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婉,”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低沉而沙哑,“这是……这是我们最重要的项目。”
林婉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是幸福的眼泪。
她用力点头:“嗯!我知道!所以,我们一起慢慢来,好吗?一步一步来。”
何雨柱重重地点头,将她紧紧拥入怀中,手臂收得那么紧,仿佛要将她融入自己的骨血。
这个拥抱,持续了很久很久。
平静下来后,何雨柱依旧坚持完成了他“紧急预案”的第一步——成功预约了三天后一位着名产科主任的号。
然后,他才允许自己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
他拉着林婉回到客厅坐下,像看什么稀世珍宝一样看着她还完全平坦的小腹,眼神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需要立刻调整你的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和叶酸摄入。明天我去买最新鲜的食材。”他开始进入实操阶段。
“还有,你的工作强度必须重新评估,实验室的一些化学试剂环境需要规避……”
林婉笑着打断他:“何工,放轻松点。我才刚发现,还有很长很长时间呢。”
何雨柱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你说得对,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冒进。”他握住林婉的手,语气郑重得像是在立军令状,“婉婉,你放心,这个项目,我会投入百分之一万二十的精力,确保一切顺利!”
林婉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因为激动而略显急促的心跳,心里充满了踏实和幸福。
她知道,她的何工,将会是世界上最紧张、但也最可靠的准爸爸。
这个消息在周末的家庭聚餐上公布时,再次引发了何家的“地震”。
张小娥喜极而泣,拉着林婉的手说了无数个“要注意”。
何大清高兴得直接开了一瓶珍藏多年的好酒,虽然被张小娥和何雨柱同时制止(“孕妇不能闻酒气!”“爸,婉婉现在闻不了这个!”)。
何雨水更是尖叫着跳起来,已经开始兴奋地规划着要给宝宝买什么衣服、玩具。
家里的气氛,因为这个小生命的即将到来,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和期待。
夜深人静,何雨柱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
他的手轻轻覆在林婉的小腹上,那里依旧平坦,却仿佛能感受到一个正在悄然萌芽的奇迹。
“婉婉,”他在黑暗中轻声说,“我好像……已经开始设计婴儿床了。”
林婉在朦胧中轻笑:“这次准备用什么材料?钛合金还是碳纤维?”
“初步考虑用进口榉木,结构稳定,环保无毒。细节还在优化。”何雨柱回答得极其认真。
林婉转过身,钻进他怀里。
“好啊,这次的项目,我们一起完成。”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满卧室。
何雨柱的“幸福工程”,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升级。
一个关于爱与生命的新项目,正在他的人生蓝图上,缓缓展开最动人的篇章。
……
何雨柱的“紧急预案A-01”以惊人的效率全面启动。
家里的变化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书房的书架上,紧挨着机械工程和材料学巨着,出现了一排崭新的孕期保健、育儿百科和儿童心理学书籍。
何雨柱的阅读时间表里,严格分配了“专业文献”和“父职学习”的板块。
客厅的茶几上,常备的不再只是技术期刊,还有各种坚果、水果和独立包装的全麦饼干,方便林婉随时补充能量。
何雨柱甚至亲手绘制了一张详细的“家庭安全升级地图”,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标注了需要采取防滑措施的地面、已经安装防撞角的家具柜体,以及计划更换的、更柔和的光源位置。
“柱子,真的不用这么紧张。”林婉看着他如临大敌的样子,又是好笑又是感动,“我现在感觉很好,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何雨柱扶了扶并不存在的眼镜,表情严肃:“预防优于补救。任何系统在升级迭代初期,都是最需要稳定环境和冗余保障的阶段。”
林婉只好由他去,享受着他这份略带笨拙却无比坚实的呵护。
第一次正式产检的日子到了。
医院里人很多,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各种复杂的气味。
