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京,酝酿许久的大议之期终至。
自三州十三县万千百姓中盲选而出的一百位百姓代表,此刻正怀着无比敬畏与忐忑的心情,踏足这座权力中枢与奇迹之城。
他们大多衣衫简朴,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星白石道上,无不缩着肩膀,眼神既畏怯又按捺不住兴奋地四处打量。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拄着木拐,在后生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得缓慢而郑重。
她声音发颤,依旧不敢相信:“额滴个神尊呀!额这黄土埋到脖子的村婆子,也能……也能来这等地方议事?怕不是祖宗坟头冒了青烟……”
旁边一个穿着干净利落,眼神清亮的少女闻言,收回打量四周景致的目光,脆生生应道:“老夫人快别这么说!神尊大人不是说了么,‘众生平等’。俺们虽是平头百姓,但道场的事关乎俺们自己的日子,怎就来不得?神尊既选了俺们,就是信得过俺们,是天大的福气和责任哩!”
“是极是极!丫头说得在理!”
“能替乡亲们来说句话,是神尊看得起咱!”
“可以亲眼见见神尊,听听道场的议事,死了都值!”
“可得好好听,好好记,回去说道说道……”
周围的代表们纷纷附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将那点畏惧都冲淡了不少。
人流顺着指引,汇聚向白玉京中央最为宏伟的万象殿。
步入主殿,眼前的景象让所有初次到来的人,无论是平民还是小吏,震撼失语。
“神尊在上,这地方这么大!”
“我滴神啊!这……这能装多少人?!”
此处布局全然迥异于他们认知中任何一座宫殿。
没有高高在上的龙椅御阶,没有森严的等级隔离,放眼望去,是呈巨大半圆形、层层向上的阶梯式座席,密密麻麻,足有三层之高。其规模宏大,可容纳上万之众。
每一张座椅皆非凡物,能依据落座者的体形自动调节宽窄高低,不仅人族坐得舒适,便是体型庞大的灵兽代表亦能安坐。
座椅一侧设有精巧机关,轻轻一触便能弹开一方小桌案,便于放置文书物品。在另一侧还有发言、同意、拒绝、弃权的四个按钮。
环绕着会场的高耸墙壁上,镶嵌着一面巨大无比的青圭鉴。此刻的鉴面上正显现出道场的徽记。
一个金色的实心五角星,外罩一个略大的空心五角星,周身环绕着一条圆环和两条椭圆轨道,轨迹皆为炽烈的红色,三条轨道上散落着九颗璀璨的小星。
那实心五角星代表“太一”,也代表众人团结一心,是为“一”;空心与实心代表阴阳两仪,是为“二”;三条轨道代表天、地、人三才,是为“三”;九颗星辰则代表群星闪耀,象征周天万物,演化无穷。
整个徽记深刻阐释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理念和众生闪耀团结一致的政治理念。
最外围,六道利剑模样的尖刺,刺穿最外层的圆环。
这是六诫芒,代表着道场六条不可逾越的铁律底线:护道为民、众生平等、崇法遵规、持正守公、敬畏自然、以民为本。
殿内,众多代表已按区域和序列悄然落座,人族与灵兽混杂其间,低声交谈,气氛庄重而热烈。
张潇一端坐于会场第一排最中心的位置,并非独坐高台,而是与众人处于同一平面,只是视野最佳。
她的右侧,是身着官服的人族七部尚书。左侧,则是灵兽各部的七位尚书以及其余的种族之王。
时辰已到,礼部尚书上前,肃穆宣布。
“道场第一届万灵大议,正式开始!”
