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乐想着,天山那地方,环境恶劣,山路险峻,何况是天山之巅?秦朝朝定是有去无回了。
就算她没死在天山,只要她敢来北昭的地盘,到时候,是圆是扁,还不是随北昭拿捏?
弄死她,就像弄死一只蚂蚁!楚凰烨反正中毒也活不长了,等他二人一死,这所谓的条款自然作废!还能白得神药。
不过她作为北昭的公主,怎么也要讲讲条件的,不能让人说她急不可耐。
十五年太长,以防夜长梦多,得缩短!她自觉抓住了关键。
方才那副鹌鹑样都淡了几分,背脊都挺直了,扬起下巴,努力维持着公主的威仪。
对着秦朝朝的时候,摆出一副“我做出了巨大让步”的倨傲:
“秦朝朝,十五年太久!十年!最多十年!”
“本公主可以做主,将天山主峰借与你南楚十年,十年之内,许你采集雪莲,并给予必要通行之便!但驻扎人员不得超过一百人!”
“且需报备我北昭,接受监管!十年之期一到,必须立刻撤离,不得延误!”
怡乐公主对自己的“机智决断”颇为自得:
她自觉 考虑周全,既展现了北昭的“诚意”,完成了父王下达的求药任务。
又解决了眼前的困境,还大大缩短了时间,设下了限制,暗藏了杀机。
最重要的是,她心里恶狠狠地想:
十年?哼,等你秦朝朝踏上我北昭的地盘,能不能活过十天都难说!
她越想越觉得此计甚妙,完全没注意到旁边北昭正使那惨白的脸色。
北昭正使心里苦啊!他想的可比怡乐公主这个深宫妇人深多了!
十年?说得轻巧!请神容易送神难!十年后,南楚要是赖着不走,或者提出更过分的要求,北昭届时还有力气赶人吗?
这简直是引狼入室,南楚的皇帝和那安澜郡主,可是远远比狼还可怕的人物。
可他一个小小的使臣,他能怎么办,眼前这位公主殿下的脾气可是一点都不好。
正使朝北昭使团席位上望过去,希望有人能站出来说话,可一个个都像鹌鹑一样垂着头,心里想的是,天塌下来不还有正使顶着嘛。
秦朝朝摸着怀里小虎崽毛茸茸的脑袋,小虎崽似乎感受到主人的愉悦,舒服地嗷呜”叫了一声,打了个滚,露出软乎乎的肚皮,像是在嘲笑对方的天真。
她脸上露出一个“你真是个大聪明”的赞叹表情,仿佛勉为其难地叹了口气:
“唉,公主殿下,您这砍价砍得......真是刀刀见血啊。”
“行吧,看在公主殿下如此爽快!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十年就十年!”
“噗——”
北昭正使听着这两人三言两语,就把北昭的圣山未来十年给包了出去,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秦朝朝仿佛才注意到脸色铁青、嘴唇翕动正要说话的北昭正使。
她眨了眨眼,目光在怡乐公主和正使之间转了个来回,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
声音清亮,带着点“我只是好奇”的无辜:
“等等,使臣大人好像有话要说?”
她扫了一眼那正使,视线落在怡乐公主身上,笑吟吟地道:
“不过,这么重大的事情,公主殿下,您方才答应得爽快,但您真的能做得了这个主吗?你要不要再问问正使大人?”
她歪了歪头,抱着小虎崽,像是闲聊般补充道:
“这可是关乎北昭圣山呢。别我们这边谈好了,回头贵国国王陛下或者朝廷不认账,那岂不是显得公主您有点......嗯,那个......”
这话戳中了怡乐公主最敏感的神经,她最恨别人质疑她的权力和地位!
她堂堂一国公主,行事还要看一个臣子的眼色?
尤其是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在南楚皇帝面前,在这个她恨得牙痒痒的女人面前!
北昭正使心中大叫一声“不好!这女人在挑拨”,刚想开口找补,说此事确需禀明王上定夺。
可怡乐公主已经猛地站起身,不顾仪态地尖声道:
“秦朝朝!你休要小瞧于人!本公主乃是父王最宠爱的女儿,全权代表北昭前来求药!”
“父王赋予我印章,区区天山十年使用权,本公主如何做不得主?!”
她急于证明自己的权威,根本不给正使插话的机会,斩钉截铁地对着御座方向道:
“南楚皇帝陛下在此作证!本公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此事,本公主说了就算!北昭上下,绝无异议!”
“你们要不信,咱们现在就可以签约!”
她这话说得又急又响,几乎是用尽了全身力气,仿佛声音大就能代表底气足。
怡乐公主话音落下,整个大殿静得能听见北昭正使心碎的咔嚓声。
完了,全完了!公主这话,等于把所有的退路都堵死了!连“回禀王上”的缓兵之计都被她亲自堵死了!
那正使脸白得跟刚从面缸里捞出来似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怡乐公主一个眼刀飞过去:
“怎么?本公主的话不管用了?”
正使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当场一个倒仰。
秦朝朝看着怡乐公主那副“我说了算”的架势,嘴角几不可察地勾了勾。
脸上却露出一个“原来如此,失敬失敬”的恍然表情,从善如流地点头:
“谁敢说公主殿下的话不管用?公主殿下雷厉风行,魄力非凡,令人佩服!那咱们这就签?”
怡乐公主被秦朝朝一顿忽悠,豪气干云,好像生怕秦朝朝反悔:
“签!现在就签!笔墨伺候!”
北昭正使眼前又是一阵发黑。
楚凰烨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深邃的眸中闪过一丝笑意,他的小丫头不愧是个小狐狸。
大手一挥,一锤定音:
“既如此,朕便准了。怡乐公主代表北昭,诚意可嘉。即刻拟定合约。”
帝王金口一开,此事再无转圜余地。北昭的退路彻底被焊死了。
南楚的官员们麻溜地各司其职,效率高得惊人。
各国使臣内心吐槽:
好家伙!南楚这文书准备得也太熟练了吧?
连烫金绢帛都是现成的?这哪是临时起意,分明是请君入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