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那份关于“特殊样本”与“紧急回收”的绝密电文,像一颗投入看似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枫心中激起了层层警惕的涟漪。但在表面上,黑龙沟根据地确实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带着悲壮与欣慰的喘息。
持续多日的惨烈攻防战,以关东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被迫后撤和转入防御而告一段落。弥漫在根据地空气中的硝烟和血腥味尚未完全散去,但那种令人窒息的重压感,已然减轻了许多。
为了表彰在保卫战中英勇作战的部队和个人,提振经历了巨大牺牲后的军民士气,经根据地党委研究决定,在黑龙沟中心区域一片相对平整、曾作为训练场的空地上,举行了一场简朴而庄重的庆功暨追悼大会。
会场没有彩旗,没有锣鼓,主席台是用弹药箱和木板临时搭建的。背景墙上,悬挂着巨大的红旗和黑纱,象征着胜利与牺牲并存。
能够行动的人员几乎都到场了。主力部队的战士们虽然军装破损,面带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战胜强敌的自豪;地方武装和民兵们则带着乡土气息,相互分享着战斗中的经历;后方医院的轻伤员们互相搀扶着站立;根据地的群众也扶老携幼前来,他们看着这些保护了自己家园的子弟兵,眼中充满了感激和心疼。
大会由政委周文博主持。他首先用沉痛而庄严的语气,宣读了在此次反扫荡和保卫战中牺牲的烈士名单。每一个名字被念出时,会场都一片肃穆,许多人低下头,默默擦拭着眼角。那长长的名单,是这场胜利背后,最沉重、最无法磨灭的代价。
“……他们,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脚下的土地,为了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的英名,将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将与我们同在!”周文博的声音通过简易的扩音器传遍会场,带着深深的哀思和激昂的力量。
紧接着,是表彰环节。王猛宣读了立功受奖的单位和个人名单。
当念到“惊蛰小队”时,会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最为热烈和持久的掌声!尽管他们此刻生死未卜,但所有人都知道,正是这支小小的精锐分队,深入虎穴,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送出了关键情报,引导“飞雷”摧毁了敌人的心脏,才最终扭转了战局!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功臣!
林枫亲自为立功代表(由其他部队代表代领)颁发了奖状和象征性的奖励(一些笔记本、钢笔或额外的补给品)。当他将一面绣着“开路先锋”的锦旗授予代表“飞雷”火箭炮部队的官兵时,会场再次掌声雷动。“飞雷”那石破天惊的怒吼,已然成为了根据地军民心中胜利的象征和信心的源泉。
表彰结束后,林枫走到了台前。他没有拿讲稿,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却同样坚毅的面孔。
“同志们!乡亲们!”林枫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恶仗!我们面对的是日军最精锐的关东军!我们付出了极其惨重的牺牲!”
他的语气沉重,承认困难,没有回避牺牲。
“但是!”林枫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我们顶住了!我们打赢了!我们用我们的血肉之躯,用我们的顽强意志,用我们自主研发的‘飞雷’、‘雷公’和‘星火’,告诉了不可一世的关东军,告诉了所有侵略者——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太行山,是英雄的山,是侵略者的坟场!”
“吼——!”台下爆发出震天的怒吼,积压多日的悲愤和胜利的豪情在这一刻尽情释放!
林枫抬手,压下欢呼,继续说道:“这场胜利,属于每一位英勇作战的战士!属于每一位支援前线的乡亲!属于我们所有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它证明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敢于斗争,善于创造,就没有任何敌人能够征服我们!”
他的讲话不长,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会后,根据地下发了临时配给的少量肉食和白面,让战士们和群众打了一次难得的牙祭。文工团也演出了新编排的节目,虽然道具简陋,但真情实感,引得台下掌声、笑声和泪水交织。
部队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的休整。伤亡惨重的连队进行合并重组,补充兵员(主要是训练后的新兵和表现优秀的民兵);战士们轮流放假,清洗衣物,处理个人卫生,治疗伤病;各级指挥员则忙着总结战斗经验,检讨战术得失。
林枫也终于有时间稍微放松一下紧绷了太久的神经。他回到自己那间简陋的宿舍,沈清禾早已等在那里,看着他明显消瘦和憔悴的面容,心疼地为他换药(林枫在指挥所转移时被弹片擦伤了手臂),准备了热水让他洗漱。
“惊蛰小队……还没有消息吗?”沈清禾轻声问道,她知道这是林枫心中最大的牵挂。
林枫摇了摇头,看着窗外逐渐泛绿的远山,沉默了片刻:“我相信他们还活着。雷鸣那小子,命硬。”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固执的信念。
休整期间,林枫并没有完全闲着。他抓紧时间,与老韩、徐致远(真)等人总结“飞雷”和“雷公”在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讨论改进方案;检查美援电子元件的使用和库存情况,规划下一步的通信设备升级;同时,他也开始着手整理此次与关东军作战的战术经验和教训,准备编写成教材,向其他兄弟部队推广。
根据地的重建工作也在周文博的主持下悄然展开。被炸毁的房屋开始清理,兵工厂恢复了部分生产,学校重新开课,田野里出现了春耕的身影。一切都在缓慢而坚定地恢复着生机。
然而,平静的表面之下,暗流依旧在涌动。
周文博领导的内查工作虽然因战事而有所延误,但并未停止。对“信天翁”的监控仍在继续,只是对方变得更加警觉和沉寂,仿佛冬眠的毒蛇。
oSS方面,米勒少校再次发来了措辞谨慎的通信,对根据地的“顽强防御”表示“钦佩”,并暗示新一批“非军事性”援助物资正在筹措中,但其背后隐藏的目的,不言而喻。
而最让林枫寝食难安的,依旧是那份关于“特殊样本”的电文和失踪的惊蛰小队。他多次派出小股侦察部队,试图靠近黑云岭区域,但日军对该地区的封锁异常严密,几乎水泼不进。惊蛰小队和那个坠落的“猴子”,仿佛真的被那幽深的矿洞和群山吞噬了。
这天傍晚,林枫独自一人登上了黑龙沟的后山,眺望着黑云岭的方向。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血色,连绵的群山在暮色中如同沉默的巨兽。
胜利的喜悦已然沉淀,对战友的牵挂和对未来的隐忧,重新浮上心头。关东军只是暂时退却,内部的隐患尚未清除,外部的窥探从未停止,而那“影武者”和“特殊样本”的谜团,更是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知道,这场艰苦的抗战还远未结束,眼前的休整,不过是下一场更大风暴来临前,短暂的宁静。
就在他凝神沉思之际,一名机要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上山,将一份刚刚收到的、由前沿观察哨用灯光信号传回的简短消息递给了他。
消息只有一行字,却让林枫的呼吸骤然停滞:
“黑云岭东南方向,无名山谷,发现……疑似我方人员遗留的……带血布条,及……杂乱脚印,指向敌占区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