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新章
初秋的北京已经有了几分凉意,四合院里的老槐树叶子开始泛黄,风一吹就簌簌地落几片下来。
何雨柱踩着青石板路面走进院子,手里拎着两包刚从前门大街买来的糕点。
“柱子回来啦?”
前院的阎埠贵正端着紫砂壶在屋檐下喝茶,见他进来便笑着招呼。
“三大爷,您喝茶呢。”
何雨柱停下脚步,从纸包里取出一块豌豆黄递过去,“刚买的,还热乎着。”
阎埠贵也不推辞,接过来咬了一口,连连点头:
“地道!还是前门那家的味儿正。”
他打量着何雨柱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又问:“今儿不是礼拜二吗?没去单位?”
何雨柱笑了笑:“请假了,街道办有点事要来院里商量。”
“哟,什么事啊?”
阎埠贵放下茶壶,神色认真起来。
“关于选举联络员的事,一会儿王主任就来了,召集大家开个会。”
阎埠贵点点头,若有所思。
他消息灵通,之前也听说过,上面的领导决定,街道办为了方便管理这些四合院,要在四合院里选举联络员。
联络员负责通知宣传上面的各项政策,并且帮助协助接到管理居民。
街道早就说要选个新的联络员,只是迟迟没落实。
关于这个联络员,阎埠贵也是有这个想法的。。
选上联络员,那在这个四合院里的地位声望都不一样,阎埠贵作为老师,他当然也想让自己更体面一点。
他可是听说了,在他们大院,因为有前中后院,每个院都要选出一个联络员,也叫管事大爷呢!
阎埠贵他不敢说,他能选上中院和后院的管事大爷。
他就管管自己家前院这一亩三分地,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凭借他阎老师,在这一带的地位,怎么说也是有可能的,毕竟,他可是人民教师呢!
阎埠贵蠢蠢欲动。
阎埠贵觉得自己一点也不贪心,就当个前院的管事大爷。
嘿嘿,这画面想想都威风!
更重要的一点,他跟柱子的关系不错。
凭借着他帮柱子那么多忙,虽然,柱子也不是让他白帮忙,每次柱子都给了他超多的回报。
但是,这些在这里都不需要计较。
他感觉,自己在柱子那里,还是有一点地位的。
只要柱子支持他,他选个前院的管事大爷应该八九不离十,反正,阎埠贵莫名就是有这种自信!
何雨柱不知道阎埠贵内心,就因为一句话,有了这么多的内心戏。
当然了,如果何雨柱知道。
当然也会赞同阎埠贵的话。
他可是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前院交给阎埠贵就不错。
阎埠贵怎么也算是他自己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拉拢。
何雨柱有这个自信,他能让阎埠贵站在他这一边。
毕竟,他可是给阎老师不少好处呢!
在很久之前,何雨柱已经开始布局了。
当初,他刚刚穿越到四合院不久,给亲爹何大清,娶了后娘张小娥。
那会儿,他曾经想过,让自己当管事大爷。
但是,当他忙起来,现在他一点也不想当这个管事大爷。
虽然他不想当了,但是没关系,他可以让他想让的人当。
像易中海,这个老小子就不用想了。
毕竟,易中海这个老小子干了那么多不是人的事!
算计他们老何家,他肯定不会让易中海选上!
所以,他就早早布局。
如今,如果不是接到街道办的通消息,何雨柱都忘了这一茬呢!
毕竟,他已经准备了很久。
不过,好在现在影响很大。
他想让谁当,就让谁当!
何雨柱,他就是这么狂!
他现在有这个实力!
他现在在单位,表现不错,上面领导应该也挂了他这一号人。
小小街道的选举,他的意见,应该也能作为很重要的参考意见。
最主要是,何雨柱这些日子,除了自己努力,还让许大茂和阎解成,私底下帮了四合院不少真正困难的住户。
就为了今天这一刻。
所以,何雨柱觉得,八九不离十,这一次的选举应该能合他心意。
当初何雨柱对易中海没有赶尽杀绝,只是使了一点小小计谋,破坏了易中海在四合院的筹谋和布局。
因为有了他私底下的一番布局,如今的易中海在四合院的影响力远,没有像影视剧中的易中海那样的影响力。
所以,他就让自己亲爹当个管事大爷,应该也不难的。
……
何雨柱穿过垂花门进了中院,自家东厢房的门开着,何大清正坐在门槛上修一个旧收音机,零件摆了一地。
“爸,跟您说个事。”
何雨柱跨过那些零件,把糕点放在八仙桌上。
何大清头也没抬,拿着螺丝刀拧着什么:“有事就说,我听着呢。”
“街道要来选联络员了,就是四合院的管事大爷。”
何雨柱倒了杯水喝,“您想不想当?”
