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峰,核心丹房区。
相较于传法广场的万众瞩目与喧嚣,此地显得异常静谧肃穆。高大的穹顶下,地火灵脉如温顺的巨龙蛰伏,通过玄奥的阵法被引导至一座座造型古朴、气息厚重的丹炉之下。空气常年弥漫着各种灵药交融的馥郁香气,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经年不散的丹火气息。
此地,通常是丹鼎峰长老们进行高阶丹药炼制或重要丹道研究的场所,寻常弟子严禁踏足。而今日,这座象征着丹鼎峰最高技艺的殿堂,气氛却与往日有些不同。
以赤阳真人为首,包括孙思年在内的近十位丹鼎峰资深长老齐聚于此。他们并未各自开炉炼丹,而是围坐在一张巨大的、由整块“静心玉”雕琢而成的圆桌旁。桌面上,并非珍稀灵药,而是堆积如山的玉简、兽皮卷,以及许多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纸张。这些,都是青岚宗传承多年,广泛应用的各种基础及重要丹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圆桌主位,那位正手持一枚青色玉简,眉头微蹙,陷入沉思的年轻长老身上——丹阳子,赵小白。
自那日开坛讲法,以其对丹道本源的精妙阐述折服全宗后,赵小白并未沉溺于虚名,而是向师尊赤阳真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系统性地检视并改良宗门传承的部分丹方。
此言一出,即便在场都是浸淫丹道数百年的老牌炼丹师,也不由得为之震动。
改良丹方,谈何容易?
每一张流传下来的丹方,尤其是那些经过千百年验证、被广泛使用的传统丹方,都堪称是前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其配伍、火候、工序都已趋于某种“完美”的平衡。妄加改动,轻则丹药报废,重则可能引发丹炸,甚至炼制出蕴含未知丹毒的劣丹,祸患无穷。非对药性、药理、能量变化理解到极致,且拥有超凡魄力与天赋者,绝不敢轻易尝试。
但提出这个想法的是赵小白,是凝结了九转金丹,在讲法台上展现了迥异于常人的丹道视角的丹阳子。即便是最保守的长老,此刻也愿意压下心中的质疑,静观其变。
赤阳真人自然是鼎力支持,当即便召集了丹鼎峰所有四级以上的炼丹师,开放核心丹房与所有非核心秘传的丹方资料,全力配合赵小白。
赵小白放下手中的玉简,那是记载着二级丹药“培元丹”的方子,是炼气期弟子夯实根基、辅助修炼的最常用丹药之一,消耗量巨大。
“培元丹,主药五十年份紫云芝,辅以玉髓草、三叶莲、百年黄精…以文武火交替,淬炼七转而成。”赵小白缓缓开口,声音在静谧的丹房中格外清晰,“此方流传已久,稳则稳矣,却失之呆板。”
一位面容古拙,名为古河的长老忍不住开口,他是丹鼎峰内以严谨守成着称的老牌四级炼丹师:“丹阳师弟,培元丹乃基础丹药,关乎无数炼气弟子的道基,药性温和,最忌冒进。不知师弟觉得,何处可以改良?”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谨慎。
赵小白看向他,并无不悦,反而点了点头:“古河师兄所言极是,基础丹药,稳定为重。然,稳定不等于不可优化。”他指尖在玉简上轻轻一点,灵力勾勒出几味药材的虚影。
“诸位请看,紫云芝药性中正平和,乃固本培元之上选,但其蕴含的‘紫云精气’与玉髓草的‘玉髓阴华’在第三转火候融合时,因属性微有相冲,需以文火长时间缓慢调和,此举虽保证了成丹率,却无形中损耗了约半成的药力精华,更耗时良久。”
他话语一顿,目光扫过众人,见不少长老露出思索之色,才继续道:“若在此阶段,加入极少量的‘露凝花’花粉——此花性至阴至柔,有中和万气之效,且其药力在丹成时已挥发九成,几无残留——便可作为‘药引’,大大加速紫云精气与玉髓阴华的融合速度,减少药力损耗,并将炼制时间缩短近两成。”
“露凝花?”古河长老一愣,迅速在脑中推演药性,“此物确实性柔,但其本身几乎不含灵气,通常不被列入丹方…用作药引?”
“正是取其‘无’,方能成其‘有’。”赵小白语气笃定,“此举,可提升培元丹约半成药效,降低约一成的灵石成本(因节省了时间和地火损耗),且对成丹率与丹药品相无任何负面影响。诸位师兄可当场试之。”
立刻便有两位擅长炼制培元丹的长老起身,走到一旁空闲的丹炉前,取来材料,依照赵小白所言进行尝试。其余人则屏息凝神,密切关注。
数个时辰后,丹炉开启,丹香四溢。两位长老看着手中那明显光泽更润、丹纹更清晰的培元丹,脸上充满了震惊与狂喜!
“成了!药效…确实更强!炼制时间也缩短了!”
“而且…成丹率似乎还高了半分!这露凝花,当真神妙!”
事实胜于雄辩!古河长老看着那改良后的培元丹,嘴唇嗫嚅了几下,最终起身,对着赵小白郑重一揖:“丹阳师弟…不,丹阳长老慧眼如炬,心思奇巧,古河…佩服!”他这话,代表了在场许多原本心存疑虑的长老的心声。
赤阳真人抚须大笑,畅快无比。
初战告捷,赵小白并未停歇。他随后又拿起记载三级丹药“清心祛障丹”的玉简。此丹用于辅助修士突破小瓶颈,清除心魔杂念,但主药“清心三叶兰”极为难得,价格昂贵。
“清心三叶兰,取其宁心静气之效。然,其药力霸道,需以‘冰心雪莲’调和,两者皆属珍稀,导致此丹成本居高不下。”赵小白分析道,“若以‘百年宁神花’配合‘寒玉髓’,以特定比例和加入时机替代,虽在极致宁神效果上稍逊半筹,但成本可降低四成!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筑基修士突破之用。”
这一次,质疑的声音少了许多。孙思年等人立刻着手推演、试验。数日后,结果再次令人振奋!改良后的“清心祛障丹”药效达到了原丹的九成,成本却大幅下降,可行性极高!
紧接着,赵小白又对几种常用的疗伤、回气类丹药提出了改良方案。有的通过调整辅药配比,提升药效;有的通过优化炼制工序,降低失败率;有的甚至大胆地替换掉一两种日益稀少或价格飞涨的主药,找到了效果相近但更易获取的替代品。
他并非信口开河,每一次提出改良,都伴随着对药性极其精微的剖析,对炼丹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深刻洞察,以及严谨的推演和初步的试验构想。他那九转金丹带来的、远超同阶的神识与对天地灵气、万物药性的敏锐感知,在此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在寻常炼丹师看来模糊不清、只能凭经验感觉的环节,在他眼中却如同掌上观纹,清晰无比。
核心丹房内,气氛早已从最初的谨慎、观望,变成了热火朝天的研讨与验证。每一位长老都像是回到了初学丹道时的状态,充满了求知与探索的热情。他们围绕着赵小白提出的一个个改良方案,激烈讨论,反复试验,一次次被那看似微小改动所带来的显着效果所折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张张被标注了“改良可行”、“效果显着”、“成本大降”的丹方,被陆续整理出来,送到了赤阳真人面前。
赤阳真人看着那厚厚一沓成果,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他知道,这些经过优化和改良的丹方,一旦在宗门内推广开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宗门弟子整体修炼速度的提升,意味着外出历练弟子生存几率的增加,意味着宗门财政压力的减轻,更意味着青岚宗丹道水平的整体飞跃!
这是实实在在的、惠及全宗、影响深远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