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兰忙乎了一整天,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一到晚上就挪不动步了。她回到了自己睡觉的小屋里,总算能歇歇脚了。
她瘫坐在炕沿上直喘粗气,脊梁骨像被抽了筋,软塌塌地一点也挺不起来。
腿又开始疼了,像有无数根钢针在骨头缝里钻,她蜷起腿想揉一揉,刚碰到膝盖就疼得倒抽冷气,额头上霎时沁出一层冷汗。
她想躺下来,在热乎炕上烙一烙能好受点。可她怎么也躺不住,胯骨像被磨盘碾过似的又酸又疼。左边身子刚沾到褥子,右腿的筋就猛地一抽,疼得她实在忍受不了,干脆坐起来不睡了。
夜里疼得更凶了。她坐在炕上默默地哭着。她不敢哭出声,怕惊醒熟睡的孩子。眼泪砸在手背上,滚烫滚烫的,比膝盖的疼更让人难受。
栀兰在心里默念着:天亮就好了,做饭、喂鸡、喂猪,忙起来就把疼忘在一边了。可是这才刚躺下呀,离天亮还早着呢,这可怎么办呢?
“老天爷呀,你这是想要我的命啊……”栀兰气得咬着牙小声地嘟囔着,终究还是披起夹袄下了炕。
她扶着墙慢慢地挪着,一圈,两圈…… 她数着自己的脚步,渐渐地,她感觉膝盖疼得轻一些了。
半夜了,鸡房里的鸡开始打盹,猪栏里传来哼哼的鼾声,只有栀兰的脚步声在这寂静里敲打着,像在丈量这无边无际的苦痛。
可算熬到四点钟,她借着熹微的晨光摸进鸡房,先把鸡喂了。“吃吧吃吧,都好好下蛋哈。” 她喃喃自语,指尖被鸡啄了一下,也不觉得疼。
喂完鸡去挑酒糟,回来给孩子们做饭,吃完饭开始烀猪食,喂猪完了以后,就到了喂第二遍鸡的时间了。砍柴火、清鸡粪、种园子,有时候还得洗洗涮涮、缝缝连连。只要天一亮,她没有一刻清闲的时间。
白天栀兰蹲在园子里间苗时,膝盖疼得钻心。她就跪在垄沟里,用膝盖一点一点往前挪。泥土糊满了裤管,脸上的汗水顺着眼角往下淌,她顾不上擦一下。
直到日头爬到头顶,一畦菜都收拾好了,她才拖着灌了铅似的腿回到屋里。
“我到底是图个啥呀?” 她坐在锅台边,捶着腿,眼泪忽然就下来了。锅里的猪食咕嘟咕嘟冒着泡,啤酒糟和青菜混合在一起散发着浓浓的香气。
“没人逼着你起早贪黑,拼死拼活地干呀,你倒底委屈的是啥呀?”栀兰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咋了,这段时间总想哭。
她每天就像上了弦的钟,从睁眼忙到闭眼,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去年还能扛着半袋粮食走二里地,今年拎着个空篮子都觉得吃力。
没想到自己还不到六十岁,就落了一身病,沙发不敢坐,凉水不敢碰,阴雨天更是疼得想打滚。
栀兰想起妈妈临终前的样子,也是这样整夜整夜地疼,蜷在被窝里像只受伤的猫。现在她才知道,那疼滋味有多熬人。
“这身子骨,是真的垮了。看来我得像妈妈那样遭罪了,不过妈妈病的时候,有大大照顾,大大像伺候小孩那么精心,给她焐脚,喂她吃饭,可我呢?”栀兰默默地想着。
“我怕是活不到妈妈那岁数了。” 她摸着膝盖上突出的骨头,心里一片冰凉。妈妈走的时候76岁,可我才52呀,这身子已经像根朽木头——随时就能断了。
锅里的猪食冒着泡在提醒她,日子还得继续。她抹了把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站起来。
“既然发誓要把几个孩子都培养出去,我就得撑下去,为了孩子们,为了这个家。腿再疼,身上再难受,也得咬牙往前走。
嘉濠的‘小车’没推到地方就倒下了,我既然接过来了,只要还能挪动步,我就不能叫它倒下。”
几年来,栀兰就这样一个人在劳累、疼痛、贫苦和迷茫中,苦苦地挣扎着,咬碎了牙挣命地一天一天往前挨着。
“妈妈”栀兰刚在心里喊出这两字字,早已泪流满面,她泣不成声地边哭边小声地说,“我可能活不了几年了!”
“……吃药没有,治病没有钱,就等着哪天死哪天算吧,看样子我这辈子是没有福享了,天生就是受罪的命……”
每当腿疼的时候,她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来妈妈,想到没本事的自己,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她越想越后悔,越想越心疼,心里涌起千言语想跟妈妈说。
“妈妈,你知道吗?你走了以后,我有多后悔呀。妈妈,你在九泉之下,能原谅我这个没用的女儿吗?
妈妈,你知道吗,你苦命的女儿,一到晚上,腿就疼得死去活来跟断了一样,我真的不想活了。
妈妈,你走了以后,再也没人像你那样疼我、惦记我了。妈妈,我想您想得好苦啊,我该怎么办呀? ”
心里难受极了,她就盼着天早点黑。只有到了晚上,她才能躺在炕上,在心里静静地向妈妈和嘉濠倾诉着满肚子的委屈,只有到那一刻,她才能找到一点心灵的慰藉和坚持下去的力量。
栀兰每天就这么流着眼泪,小声地跟自己嘀咕着,好像妈妈跟嘉濠都能听到,说着说着,她忘了疼了,心里也暖和一些了。
说完了,也哭完了,心里痛快了不少。“睡觉吧,明天还得继续。”栀兰的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她每天都活得就像个“双面”人。天一亮就像老牛一样,不知疲倦,从早到晚,一步也不停歇。可是一到晚上,疼痛和悲伤让她夜不能寐。她卑微凄苦得像被遗弃的一片落叶,随风飘摇。
实在疼极了,当什么办法都不管用的时候,她就随便找一张报纸,或者孩子用过的旧书来读。不管是啥内容,也不管有没有头,有没有尾,只要有字就行。
读着读着,栀兰感觉腿不那么疼了,心里也不那么难受了。那些文字不仅是她倾泄情绪的出口,更给了栀兰自我疗愈的力量。
筱媛把单位上一年的杂志和报纸源源不断拿回来。栀兰渐渐地迷上了读书看报,有时看得入迷,鸡叫三遍时,她才合上书页。
每次读完之后,栀兰的心里就松快许多,尤其看到那些感人的故事,她浑身就充满了力量。她仿佛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些人物的坚强和忍耐,成了她黑夜中的灯塔。
文字在她心里生了根,发了芽,悄悄改变了栀兰对生活的看法,她不在那么委屈了,深吸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她扶着炕沿站起来,慢慢地在地上活动几圈,“嗯,没事了,干活去!”
栀兰抬头望向窗外,天亮了,她的心中又涌起了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