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巨大的蟠龙石柱,支撑着高耸的穹顶。夜明珠与长明灯的光交织在一起,将这座深埋地下的宫殿“潜龙殿”映照得没有一丝阴影,金碧辉煌得令人窒息。锦缎铺地,踩上去软绵绵的,无声无息。玉器陈设随处可见,每一件都价值连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腻而昂贵的龙涎香气,这香气本该宁神,此刻却让人心头莫名发紧。
赵正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激动,叙述着“黑衣先生”如何神出鬼没,如何运筹帷幄,如何一次次挫败天尊的阴谋。他说得慷慨激昂,细节丰富,仿佛亲身经历。
“……若非黑衣先生料事如神,提前在漕运码头上布下疑阵,引开了‘千里蛇’的主力,那位大臣恐怕也和我一样,早已身首异处!”赵正举起酒杯,眼眶微红,“先生于我们,恩同再造!”
龙啸云听得血脉偾张,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杯盘轻响:“好!黑衣先生真乃神人也!如此英雄,恨不能早日相见!有先生领导,何愁天尊不灭,曹阉不除!”他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胸中豪气干云。
李慕白端坐如山,面色沉静如水,一双深邃的眼睛微微眯着,仿佛在欣赏殿内的奢华,又仿佛在审视每一寸空间。他偶尔颔首,对赵正的话表示赞同,但指尖在桌面无意识地轻轻敲击,节奏平稳,却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
李寻欢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坐着,指尖沿着光滑的玉杯边缘缓缓摩挲,仿佛那杯中美酒有着无穷的吸引力。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侍立在大殿四周的守卫。这些守卫身着统一的暗色劲装,身形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站姿纹丝不动,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高手。
但李寻欢看的不是他们的气势,而是他们的眼睛。
那锐利之后,是一种近乎空洞的平静,缺乏活人应有的灵动和细微的情绪波动。就像……就像精心打造的傀儡,被上了发条,执行着固定的指令。他们的瞳孔深处,是一片冰冷的漠然,仿佛对眼前的一切——包括赵正激动人心的叙述、龙啸云的豪言壮语——都无动于衷。
这不像是一支有灵魂的抵抗力量,更像是一支被绝对控制的……仪仗队。
当赵正提及一桩多年前与墨先生共同处理过的、关于西域贡品的小事时,他的叙述依旧流畅,时间、地点、人物都分毫不差。但在提到墨先生当时一句无心的调侃时,赵正的话语极细微地顿了一下,眼皮轻轻眨动,仿佛需要从记忆的库房里特意调取这个无关紧要的片段。
这迟疑很短,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李寻欢捕捉到了。
就像平静湖面投入的一粒微小石子,漾开的涟漪虽不易察觉,却打破了完美的平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殿后沉重的帷幕无声滑开,一人缓步走出。
依旧是那身玄色长袍,质朴无华。面容普通,走在街上绝不会有人多看第二眼。但当他出现时,整个大殿的光线仿佛都凝聚到了他身上。
黑衣先生。
他的步伐沉稳,每一步的距离都分毫不差,落地无声。目光扫过众人,平淡无波,却让龙啸云不自觉挺直了腰板,让赵正恭敬地垂下头。最终,那目光落在李慕白身上,深邃如古井,看不出喜怒。
“李尚书,”他开口,声音平和,不高不低,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直接送入每个人耳中,“一路辛苦。”
李慕白起身,拱手施礼,姿态恭敬:“先生厚谊,慕白感激不尽。”
黑衣先生微微颔算回礼,直接切入主题:“听闻先帝托付之物,仍在阁下手中?”他语气平淡,仿佛在问一件寻常东西,“如今局势危殆,曹宏与天尊勾结,宫闱震荡,正是启用此物,力挽狂澜之时。”
李慕白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与凝重,叹息道:“先生明鉴,那物事关国本,非同小可。先帝曾有密诏,非到社稷倾覆之绝境,且需特定的天时地利,辅以世代相传的秘法,方能开启。否则,强行施为,非但无益,恐有损毁之虞,反误了大事,慕白万死难辞其咎。”他言辞恳切,既未否认黑箱存在,又将开启条件说得极其苛刻,滴水不漏。
黑衣先生静静地听着,眼中似乎有极淡的精光一闪而过,快得让人以为是灯花的折射。他并未追问,只是淡淡道:“原来如此,是老夫心急了。时机未至,强求无益。诸位远来辛苦,且安心在此住下,从长计议。”他袍袖轻轻一拂,转身离去,如同来时一样突兀,消失在帷幕之后。
宴席散去,一名沉默的守卫引着众人前往客室。客室同样奢华,锦被软榻,熏香袅袅。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李寻欢如同一缕青烟,悄无声息地滑入父亲的房间。
李慕白并未入睡,负手立于窗前。窗外是巧夺天工绘制的夜景,一轮孤月,几点疏星,惟妙惟肖,却终究是画。
“寻欢,”李慕白没有回头,声音低沉,“你也感觉到了?”
李寻欢走到父亲身后,望着那幅假月景,低声道:“守卫的眼神,不像活人。赵正的回忆,太过流畅,反而显得刻意。这殿宇……太新了,每一处都完美无瑕,没有烟火气,没有岁月痕。不像是一个在黑暗中挣扎求存的反抗基地,倒像……”
他顿了顿,声音更冷:“倒像一座刚刚建成、等待猎物入笼的、华丽的囚牢。”
李慕白缓缓转身,脸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忧色,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为父亦有同感。此地处处透着诡异,那龙涎香虽名贵,闻久了却让人心神微滞。尤其是那黑衣先生……”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抹锐利如鹰隼的光芒:“其内力修为深不可测,方才虽极力收敛,但为父仍能感到他周身气机圆融,如深渊潜龙。更关键的是,他气息运转的某些细微路数,与当年天机仪计划中,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暗中算计了多位同僚的‘隐形人’……颇有几分神似!”
父子二人目光交汇,无需再多言语,一股冰冷的危机感已如浓重的夜色般,笼罩在心头。
这金碧辉煌的“潜龙殿”,究竟是希望的曙光,还是绝望的深渊?
答案,似乎已在不言中。