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实验室版本的“雨柱二号”系统,经过无数次优化和车间环境模拟测试,终于达到了设计指标。
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界面简洁直观。
接下来,是真正的考验——量产化与产品化。
这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精雕细琢,而是要将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技术规范,转化为流水线上可以稳定、高效、低成本生产出来的标准产品。
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工程管理、供应链协调、质量控制的全方位能力。
何雨柱团队,迎来了新的、更复杂的挑战。
第一道难关,来自核心传感器的制造。
实验室里用的,是手工绕制、精心调试的线圈,性能优异,但无法量产。
需要设计专门的生产夹具、制定绕线工艺、建立校准标准。
刘师傅带着几个老师傅,泡在试制车间,反复试验。
“这漆包线的张力控制不好,绕出来松紧不一,电感量偏差太大!”
“磁芯材料的批次稳定性有问题,这批和上批的性能参数对不上!”
“手工焊接引脚,一致性太差!得上自动焊机!”
问题层出不穷。
每一个细节的偏差,都会导致最终传感器性能的离散。
何雨柱不得不亲自协调材料供应商,盯着他们改进磁芯材料的烧结工艺,稳定性能参数。
又和设备科一起,调研引进小型的自动绕线机和焊接设备。
制定详尽的作业指导书(Sop),对操作工进行严格培训。
光是让传感器量产的一次直通合格率达到90%以上,就耗费了整整一个月时间。
第二道难关,来自信号处理主板的贴片焊接(Smt)和组装。
板子上密布着细小的贴片电阻电容和几块关键的进口芯片。
厂里原有的老旧插件生产线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外协加工?成本高昂,质量也难以控制。
何雨柱咬牙打报告,申请引进一条小型的Smt贴片生产线。
论证、审批、招标、安装、调试……又是一番漫长的折腾。
期间,为了确保焊接质量,何雨柱拉着质量科的工程师,一起研究焊锡膏配方、回流焊温度曲线、光学检测(AoI)标准……
他几乎成了半个电子工艺专家。
小李则忙着将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烧录进主板的FpGA芯片中,并编写底层的驱动和校准程序。
代码的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整机的性能。
他压力巨大,常常调试到深夜,眼睛里布满血丝。
第三道难关,来自整机的系统集成与老化测试。
各个部件生产出来,组装成整机。
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高低温老化、振动老化、长时间连续运行测试,筛除掉早期失效的产品。
老化车间里,一排排“雨柱二号”样机在高温箱里嗡嗡运行。
何雨柱每天都要查看老化数据,分析故障模式,督促改进。
“这台电源模块高温下输出不稳!”
“那台前面板接插件经过振动后接触不良!”
“主芯片散热设计余量不足,长期运行有风险!”
问题反馈回来,设计修改,工艺调整,再次试产,重新老化……
循环往复,枯燥而磨人。
在这个过程中,何雨柱的角色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专家。
他需要协调采购部门去催料、谈判价格。
需要与生产计划部门排产线、争资源。
需要与质量部门制定检验标准、处理质量纠纷。
需要与财务部门核算成本、控制预算。
甚至还需要应对审计部门的检查。
千头万绪,纷繁复杂。
他变得异常忙碌,电话不断,会议连绵。
常常是刚解决完传感器磁芯的批次一致性问题,又被叫去处理贴片厂焊锡膏的印刷缺陷。
眉头总是紧锁着,工装上沾着不同的油污和焊锡膏。
但他扛住了。
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量产产品,这本就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
他逼着自己学习管理,学习协调,学习在无数约束和矛盾中寻找平衡。
期间,不是没有过动摇和崩溃。
一次,因为一个不起眼的接插件供应商突然倒闭,导致生产断线,整个项目进度延误一周。
何雨柱在办公室发了大火,摔了杯子,但很快又冷静下来,连夜寻找替代供应商,重新验证样品,调整工艺。
还有一次,首批量产的100台机器,在出厂前的最终检验中,突然发现有30台存在一个诡异的随机误报警故障。
团队排查了三天三夜,毫无头绪。
所有人都濒临绝望。
何雨柱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对着原理图和代码,不吃不喝熬了一天一夜,最终发现是一个不起眼的滤波电容的ESR(等效串联电阻)参数漂移,与软件里的一个延时参数匹配失当,在特定温度下会引发逻辑错误。
问题解决后,他一个人坐在车间角落,看着重新开始流水的生产线,久久没有说话。
那种压力,足以压垮很多人。
但他挺过来了。
终于,第一批五百台完全按照量产标准生产的“雨柱二号”在线监测系统,成功下线!
看着流水线上整齐排列、包装待发的崭新设备,刘师傅激动得老泪纵横,不住地用手抚摸着自己参与设计的传感器外壳。
小李也长出了一口气,感觉自己脱了一层皮。
何雨柱站在生产线尽头,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刻,没有狂喜,只有一种历经艰难跋涉后,终于看到阶段性终点的疲惫与平静。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产品出来了,还要安装、调试、培训、维护,还要接受用户的检验,还要持续迭代升级。
未来的路,依然很长。
但他看着身边疲惫却目光坚定的团队,看着那批凝聚了无数心血的设备,心中充满了信心。
他们不仅仅是在制造一款产品。
更是在践行一种理念,一种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执着信念。
“准备发货吧。”
他平静地下达指令,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新的征程,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