何大清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随即又继续拧螺丝:
“我当那玩意儿干嘛?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何雨柱拉过一把椅子坐下:
“现在不一样了。
新社会了,联络员就是帮着街道传达通知,组织一下卫生检查,调解点小矛盾。再说了,”
他顿了顿,
“您要是当了联络员,院里人也得多敬您几分不是?”
何大清放下螺丝刀,抬头看了儿子一眼。
何雨柱今年刚从大学毕业,分到了国家重要单位工作,是这四合院里最有出息的年轻人。
他说话办事越来越有分量,连院里最刁蛮的婆子媳妇都给他几分面子。
“你小子是不是已经有打算了?”何大清摸出烟袋点上。
何雨柱笑了:“还真瞒不过您。
我觉得这联络员非您莫属。后院许叔,前院阎老师,我都通过气了,他们都赞成。”
“许富贵也赞成?”
何大清有些意外。
后院的许富贵向来跟他不太对付,两人年轻时为了争一个姑娘结过梁子,虽然现在都老了,但平时也没什么往来。
“许叔那没问题,大茂跟我关系铁着呢,他去做的工作。”何雨柱自信地说。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了脚步声,街道办事处的王主任带着两个干事进来了。
阎埠贵在前面引着路,一边走一边说:“王主任您来得正好,柱子刚回来,正在家呢。”
何雨柱忙迎出去:“王主任,麻烦您跑一趟了。”
王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短发,戴着眼镜,看起来很干练。
她握着何雨柱的手说:
“小何同志,你现在可是咱们街道的骄傲啊!国家重点培养的大学生,又分到了这么好的单位。”
“您过奖了,都是党和国家培养得好。”何雨柱谦虚着,把王主任让进屋里。
何大清赶紧收拾地上的收音机零件,起身让座。
王主任摆摆手:“不坐了,咱们就在院里开会吧,劳您驾招呼一下大家。”
何大清点点头,从屋里拿出一个铜锣,“当当当”敲了三下。
这是四合院的规矩,一敲锣就是有大事要宣布。
不一会儿,前后三院的住户都聚到了中院。
男女老少二十多口人,搬凳子的搬凳子,端茶杯的端茶杯,很快就在槐树下围坐成了一圈。
王主任站在中间,清了清嗓子:
“各位老街坊邻居,今天来呢,是为了选举咱们四合院的联络员。
原来的老王大爷去世后,这个位置一直空着,很多工作不方便开展。
联络员就是以前的管事大爷,负责传达街道通知,组织卫生清扫,调解邻里纠纷,都是为大家服务的工作。”
底下的人小声议论起来。
有人看向何大清,有人瞄向后院许富贵住的方向,还有人往前院阎埠贵那里瞅。
“按照程序,咱们要提名候选人,然后大家举手表决。”
王主任继续说,“有没有人提名啊?”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
这四合院里住着十来户人家,关系错综复杂。
前院住着三户,以阎埠贵为首;
中院四户,何家是主力;后院三户,许富贵最有威望。
谁当这个联络员,关系到各院的颜面。
“我提名中院的何大清。”
前院的阎埠贵突然开口,所有人都愣了一下。按理说前院的人应该提名自家人才对。
何雨柱朝阎埠贵点点头,表示感谢。
昨天他特意去找过阎埠贵,分析利害关系:
何大清为人正直,在中院住着能兼顾前后院,而且何雨柱现在有出息了,说话办事都有分量,能帮衬着父亲。
阎埠贵是个明白人,当即就答应了支持何大清。
后院有人小声嘀咕:“怎么不提名老许啊?后院也该出个管事的了。”
许富贵坐在后排,摇着蒲扇没说话。
他儿子许大茂碰碰他胳膊,低声道:
“爸,昨儿柱子找过我,说好了支持何叔。
您就别争了,何叔人不错,柱子又答应以后单位有好机会先想着我。”
许富贵瞥了儿子一眼,叹了口气。
许大茂和何雨柱从小一起长大,关系确实铁,现在何雨柱出息了,能拉许大茂一把也是好事。
这么一想,他也就释然了。
“我附议,同意何大清当联络员。”
许富贵突然发声,又引起一阵窃窃私语。
王主任有些意外,她原本以为会有一番争论,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有了共识。
“那好,还有没有其他提名?