首先进行的,是道场建立以来的发展总结。
工部侍郎秦泰安率先上台,他是个实干派,言语朴实。
身后青圭鉴光华流转,显现出水利工程分布图、新式农具图谱、工坊林立景象。“……截止目前,三州共修缮、新建渠坝三百余处,推广新式水车、农具逾三万具,大型织机百二十台……工部下属各匠作工坊,产出铁器、布匹、纸张,已能初步满足道场用度并有盈余……”
随着他的汇报,鉴上甚至动态演示了水车运转、织机穿梭的场景,引得台下阵阵低呼,尤其是那些来自乡间的代表,看得目不转睛。
户部尚书贺琴仪第二个上前。
青圭鉴上数据如瀑布般流淌,化为清晰的图表:“……清丈田亩已毕,新增垦田……户部粮库现存粮……社学已开……减免税赋折合银两……预计至秋收后,粮仓可再增三成……”
每一个数字都关乎民生,台下百姓代表听得屏息凝神,当听到自家今年能多得多少粮食、少交多少税时,脸上都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有人更是激动地抹着眼角:“真……真能少交这许多?神尊慈悲啊!”
兵部汇报则由一位彪悍的女将军完成。
鉴上画面陡变,显现出圣光军团剿灭邪祟、巡逻边境的英姿,以及各类制式兵甲、武器的影像。
“……累计剿灭大小邪祟群落……边境巡防……军械锻造……士卒操练……”
许多代表,尤其是曾受邪祟或匪患之苦的,看得心潮澎湃,不住点头。
刑部派了李思泽上台。
鉴上显现律条文书和审判场景。
“……颁布试行律法……审理案件……惩处贪腐、械斗、略卖人口等……设立申诉渠道……”
她特别强调了律法面前无分贵贱,几个豪绅欺压百姓反被重判的案例,引得台下尤其是曾受过冤屈的代表们,忍不住低声叫好,用力鼓掌。
礼部汇报侧重教化。
“……编写蒙学教材……宣讲道场政令、农桑新知、卫生常识……破除迷信……各社学入学情况……”
吏部则汇报了官吏选拔、考核、监察制度。
“……公开考录……绩优者升,怠惰贪腐者黜……星灵记录辅助监察……”
其公正透明的理念,让台下代表,特别是那些对旧吏治深恶痛绝的人们,眼中充满了希望。
神殿则侧重宣传一事的汇报。
“……组建戏班、说书人队伍……”
七部汇报完毕,张潇一从容起身,走到台上,就各部汇报做了简要而有力的总结。
她肯定了取得的成绩,感谢了所有为此付出努力的人与灵兽,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发展的方向,言语平和却自带威仪,令人信服。
随后便是议案审议环节。
刑部首先提出精心拟定的新律颁布推行议案。
关于田宅、钱债、盗窃、伤害等条款,以及律法中明确禁止买卖人口、典妻,规定夫妻互负忠诚义务,和离女子亦有财产分割权等条款时,台下不少人,尤其是女性代表,眼中迸发出激动喜悦的光彩,交头接耳地表示赞同。
青圭鉴上赞同的灵光一片接一片亮起。
然而,当议案进行到婚俗改革部分,尤其是详细论及纳妾条款时,会场的气氛明显发生了变化。
李思泽清晰陈述道:“……新律拟规定,纳妾者需正妻签字画押同意,并向官府缴纳极高额纳妾税,其所出庶子,承继家产份额不得超过嫡子三成,且需另缴高额继承税……”
话音未落,台下已是一片哗然。
许多男性代表,尤其是一些衣着体面、看样子家中略有资财的,立刻交头接耳,面露不豫之色。
有人低声道:“这……这岂不是绝人后路?若正妻善忮不肯点头,或是实在无出,难道就眼睁睁看着香火断绝?”
“纳税也就罢了,庶子继承竟这般严苛……”
而众多女性代表,她们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强烈的反对。
“为啥还要准人纳妾?神尊不是说众生平等吗?女子就不是人?”
一位中年女性按下发言键,质朴地问道,立刻引来众多女性代表的附和。
“就是!凭啥男人就能三妻四妾,女人就得从一而终?这律法俺觉得还不够好!”
灵兽代表席位上更是骚动,许多灵兽天性忠贞,崇尚一夫一妻,对此条款极为反感。
一位灵兽直接冷哼出声,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开:“吾族一生一世一双侣,忠贞不渝。人族此举,徒增怨偶,扰乱自然伦常,荒谬!”
