夜。
“万岁爷!”梁九功声音发颤,“这……这和您幼时病症一模一样啊。”
康熙攥紧拳头,指节泛白。他转身从奏折匣子里抽出一份密奏,匕首划过掌心,鲜血滴落。火苗“轰”地蹿起三尺高,蓝焰中赫舍里皇后的朝珠若隐若现。
珍珠串突然崩断,滚落的珠子在血泊里排成满文“额涅”字样。康熙盯着尚未结痂的伤疤,鼻尖萦绕着熟悉的檀香,带着一丝铁锈味。
“纳穆海青……”胤礽呓语越发清晰。康熙猛地想起父皇临终前反复念叨的猎鹰名字。他握紧双拳,眼中闪过复杂神色。
梁九功跪在地上不敢抬头,“万岁爷,这……这火焰中的影子……”
康熙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蓝焰中赫舍里皇后的剪影若隐若现,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什么。
“传旨,召五阿哥、八阿哥即刻进宫。”康熙声音沙哑,“另外,派人去奉先殿取当年的《起居注》。”
张太医战战兢兢道:“万岁爷,太子殿下这症状……怕是……”
“朕知道。”康熙打断他的话,“你先退下,让太医院准备最好的药材。记住,今日之事,谁敢外传……”
“奴才明白!”张太医磕头如捣蒜,慌忙退出殿外。
康熙走到床边,看着昏迷中的胤礽。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关于父亲顺治帝的往事,那些被刻意遗忘的细节,此刻都变得无比清晰。
窗外雨势渐大,打在窗棂上发出密集声响。康熙伸手摸了摸胤礽滚烫的额头,轻声道:“孩子,朕终于明白了……”
他转身看向仍在燃烧的蓝色火焰,眼神愈发深邃。赫舍里皇后的剪影渐渐消散,但那串朝珠却还在火中发出微弱光芒。
“传膳房熬些参汤,再备些冰块。”康熙吩咐道,“还有,把乾清宫的旧档都搬到毓庆宫来。”
梁九功连忙应下,小跑着去安排。康熙站在原地,望着跳动的火苗,喃喃自语:“原来如此……怪不得……”
他的目光落在胤礽心口蔓延的红斑上,眉头紧锁。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命运轮回的轨迹,看到了三代帝王无法逃脱的宿命。
蓝色火光映照下,康熙的脸色变幻莫测。他知道,这场代际悲剧的背后,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雨声渐歇,天边露出一抹微光。康熙深吸一口气,开始翻阅那份泛黄的密奏。字里行间,藏着一个王朝最深处的痛楚。
胤礽的呓语仍在继续,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古老的预言。康熙合上密奏,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朕倒要看看,这到底是天意,还是人为。”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窗外晨曦初现,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但在这座宫殿里,一场关于命运与真相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康熙坐在榻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份密奏的边缘。纸张已经发脆,散发着淡淡的霉味,就像那些被尘封的记忆。
“万岁爷,五阿哥和八阿哥到了。”梁九功轻声禀报。
“让他们在偏殿候着。”康熙没有回头,目光依然停留在胤礽脸上,“先不要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
梁九功犹豫了一下,“可是……”
“朕自有分寸。”康熙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天色已经大亮,昨夜的暴雨洗去了积尘,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清新的气息中。
但康熙的心却沉甸甸的。他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清晨,父皇突然病重。那时候的恐惧与无助,至今想来仍让他心有余悸。
“张太医,太子的情况如何?”康熙问道。
“回万岁爷,太子殿下高烧未退,但脉象还算平稳。”张太医擦了擦额头的汗,“只是这心口的红斑……老臣从未见过。”
康熙点点头,没有说话。他知道,这件事不能单靠太医解决。有些事情,需要他自己去面对。
“把密奏收起来。”康熙吩咐道,“顺便查查,这些年可有类似病例。”
张太医应声退下。康熙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一件事。“等等,”他叫住张太医,“去查查太子身边的人,尤其是最近三个月新进宫的。”
“是,万岁爷。”张太医躬身退下。
康熙重新坐回榻边,看着胤礽安详的睡颜。这一刻,他不再是九五之尊,只是一个担忧儿子的父亲。
“孩子,你要挺住。”康熙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哽咽,“这一次,朕一定会找到真相。”
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是梁九功。“万岁爷,该用早膳了。”
康熙摇摇头,“不用了,朕不饿。你去盯着太医院,有什么情况立刻来报。”
梁九功应下,悄悄退了出去。殿内再次恢复安静,只剩下胤礽轻微的呼吸声。
康熙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赫舍里皇后的身影。那个温柔贤淑的女子,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