何雨柱一手紧紧握着林婉的手,另一只手拿着一个文件夹,里面整齐地装着医保卡、病历本、以及他提前整理的林婉过往体检报告和一份自制的“孕妇基础情况问卷”。
当护士叫到林婉的名字时,何雨柱比林婉还先一步站起来,身体绷得笔直。
b超室里,医生熟练地操作着仪器。
当屏幕上出现那个小小的、扑通扑通跳动着的光点时,何雨柱屏住了呼吸。
他紧紧盯着屏幕,眼睛一眨不眨,仿佛在解码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程图纸。
“看,这是宝宝的心跳,很有力。”医生指着屏幕上闪烁的亮点说。
何雨柱的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握着林婉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林婉侧头看他,发现这位面对国家级项目评审都面不改色的何总工,此刻眼眶竟然有些发红。
“很健康,发育得不错。”医生做完检查,笑着恭喜他们。
何雨柱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然后立刻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上面是他提前准备好的问题。
“医生,请问关于dhA的补充剂量,最新临床建议是?还有,孕妇适宜的运动心率区间,是否有更精确的参考值?另外……”
他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严谨得像在参加学术答辩。
医生有些惊讶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笑着无奈的林婉,耐心地一一作了解答。
走出医院,何雨柱小心翼翼地把那张印有宝宝第一张“照片”的b超单过塑,郑重地放进了钱包夹层。
“这是项目初始架构图,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语气郑重地宣布。
林婉挽着他的胳膊,看着秋日湛蓝的天空,感觉生活从未如此充实和美好。
随着孕期推进,林婉的体型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偶尔也会感到疲惫和嗜睡。
何雨柱的观察更加细致入微。
他记录下林婉精力充沛的时段和容易疲惫的时间,据此优化了她的工作和休息安排。
他研究了很多食谱,尝试着做一些既符合营养学标准、又能勾起林婉食欲的菜肴。
虽然味道偶有失手,但那份心意,林婉每一口都能尝出来。
某个周末的下午,林婉靠在沙发上看书,不知不觉睡着了。
何雨柱轻轻拿走她手里的书,为她盖好毯子,然后就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
但他并没有处理工作,而是调出了一个三维建模软件。
屏幕上,一个婴儿床的雏形正在慢慢构建。
他参考了人体工程学、材料安全性、甚至婴幼儿视觉发育的理论,对每一个弧度、每一根栏杆的间距都反复推敲。
他甚至还设计了一个可调节高度的功能,方便不同成长阶段的使用。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熟睡的林婉和专注建模的何雨柱身上,安静而温馨。
林婉醒来时,看到何雨柱对着屏幕凝神思考的侧脸,和他屏幕上那个线条流畅、结构精巧的婴儿床模型。
她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看着。
这就是她的丈夫,不擅长说甜言蜜语,却会用绘制精密图纸的方式,来描绘对未来的期待和爱。
她轻轻抚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在心里对那个小生命说:
“宝宝,你看,爸爸在用他的方式,欢迎你呢。”
何雨柱似乎感应到她的目光,转过头,对上她温柔含笑的眼眸。
“醒了?渴不渴?”他合上电脑,起身去倒水。
没有过多解释他在做什么,但彼此都心照不宣。
家庭的微信群(何雨柱创建的,名为“h&L项目组核心成员”)里,也因为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而异常活跃。
张小娥每天都会分享各种孕期饮食禁忌和民间偏方(大部分被何雨柱用科学依据委婉地否定了)。
何雨水则热衷于分享各种可可爱爱的婴儿用品链接。
林婉的父母也时常打电话来,叮嘱女儿注意身体,也叮嘱何雨柱别太紧张。
日子,就在这种忙碌、期待和温暖的包围中,平稳地向前。
何雨柱的“幸福工程”文档里,新增了一个名为“下一代系统V1.0”的顶级文件夹。
里面分门别类地存放着“营养健康”、“早期教育”、“环境安全”、“成长记录”等子模块。
这个新项目,没有明确的截止日期,却承载着他和林婉对未来最美好的设想。
他知道,这将是他此生最漫长、也最值得投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