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厂技术观摩会的通知贴在公告栏上,墨迹新鲜。
“‘雨柱一号’热辅助加工技术应用成果展示暨推广研讨会”。
标题很长,透着一种正式的重量。
时间定在下周三。
何雨柱的名字,作为主汇报人,赫然在目。
车间里议论纷纷。
有好奇,有羡慕,也有不易察觉的酸意和等着看热闹的审视。
何雨柱对此似乎毫无所觉。
他依旧泡在试点线上,带着刘师傅和小李,做着最后的优化和准备。
观摩会不只是展示成功,更要经得起任何技术层面的质疑和拷问。
他需要确保每一个数据都真实可靠,每一个结论都有扎实的试验支撑。
刘师傅忙着给那套系统做最后的保养和紧固,嘴里念叨着:“可不能在会上掉链子……”
小李则一遍遍核对汇报用的图表和数据幻灯片,生怕出一个错漏。
何雨柱自己,则在反复演练汇报的逻辑和重点。
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清原理?如何令人信服地展示效益?如何坦诚地说明当前局限和下一步改进方向?
技术需要严谨,汇报则需要策略。
时间在紧张的筹备中飞快流逝。
观摩会当天。
大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
厂领导、各车间主任、技术骨干、甚至还有几位总厂来的专家,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讲台。
何雨柱站在台上,身后投影着“雨柱一号”的示意图。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神情平静,看不出丝毫紧张。
汇报开始。
他没有过多渲染困难,也没有夸大成果,而是用最平实的语言,从那个困扰生产的难题说起,讲到灵光一现的思路,再到简陋的试验装置,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改进,最终到试点线上的稳定运行。
数据、图表、对比照片……证据链完整而清晰。
当他展示出那组最终的成本效益对比数据时,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效益是实实在在的,算上了所有隐性成本和规模化效应后,优势明显。
提问环节,几个尖锐的问题抛了过来。
有质疑系统长期可靠性的,有关心不同材料适配性的,有询问操作工培训难度的……
何雨柱一一解答,不回避问题,坦诚说明哪些已经解决,哪些还在探索,哪些是未来方向。
他的回答基于数据和事实,逻辑清晰,态度诚恳。
甚至主动分享了几个在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故障和解决方案。
这种开放和坦诚,反而赢得了更多信任。
沈工坐在台下第一排,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偶尔微微颔首。
赵厂长也一改之前的质疑,听得相当专注。
观摩会结束,掌声颇为热烈。
何雨柱被一群人围住,询问细节。
他知道,“雨柱一号”算是初步立住了。
但真正的考验,在会后才真正开始。
推广的压力,瞬间袭来。
好几个车间的主任找过来,都想尽快引进这套系统,解决他们各自遇到的难加工材料问题。
生产科排出了紧凑的推广计划表。
设备科忙着核算改造预算和采购清单。
培训科开始组织操作工和维修工培训教材。
何雨柱、刘师傅和小李,一下子从研发者,变成了全厂最忙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团队。
他们奔波于各个车间,勘察设备条件,设计改造方案,指导安装调试,培训操作人员……
问题层出不穷。
不同型号的机床,结构不同,安装适配就是一大难题。
操作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各异,同样的规程,不同人操作效果可能天差地别。
新型号的材料,性能略有差异,就需要重新调整加热参数……
何雨柱忙得脚不沾地。
常常是刚在这个车间解决完控制线路干扰的问题,又被叫到另一个车间处理加热位置偏移的故障。
刘师傅和小李也是连轴转,嗓子都说哑了。
但看着一套套“雨柱一号”系统在不同车间、不同机床上成功运行起来,看着加工效率实实在在提升,刀具消耗肉眼可见地下降,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支撑着他们。
然而,就在推广看似顺利进行时,一个新的、更为棘手的问题,悄然浮现。
这天,何雨柱刚从五车间处理完一个同步问题回来,水都没喝一口,就被质量检验科的老科长堵在了门口。
老科长脸色严肃,手里拿着几份检测报告。
“何工,你得看看这个。”
何雨柱心里微微一沉,接过报告。
是几批采用“雨柱一号”工艺加工的零件,在最终超声波探伤和疲劳性能抽检中,出现了异常。
报告显示,零件在热辅助加工区域,微观组织出现了极其细微的不均匀性,虽然不影响静态强度,但疲劳寿命数据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个别件甚至略低于标准要求。
疲劳性能!
这是何雨柱之前主要关注加工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时,相对忽略的一个潜在问题!
高速旋转或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疲劳寿命至关重要!
“这些问题件,是哪台设备、哪个批次加工的?”何雨柱立刻问,声音有些发紧。
老科长报出了几个机位号和批次。
何雨柱立刻调阅生产记录,核对当时的加工参数。
他发现,出问题的批次,大多集中在推广初期,操作工对加热参数调整还不熟练,或者设备刚刚改造完成,稳定性略有波动的阶段。
加热能量和时间的匹配,可能出现了微小的、当时未被察觉的偏差。
就是这细微的偏差,可能导致了材料表层微观组织的不可逆变化,埋下了疲劳性能的隐患。
虽然抽检不合格率不高,但这个问题性质严重!
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最终使用安全和可靠性!
一旦有隐患零件流入下游,后果不堪设想!
“立刻暂停所有‘雨柱一号’单元的生产!全面排查!”何雨柱毫不犹豫地下令,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刚刚在全厂推广开的热潮,瞬间被浇了一盆冰水。
所有安装了的设备被叫停。
已经加工完成的零件,全部封存,等待进一步检测。
怀疑和质疑的声音再次响起,甚至比之前更加猛烈。
“早就说过这玩意儿不靠谱!”
“瞎搞新技术,出大事了吧!”
“疲劳性能可是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