没有的话,咱们就举手表决同意何大清同志担任联络员的请举手。”
稀里哗啦,一圈人都举起了手。
有几个犹豫的,看见大家都举了,也慢慢把手抬起来。
“全票通过!”
王主任很高兴,“何大清同志,您说几句吧?”
何大清站起来,有些拘谨地搓着手:
“感谢大家信任,我何大清没别的本事,就是办事公道,以后一定尽力为大家服务。
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大家直说,我改。”
简单几句话,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何雨柱看着父亲,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父亲其实很想当这个联络员,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罢了。
王主任又补充道:“
联络员事情多,最好有个帮手。
我建议前后院各选一个代表,协助何大爷工作。”
这下气氛又活跃起来。
前院的人自然推举阎埠贵,他是小学老师,有文化,人缘也好。
后院推举了许富贵,他在轧钢厂当主任,管人有经验。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王主任交代了几句工作安排,就带着干事走了。
院里人却没散,继续围着何大清说话。
“老何,以后可得多关照啊!”
“何大爷,西厢房下水道老堵,您看能不能找街道派人通通?”
“何大哥,我家孙子明年上学,您能不能帮着打听打听政策?”
何大清一一应着,脸上泛着光。
何雨柱很少见父亲这么高兴过。
等人群散了,何雨柱帮父亲收拾院子。
何大清突然问:“柱子,你为啥非要我当这个联络员?”
何雨柱放下扫把,认真地说:
“爸,您还记得我上大学前您跟我说的话吗?
您说咱们老何家祖上就是热心人,在老家时也是族里管事的。
后来来了四九城,没了用武之地。现在有机会了,为什么不呢?”
何大清点点头,眼里有些湿润:
“难为你还记得。是啊,你爷爷在老家时就是族长,谁家有事都找他评理。那会儿咱们何家也是有名望的.…..”
“所以啊,”
何雨柱接过话头,
“现在新时代了,不管叫族长还是联络员,都是为人民服务。
您做事公道,大家信服您,再合适不过了。”
爷俩正说着,许大茂从前院跑过来:
“柱子,三大爷说晚上聚聚,庆祝何叔当联络员,他出酒菜,我家出地方,就在后院我院子里。”
何雨柱笑道:“好啊,我也带点下酒菜去。”
傍晚时分,后院许家院子里摆开了一张大桌子。
阎埠贵拎来一瓶二锅头和几个凉菜,何雨柱从屋里端出一盘炸花生米和一盘酱牛肉,许大茂媳妇炒了几个热菜,一桌酒席就齐了。
三个院的代表围坐一桌,何大清自然坐在上首。
酒过三巡,话匣子就打开了。
“老何啊,咱们认识多少年了?”阎埠贵抿了一口酒,问道。
何大清掐指算算:“有四十年了吧?那会儿你还是个毛头小子,刚当上老师没多久。”
“四十二年啦!”
阎埠贵纠正道,“那会儿柱子还没出生呢。时间真快,一晃眼柱子都大学毕业当干部了。”
许富贵接话:“是啊,看着这些孩子长大,咱们也老了。
老何,当年咱俩还为了厂里一个姑娘较过劲,现在想想真是可笑。”
何大清哈哈大笑:“那姑娘后来嫁给了供销社主任,咱俩谁也没捞着!”
一桌人都笑起来。
几杯酒下肚,往日那点芥蒂都烟消云散了。
何雨柱看着父亲红润的面庞,心里很是欣慰。
他举起酒杯:“三位长辈,以后院里的事就靠你们了。
我虽然工作忙,但只要有需要,一定尽力支持。”
许大茂也举杯:“对,我们年轻一辈肯定支持工作。来,为四合院的和谐干杯!”
几只酒杯碰在一起,清脆的响声在暮色中传得很远。
酒酣耳热之际,前院的张婶急匆匆跑来:
“何大爷,不好了!李家媳妇和赵家婆子吵起来了,快要动手了!”
何大清立刻放下酒杯:“为什么事?”