“额涅……”康熙喃喃自语,眼角有些湿润。他知道,这场风波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窗外传来鸟鸣声,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板上。康熙睁开眼,眼神变得坚定。不管前方有什么在等着他,他都必须面对。
“来人,”康熙唤道,“传朕旨意,召军机大臣即刻进宫议事。”
这一刻,他不仅是一个父亲,更是一国之君。有些事情,必须由他亲自定夺。
胤礽的呓语渐渐平息,呼吸也变得均匀。康熙握住儿子的手,感受着那微弱的温度。
“放心睡吧,”康熙轻声说道,“醒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虽然他自己也不确定,这个承诺能否实现。但此刻,他愿意相信希望。
随着时间推移,康熙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他知道,这场风波不仅仅关乎胤礽,更关乎整个王朝的命运。
“万岁爷,”梁九功轻声禀报,“五阿哥和八阿哥求见。”
康熙点点头,“让他们进来吧。”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这一刻,他又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不管内心如何波澜起伏,他都必须展现出应有的气度。
五阿哥和八阿哥走进殿内,看到康熙脸上的疲惫,都露出担忧的神色。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两人齐声说道。
康熙挥挥手,“免了。你们先去看看太子。”
两人对视一眼,默默走向床边。康熙看着他们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作为一个父亲,他欠这些孩子太多。但作为一个帝王,他又不得不做出某些选择。
“皇阿玛,”五阿哥转过身,“太子哥哥他……”
康熙摆摆手,“太医正在诊治,你们不必担心。朕召你们来,是有其他事要交代。”
八阿哥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凝重,“皇阿玛,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康熙沉默片刻,“有些事情,朕一直瞒着你们。但现在,是时候让你们知道了。”
他说着,从袖中取出那份密奏。五阿哥和八阿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这是先帝留下的密奏,”康熙缓缓说道,“里面记载了一个秘密,一个关于我们爱新觉罗家族的秘密。”
窗外阳光正好,但殿内的气氛却愈发沉重。康熙看着两个儿子,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很多事情都将改变。但他别无选择,因为这就是身为帝王的宿命。
“仔细听着,”康熙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朕要告诉你们的事情,关系到我们整个家族的命运。”
五阿哥和八阿哥屏住呼吸,等待着父亲的下文。康熙翻开密奏,开始讲述那个尘封已久的秘密。
随着故事的展开,两人的表情从疑惑变为震惊,最后变成深深的思索。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父皇会如此重视胤礽的病情。
“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康熙合上密奏,“这不是普通的病症,而是我们家族血脉中潜藏的诅咒。”
八阿哥忍不住问道:“那太子哥哥他……”
“正因为如此,朕才需要你们的帮助。”康熙目光坚定,“我们一起,一定要打破这个诅咒。”
五阿哥点点头,“皇阿玛放心,儿臣一定竭尽全力。”
康熙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很好。现在,我们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就是查清楚这个诅咒的源头。”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坚毅的神情。
“朕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改变命运。不仅是为胤礽,更是为我们整个家族。”
这一刻,康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传朕旨意,”康熙转身下令,“即刻召集所有亲王贝勒,朕要在乾清宫召开紧急会议。”
五阿哥和八阿哥领命而去。康熙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或许,这就是血脉相连的力量。
“胤礽,”康熙回到床边,轻声说道,“等你醒来,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窗外传来御林军整齐的脚步声,预示着一场重大变革即将开始。康熙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他知道,这场风波不仅关乎家族命运,更关乎整个王朝的未来。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带领所有人走出困境。
“来人,”康熙唤道,“准备笔墨,朕要亲自拟旨。”
这一刻,他不仅是胤礽的父亲,更是大清帝国的主宰。有些事情,只有他能做,也只有他必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