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剑一脸迷茫地道:“我方才下去了吗?我不是一直在房间里吗?”
执飞:“……”
裴玉珩猛地回头看向执剑,执剑被他看的吓了一大跳:“王爷为什么这样看着我?有哪里不对吗?”
执飞在旁道:“今夜你值夜,一个时辰前你就下楼了,这些事你都不记得吗?”
执剑一脸迷茫地道:“啊,我下去了吗?我怎么一点记忆都没有?”
裴玉珩问:“一点都不记得?”
执剑点头:“一点都不记得。”
他看了一眼更漏,此时比他记忆中明显晚了一个时辰。
这事在他看来无比诡异。
就好像有人,拿刀将他这一个时辰的记忆生生割去了一般。
他哆嗦着道:“属下该不会是撞见鬼了吧?”
裴玉珩缓缓地道:“不是撞见鬼,而是遇到了道门高手。”
“对方十分厉害,用道术将你这一个时辰的记忆全部拔除。”
裴玉珩去了秦州后,便请了一个道士过来问道。
他修习不了道术,也没有时间去修习,与那道士问道,不过是想对道门了解多一些,想离叶青芜近一些。
他跟那道士说了叶青芜曾用过的道术后,那道士十分惊讶。
那道士告诉他,叶青芜会的那些道术极为高明,很多他也只在典籍里看到过,他并不会。
像雷符、火符、风符、雨符,这些符,都只有极少数修道之人能画得出来,且都只能画单一的品类。
不仅如此,这些符成符还极难。
至于拔除记忆这种道术,他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在那时,裴玉珩才知道,叶青芜在道门,约莫是顶尖的天才,十分厉害。
如今他在这里又遇到了道门高手,所用的道术和她十分相似。
若不是他确定她已经死了,怕是都会觉得他又遇到了她。
在这一刻,他心里生出了一个妄念:
她的道术那么高明,会不会有什么起死回生之术?
又或者是她像当初一样,重新选一具身体再活一回?
这个念头从他的脑中生出来之后,他就不受控制地往这方面想。
裴玉珩沉声道:“执飞,派一个侍卫立即出城,去一趟京城的行宫,将王妃的坟挖了。”
执飞和执剑都吓了一大跳。
执飞不敢问原因,只应了一声。
执剑则道:“王爷,你这个就过分了!”
“你和王妃的误会早就弄清楚了,你再去挖她的坟,属实有些缺德了!”
执飞默默地为执剑竖起大拇指,这种话普天之下,也只有执剑敢在裴玉珩的面前说,还能保条小命。
裴玉珩一向不愿跟人解释,此时难得好脾气地解释了一句:“我怀疑青芜还活着。”
执飞和执剑对视了一眼,两人都觉得裴玉珩八成是疯了。
因为他们都亲眼看见叶青芜死得透透的,还将她埋了。
在那样的情况下,她就不可能还活着。
只是裴玉珩这样说了,两人也就不好多说什么。
执飞叹了一口气,扭头安排人去京城挖坟。
裴玉珩站在窗台前,看着满天繁星,轻声道:“青芜,是你对不对?你还活着对不对?”
他知道这些或许都是他的妄念,却又给了他一线希望。
他知道这一线希望太过渺茫,却还是愿意去相信。
他的心思浮动太大,无法入睡,在窗边一站就是一整夜。
执剑在旁看得直叹气,他此时也有他的纠结,他想不明白,好端端,他为什么会失去那一个时辰的记忆。
他满心好奇,在他丢失的那一个时辰的记忆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于是他也睡不着了,陪着裴玉珩站到了天亮。
辰时初刻,县令带着一队官差来了客栈,他敲响了裴玉珩的房门。
执剑将门打开,县令对裴玉珩行了个礼道:“同安县县令于同光,见过秦王殿下。”
问雪山所在的县名为同安县。
执剑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扭头看向裴玉珩。
裴玉珩的凤眸微微眯起,淡声道:“于县令好手段。”
“本王自认进了同安县后,并未露出任何马脚,于县令是如何认出本王的?”
于同光笑道:“王爷龙彰凤姿,气度普天之下下无人能及,不管是谁见到王爷,都会被王爷的那一身气度折服。”
“实不相瞒,自王爷进入同安县的那一刻起,下官便在猜测王爷的身份。”
“王爷拿的是京城的路引,又能拿得出那么多的玉石和宝石,在财力和气度上就极少有人能有。”
“再加上王爷一行人所用的箱笼都是秦州特有的白橡木,这种木材就算在秦州能用的人也不多。”
“路引可以造假,王爷的气度却造不了假,再加上秦州的白橡木箱,下官要猜到王爷的身份不难。”
他说完又对执剑拱了拱手道:“还有王爷随身带的这几位侍卫,个个都器宇轩昂,一看就是千里挑一的高手。”
“普天之下,能拥有如此优秀侍卫的人,也唯有秦王殿下。”
裴玉珩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位县令是个老官油子。
他淡声道:“于县令目光如炬,本王甚至是佩服。”
于同光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道:“王爷过誉了。”
“眼下四下里不太平,下官作为一地的父母官,能为百姓们做的事实不多,只能尽量小心些,护一方平安。”
裴玉珩面无表情地道:“于县令实在是过谦了。”
“本王虽然才到同安县两日,却对于县令治县之严感触颇深。”
“眼下外面乱成一团粥,同安县却岁月静好,足见了于县令治理有方。”
于同光忙道:“王爷过奖了,下官不过是尽为官之人的本分,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裴玉珩看着于同光道:“若于县令的本分是开荒种地屯粮,那自是挑不出半点错处来的。”
“但若是于县令私自开矿,打造兵器,招兵买马的话,那只怕就是掉脑袋的罪。”
于同光依旧笑眯眯地道:“身逢乱世,很多时候都会有不得已而为的事。”
“王爷与镇国公府的几位公子与北回交战数年,屯积粮草,招兵买马,是为守住国门。”
“下官不才,没有王爷的宏图大志,更没有王爷那样的本事,却也想为国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