其他灵兽也纷纷低吼、嘶鸣表示附和,它们单纯的天性无法理解这种复杂且“不专一”的行为。
青圭鉴上的实时表决光点疯狂闪烁,最终显现,反对此项条款者竟超过了多半数!
李思泽似乎早有预料,神色不变,她随即拿出了备用方案。
“既如此,请诸位代表审议第二套方案:自本法颁布之日起,道场治下,无论官民,全面禁止纳妾!”
“现有妾室,律法不予追溯,但需保障其基本权益,严禁虐待、买卖。”
此言一出,台下静默一瞬,随即爆发出热烈的响应。
“好!”
“就该这样!”
“同意!”
“早该如此了!”
一听到此方案,众多女性代表和灵兽代表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而那些原本反对的男性代表中,也有不少是公职人员,此刻面面相觑,虽心有不甘,却不敢明目张胆反对这条针对自身的禁令,何况神尊显然支持。
表决开始,青圭鉴上光点飞速闪烁,最终结果显示,此条以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
接着,吏部提出机构改革议案,指出随着道场辖地扩大、事务剧增,现有七部架构已出现职能重叠、权责不清、效率低下的弊端,建议进行重组细化,设立更多专职部门。
此议一出,台下响起一片窃窃私语,不少官员面露思索或忧色。机构变动牵涉甚广,关乎权力重新划分和人事安排,由不得他们不关心。
一位年老的代表颤巍巍发言:“老朽愚见,七部之制沿用已久,乍然更张,恐生混乱,下面办事的人怕也无从适应……”
不少代表点头称是,担心改革太过激进。
张潇一凝神听着台下议论,手指轻轻敲击扶手。
织织确曾向她详细提过更现代的架构,但她认为眼下道场实际控制仅三州之地,暗中投靠的三府亦未公开,摊子尚未铺得那么大,设置过多部门反易导致冗员与虚设,空耗精力。
她更倾向于维持现有框架,进一步明晰权责,待根基更稳、地盘更实后再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按下按钮,开口说道:“吏部所虑周全,但改革非一蹴而就。此事暂缓,留待后续再议,当前首要的是厘清现有各部权责,提升效率。”
表决后大多弃权和反对,此议遂被搁置。
最后,兵部提出的道场向外扩张、起兵夺取更多地盘的议案,遭到了更为强烈的反对。
一位农民代表更是激动地发言:“将军!不是俺们怕死!实在是刚过了几天安生日子,粮仓里才见了点底,娃儿刚能进学堂认字,这就要打仗?粮草从哪来?壮丁抽走了,地谁种?万一打败了,邪祟再卷土重来咋办?”
他的话引起了广泛共鸣,许多代表纷纷附和,强调休养生息的重要性。
张潇一亦持反对意见,她认为:“时机未至。眼下朝廷因禁谣之事,正竭力示好,双方关系处于微妙期。”
“我道场立身,需占大义名分。此时骤然兴兵,且不说粮草吏治准备不足,更是师出无名,易落人口实,坏我道场护道安民的声誉,还会将潜在友邦推至对立面,得不偿失。”
然而,对于兵部另一项远征倭国、获取银矿以充实道场府库的提议,台下却反应热烈。
当兵部官员解释倭寇屡犯海疆、且其国内银矿丰富,远征既可靖海患、又可获巨利时,许多代表眼睛都亮了。
尤其是想到充盈府库后或可进一步减赋税、兴学堂、修水利,顿时群情激昂。
“打!抢了银子回来给娃们盖新学堂!” 这样的呼声虽粗鄙,却代表了许多朴实的心声。
青圭鉴上表决时,赞同的灵光几乎淹没了反对的少数,议案高票通过。
大议接连进行了三日,各项议案逐一审议表决,或有激烈辩论,或有欣然通过,或有暂缓搁置。
整个过程虽偶有杂音,但总体秩序井然,不同阶层、不同族群的声音首次在这座神圣的殿堂里得到了直接的表达和尊重。
当最后一项议程结束的钟声敲响时,所有代表,无论来自何方,是何身份,心中都充满了参与创造历史的激动,以及对道场未来的无限憧憬。
——————
下方有道场徽记图,设计了两种,欢迎大家投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