“为晾衣服的事,李家媳妇说赵家婆子晾的被单把她家的衣服弄湿了,两人就吵起来了。”
一桌人都站起来,何大清挥手:“走,去看看。”
中院东厢房门口,两个女人正吵得不可开交。李家媳妇叉着腰,赵家婆子跺着脚,周围围了一圈劝架的人。
“都少说两句!”
何大清一声喝,两人顿时停了下来。
“何大爷,您评评理!”
李家媳妇抢先道,“她晾那么大的被单,也不拧干,水滴得我家刚洗的衣服全是水点子!”
赵家婆子不服气:
“院子就这么大,不在这晾在哪晾?嫌滴水你别在院里晾衣服啊!”
何大清看看晾衣绳,又看看两家的衣服,想了想说:
“这样,老赵家的,你以后晾大件衣物尽量拧干些,或者分时段晾,别跟小件衣服挤一块。
老李家的,你也体谅一下,院里条件有限,大家互相迁就。”
他转身对围观的众人说:
“我看咱们立个规矩,以后晾衣服分时分区域,前半天晾大件,后半天晾小件,大家互相监督,怎么样?”
众人都点头称是。
李家媳妇和赵家婆子也不好再吵,各自回屋去了。
一场风波就这么平息了。
阎埠贵拍拍何大清的肩膀:“老何,可以啊,有点管事大爷的样子了。”
许富贵也点头:“处理得公道,两家都没话说。”
何雨柱站在一旁,看着父亲从容解决问题的样子,突然觉得父亲比自己印象中更有能力。
也许这个联络员的位置,真的能让他焕发第二春。
回到酒桌,何大清似乎更加自信了。
他主动举杯:“以后院里的事,还得靠大家帮衬。
咱们三个院的代表定期开个会,把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不能让街道王主任觉得咱们选错了人。”
“没问题!”
阎埠贵和许富贵异口同声。
那晚之后,何大清果然把联络员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他组织院里人定期大扫除,协调解决了多年未通的下水道,还组织了一个互助小组,谁家有困难大家都搭把手。
何雨柱每周回家,都能听到父亲说起院里的事:
谁家孩子考上中学了,谁家老人需要照顾,谁家夫妻吵架需要调解.…..
何大清忙得不亦乐乎,人也显得年轻了许多。
一个月后,街道开总结会,王主任特别表扬了四合院,说这里的卫生和治安都是最好的,要其他院子学习。
会后,王主任特意留下何雨柱:“小何同志,多亏你推荐了何大爷,你们院子现在成了模范院了。”
何雨柱笑笑:“是我父亲做得好,大家也支持。”
王主任压低声音:“听说你马上要分房子了?单位给你分了个两居室?”
何雨柱点点头:
“是有这么回事,但我还没想好要不要搬。我爸一个人住我不放心,院里事又多,我搬走了没人帮他。”
王主任若有所思:
“这样啊.…..其实有个事我一直想跟你说,街道办缺个青年干事,主要负责联系各院的年轻人,组织活动什么的。
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兼着做,不算全职,每月有点补贴。”
何雨柱眼睛一亮:“这倒不错,既能帮街道做事,又能留在院里帮帮我爸。”
“那你考虑考虑,”王主任笑着说,“你们父子俩要是一起为街道服务,那可真是段佳话了。”
回家的路上,何雨柱一直在想这件事。
走到四合院门口,看见父亲正和几个老人坐在槐树下下棋,夕阳洒在他们身上,一片祥和。
何大清看见儿子,招手让他过去:“柱子,来,帮我看一步棋,老阎这步棋太刁钻了。”
何雨柱走过去,看了看棋盘,支了一招。何大清一拍大腿:“妙啊!就这么走!”
阎埠贵推推老花镜:“柱子就是聪明,不愧是大学生。”
何雨柱看着父亲得意的表情,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父亲那么愿意当这个联络员。
它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一种价值的体现。
晚上,何雨柱把街道办的事跟父亲说了。
何大清很高兴:
“这是好事啊!你就兼着做,别耽误单位工作就行。
咱们父子齐上阵,把这四合院治理得更好!”
何雨柱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窗外,月光洒在四合院的青砖灰瓦上,几百年的老院子静静地矗立着,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更迭。
而何家父子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新的篇章。
在这个普通的四合院里,新时代的邻里关系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着平衡点。
何大清用老辈人的智慧和威望,何雨柱用年轻人的知识和眼界,共同守护着这个小小的社区。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