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妃看了看叶平安,又看了看叶青芜,最后看向裴玉珩。
她问道:“这孩子是你们的?”
叶青芜回答:“当年我出事时便怀着平安,平安福大命大,和我一起活了下来。”
裴玉珩对明太妃道:“平安是我和青芜的孩子。”
明太妃惊呆了,裴玉珩之前写信回来的时候,只说找到了叶青芜,没说叶青芜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这会突然冒出这么个大孙子,明太妃简直快要高兴疯了。
她一把将叶平安抱了起来,开心地道:“平安乖!祖母带你去吃好吃的!”
她说完又骂裴玉珩:“你早点派人往家里送个消息不行吗?”
“一天天的,这么大个人了,还如此不着调!”
裴玉珩摸了摸鼻子,此番回来,明太妃从见到他的那一刻起就嫌弃他。
他知道明太妃对叶青芜和叶平安的到来必定是极欢喜的,他被嫌弃就被嫌弃吧!
明太妃看叶青芜和叶平安是越看越喜欢,她觉得这两人就是这世上最可爱的人,不接受任何反驳。
她带着两人到她的住处时,就让下人将她珍藏的各种珠宝全部拿出来让叶青芜挑。
叶青芜:“……”
她知道明太妃喜欢送人珠宝,之前在京城的时候基本上她进一次宫,明太妃就送一套。
如今就更大方了,直接抱出一堆让她来挑。
那些珠宝件件精美,这般抱出来,整个房间瞬间就变得亮闪闪的。
叶青芜这些年在问雪山上生活,平时过得挺糙的,虽然有一堆的珠宝,但是她平时基本不戴。
此时明太妃抱出这些东西来,瞬间将她拉回了当初在京城的日子。
她有些哭笑不得地道:“母妃,真不用如此。”
明太妃笑道:“你这是不知道怎么挑吧?”
她将叶青芜上下打量一番后道:“你身上太素了!”
“这样吧,你也别挑了,全送给你。”
叶青芜:“……”
叶青芜:“!!!!!”
这些珠宝价值不菲,明太妃这样狂爆金币,她有些招架不住。
她便道:“母妃,我有件事情要与你说,我与王爷已经和离了。”
明太妃听到这话愣了一下,却也只是愣了一下,就回过神来了。
她当即道:“当年发生那样的事,换做是我,我也得跟他和离。”
“你们和离了那是你们的事,你还愿意喊我一声母妃,我高兴的不得了!”
“我这一辈子只生了他这一个儿子,一直想要个女儿。”
“你们和离了也没关系,就做我的女儿。”
叶青芜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明太妃已经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来人,把这些东西全送到青芜的住处。”
下面的仆妇应了一声,便将东西收起来,送去叶青芜的住处。
明太妃又瞪了裴玉珩一眼:“你这个闹心的玩意,别在我这里待着,去忙你的公务去。”
裴玉珩:“……”
他觉得明太妃对他的嫌弃,是真的一点都不带掩饰。
叶青芜看到他的表情没忍住笑了起来。
明太妃已经不再搭理他,对叶青芜道:“别理他!”
“这几年他就跟疯了一样,整天不见人影。”
“我想喊他一起吃顿饭,都找不到人。”
“说句心里话,这种儿子,有了还不如没有。”
“还是你好,心里还惦记着我,给我生了这么一个可爱的大孙子。”
裴玉珩抚额:“母妃,我还在这里,你能不能稍微给我一点面子?”
明太妃冷笑:“你如今在我们的面前,你还有什么面子可言?”
裴玉珩:“……”
他竟无言以对。
他当即朝明太妃拱手道:“我久不在秦州,落下了一堆的公务,先去处理了。”
他说完又对叶青芜道:“青芜,你和母妃好好说说话,迟些我们一起用膳。”
叶青芜笑道:“好。”
明太妃挥手:“你赶紧走,这里没人想见你。”
裴玉珩摸了摸鼻子,快步离开。
叶青芜看到他的样子笑了起来,对他摆了摆手。
明太妃看着他们相处的样子,眨了眨眼后眼里添了几分笑意。
叶平安刚到秦王府,看什么都稀奇,不太能坐得住。
明太妃看到他这副样子,便叫来一个婢女,让她带叶平安去府里玩。
她笑着道:“就把这里当自己家,不要拘束。”
“平安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叶平安开心地道:“谢谢祖母!”
叶青芜却道:“你要懂得分寸,别第一天来就把王府给拆了。”
叶平安敷衍地道:“娘亲就放心吧,我绝对乖乖的!”
他说完就开心地跑了。
明太妃还不知道叶平安的的杀伤力,笑道:“平安还那么小,怎么可能拆得了王府?”
叶青芜解释:“母妃有所不知,这熊孩子皮得狠。”
“王爷说平安和他小时候几乎一模一样,可不是乖巧的孩子。”
她这句话让明太妃想起了一些事,当即便对身边的婢女道:“找两个武功高强的侍卫跟着小世子。”
“不用拘着他,他若是爬树或者上房的话,看着他一点,别让他摔下来便好。”
婢女应了一声:“是。”
叶青芜一听这话,就知道明太妃这是有经验了。
叶平安离开后,屋子里就只有明太妃和叶青芜了,两人便聊起这些年的事情。
明太妃对叶青芜复活之事十分好奇,她便细细跟明太妃说了。
明太妃听她说完后感慨了万千,最终道:“这样算起来是沈云深救的你。”
“往后若有机会,我要好好谢谢他。”
叶青芜觉得明太妃是个极聪明的人,只说谢沈云深,却只字不问她这些年来与沈云深之间的事。
短短一句话,就将沈云深定位为她的救命恩人。
叶青芜之前觉得明太妃虽在深宫,行事却多少有些莽撞,现在她才知道,她之前还是看轻了明太妃。
不愧是从宫斗里杀出重围的人,有她的生存智慧。
叶青芜问明太妃:“这几年母妃过得如何?”
明太妃叹气:“在外人的眼里,我应该过得极好,顶着太妃的名头,和自己的儿子住在一起,不受宫规约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