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徐卓远那句“保持现在这样,就很好”的话语,如同夜风中的种子,在封瑶心中悄然扎根,带来一夜安眠与充沛的晨光。
周一,封瑶踏入实验室时,感觉空气都带着不同以往的清新活力。项目修正方案正在稳步推进,她负责的部分已初见成效。然而,就在她准备进一步优化算法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了。
指导老师陈教授带着一份新的合作意向书来到了实验室,身后还跟着一位陌生的年轻面孔。
“卓远,封瑶,你们都在。”陈教授笑容和煦,“这是好事。星耀科技,就是我们之前用的那套高精度数据采集设备的厂商,他们对我们目前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特别是我们在数据预处理和异常滤波方面的尝试。他们希望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业场景数据集,邀请我们参与一个联合技术攻关项目,算是前期探索。”
星耀科技?封瑶心中一动。这家公司在她的前世记忆中,后来成为了行业内的巨头,以其苛刻的技术要求和高效的研发能力着称。能与他们合作,无疑是极高的认可和宝贵的机会。
“这位是星耀科技研发部的工程师,楚河,也是我们学校的校友,负责这次对接。”陈教授介绍道。
名叫楚河的年轻人上前一步,他穿着合体的休闲西装,笑容爽朗,眼神锐利,带着一种技术精英特有的自信与直接。“徐师兄,久仰大名。封瑶师妹,你好。”他的目光在封瑶身上多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陈教授特别提到了你在数据敏感性方面的突出表现。”
“楚师兄过奖。”封瑶礼貌回应,态度不卑不亢。她能感觉到,这个楚河,并非易与之辈。
徐卓远接过意向书,快速浏览,眉头微蹙:“时间要求很紧。”
“是的,”楚河点头,笑容不变,“市场不等人。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实验室环境要复杂得多。这份数据集包含了多种已知和未知的干扰源,我们希望贵团队能在两周内,给出一个初步的、有效的滤波方案,证明你们方法的普适性和鲁棒性。这将是后续深度合作的基础。”
两周!实验室众人都暗自吸了口气。这几乎是在现有高强度工作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沈哲摸了摸鼻子:“楚工,你这可是给我们出了个难题啊。”
“挑战与机遇并存嘛。”楚河笑道,目光却再次投向封瑶,“尤其想看看,能发现我们顶级设备都难以完全规避的深层干扰的人才,在面对更混乱的真实数据时,能有怎样惊艳的表现。”
这话听起来是赞扬,却带着隐隐的激将和考验的意味。封瑶瞬间明白了,这份“邀请”,某种程度上是冲着她来的。是因为她之前那份异常数据报告,引起了设备厂商的注意,甚至是……质疑。
前世的记忆碎片闪过,那种被质疑、被审视的不安感似乎要再次浮现。但她立刻稳住了心神。这一世,她已不同。她拥有前世的经验教训,更有今世积累的知识与自信。
徐卓远合上意向书,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我们接受挑战。”
他看向封瑶,没有询问,而是直接分配任务,带着全然的信任:“封瑶,你负责对星耀提供的数据集进行初步分析,定位主要干扰类型,并基于你之前的方案思路,提出应对策略。沈哲,你协助她进行算法复杂度评估。林朗,数据清洗和预处理交给你。”
“明白。”封瑶毫不犹豫地应下。徐卓远的果断为她驱散了最后一丝犹疑。
楚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浓的兴趣:“很好,那我就期待各位的佳音了。数据包我已经发到项目公共邮箱。”他留下联系方式,便与陈教授一同离开了。
实验室里短暂地安静了一下。
“啧,来者不善啊。”沈哲率先打破沉默,“这个楚河,摆明了是想试试我们的斤两,尤其是小学妹你。”
林朗也有些担忧地看着封瑶:“瑶瑶,压力会不会太大了?”
封瑶深吸一口气,脸上却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笑容:“有压力是好事。而且,”她看向徐卓远,“我相信徐师兄的判断,也相信我们自己。”
徐卓远微微颔首,眼神里是无声的支持。
新的战役就此打响。封瑶立刻投入了对星耀数据集的解析工作。正如楚河所言,真实工业场景的数据远比实验室模拟的复杂、混乱,各种噪声交织叠加,几乎淹没了有用的信号。
连续几天,封瑶几乎住在了实验室。她反复尝试各种滤波方法,比较效果,记录问题。有时会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让她焦躁得想要放弃,但每当这时,她就会想起徐卓远那句“保持现在这样”,想起自己重来一次的决心。
徐卓远将她的努力看在眼里。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只是引导,有时会在她苦思冥想时,默默放一杯温热的牛奶在她桌角;有时会在她汇报进展遇到困难时,用简洁的语言帮她理清思路,补充她未曾考虑到的角度。他的存在,像一座沉稳的山,无声地给予她依靠。
这天深夜,封瑶又一次被一个顽固的周期性脉冲干扰困住,尝试了几种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她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下意识地看向徐卓远的方向。
他果然还在。台灯下,他正对着自己的电脑屏幕专注地演算着什么,侧脸线条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
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徐卓远抬起头,看向她:“遇到问题了?”
封瑶点点头,将自己的困惑和尝试的方法说了出来。
徐卓远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敲。片刻后,他起身走到她的白板前,拿起笔:“你之前的思路是基于频域滤波,但这种脉冲干扰在时域上具有突发性,频域特征并不明显。或许可以换个角度,考虑结合时域特征识别和自适应阈值……”
他在白板上写下一连串公式和算法框架,逻辑清晰,直指核心。
封瑶看着他的背影,听着他低沉而稳定的声音,心中那点焦躁奇异地平复了下来。前世,她从未有机会与他如此近距离地、心无芥蒂地探讨专业问题。那时,他的优秀只让她感到自卑和压力。而现在,她终于能够坦然地欣赏他的才华,并从中汲取养分。
“我明白了!”封瑶眼睛一亮,“可以引入一个动态监测窗口,实时调整阈值,分离出脉冲!”
“嗯。”徐卓远放下笔,回头看她,眼底有一丝极淡的赞许,“具体实现细节,你可以和沈哲讨论一下。”
“谢谢徐师兄!”封瑶由衷地道谢,不仅为了他提供的思路,更为了他这种并肩作战的支持。
就在这时,封瑶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母亲发来的消息,询问她最近是不是太累,注意休息。简单的话语,却让封瑶心头一暖。亲情的裂痕,正在用这种日常的关心一点点弥合。
她回复了一句“一切都好,妈妈放心”,然后重新投入工作,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爱情、亲情、自我成长,三条线并行的救赎之路,虽然依旧充满挑战,但她每一步都走得越来越稳。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专注地敲击代码时,徐卓远的目光再次落在她身上。他看着那个在灯光下略显单薄却异常专注的身影,看着她面对困难时不再轻易退缩的坚定眼神,内心深处某个冰冷坚硬的角落,似乎也在被这种温暖而坚韧的力量悄然融化。
他想起楚河那天略带挑衅的话语,想起封瑶毫不犹豫接下挑战时的样子。他清楚地知道,封瑶的蜕变,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前世的遗憾,更是在用她的方式,治愈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他自己。
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压力,却也成为了照见彼此成长与共鸣的镜子。实验室的灯光,依旧长亮,见证着每一个坚实的足迹,也照亮着前方愈发清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